刘肆灵看一地的人影,再看最前那位,此时以往在他面前有危险气息的人,似收敛了所有气息,刘肆灵收回视线,他手掌着门框,然后走出。
站于廊下,看着一众人道:各位,辛苦了。
他未有多余的话,而是直接道:远道而来,但有些事,现在就需各位开始办一办了。
某些事在悄无声息的进行,无论是江湖还是,朝堂中,三月后,京都开始流传一件密事,关于年前,那位太子殿下殁之事。
坊间不知从何处流出,说太子乃是被三皇子谋害而死!
这传闻甚嚣尘上。
紧跟着传闻的,是北王的奏章及北王出现在京都宫内的朝堂上。
太子殁时,北王远在北疆,未到京城,而现下,却握着三皇子谋害太子的罪证,亲来京都,向皇帝讨个说法。
太子虽体弱,但病症一直有得到控制,而去年,下半年后,病症却渐渐恶化,到最后不治境地,这事若真有谋害凶手,是很值得深思的。
只是太子体弱,让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忽略这种可能。
而那谋害之人,手段也十分隐秘,一直在给太子下加重其病症的药。
无声无息。
事成后又将痕迹抹去,只是再缜密,也总有遗留蛛丝马迹的时候,北王一直派人暗中调查,据说还付出代价,请了那什么局,自然这是有人猜测的,北王不承认。
但一旦说到那个六门局,这个组织总有一些高明的手段,它能查到的东西,虽众人表面鄙夷,但心里却是倾向于认同的。
这份罪证有理有据,还有漏网未被灭口的人证,朝中引起哗然,民间更是沸议,北王就是要所有人都知晓,给帝王压力。
三皇子在殿宇中气急败坏,这事他自认做的天衣无缝,竟会被人抓住把柄,那些罪证,并不能完全认定是他,只能说明一些问题,但即便如此,这样一顶谋害储君,残害兄长的帽子悬在他头上,那个位置就不可能是他的。
刘骏安简直想杀了所有与他作对的人。
北王定是有人将北王引来了京城,而这人,刘骏安认为,定就是他所认为之人。
刘肆灵。
那个孽种
刘骏安想不到还有谁能对自己下手并且敢对自己下手,除了那个,如今已有南王拥持的人。
南王的铁骑一直在郊外,而那位南王小世子,则一直时常进出池洌苑。
北王步步紧逼,三皇子谋害太子虽不能马上给皇子定罪,但诸多疑处也需查论,皇帝一边惊震于太子可能被兄弟谋害,一边只能将三皇子暂时幽禁起来,查清事实。
而此番,原先认为三皇子是之后的储君,这般看来也或许再无可能。
三皇子一事后,朝局不稳,部分官员上书建议早立新储,已定民心,沈尚书也在其中,这般建议,宫里能立的人目前,只余两位了。
四皇子,与六皇子。
四皇子南境一战颇有赞誉,如今也有南王支持,而北王,他对立三皇子,自然便倾向于另外的皇子,四皇子,北王似乎也并无异议。
皇帝见朝中形势,阴沉着脸,勉强压住议储的话,很快便将刘肆灵传到了他的禧延宫。
刘肆灵跪于下方,皇帝沉着脸,他拿过一个砚台,毫不犹豫朝刘肆灵砸去,如之前一般。
刘肆灵偏头躲过,砚台未砸着他分毫。
刘朝延道:你你这个孽障!
都是你在推手吧,如今北王、还有南王,以及朝中某些官员
刘朝延说着,他摩挲着从怀中拿出的一个小方盒,道:你莫不是,还想着这位置你能坐,这天下你能掌,或者你
他坐在龙椅上,往前倾身,眸中带着沉戾及探究道:有解蛊的法子了?
所以才敢这样挑衅他?
刘肆灵一直跪着,他直起身,细长的黑发落于后背,他道:孩儿不敢,孩儿只是为大哥不平而已
如此弑兄之人,如何能将天下交予他。
刘朝延道:你倒也会这些话,狡辩了。
刘肆灵的视线落于那一方小盒子上。
而在皇帝龙位的侧旁有一道极为不寻常的气息,刘肆灵缓缓收回视线,他道:孩儿惜命。
刘朝延看着他,他另一只手拿着一块最近才得的玉佩,那玉佩是当初给祯儿的,而现下这玉佩又回到了他手上,他的冰儿将这样的信息给了他,他们的孩子还在,而冰儿,想必是会让人来见他,回到他身边的,刘朝延想到此处,又考虑如今朝中局势。
若是他看眼手中木盒,若是他现下处置了这孽障,到时北王会以为他有意维护老三、而南王天下众口不好处置,这孽障,不过是考虑到这一点,想从他这里多讨些权利罢了,这孽子本就是不好掌控的人,他惜命,但压制太狠,也能与人鱼死网破。
刘朝延不得不再次正眼看下方还算恭顺跪着的人,这孽障,可惜是娄菁的儿子,是她的孽子。
刘朝延打量人,他道:好,我给你太子之位。
刘肆灵道:谢父皇。
刘朝延又道:不过,你记得命在谁手里。
刘肆灵道:父皇此次宠信孩儿至深,孩儿有分寸。
刘朝延冷笑,他当然有分寸,这次将一切计划将好,就为了谋这太子之位,若是没有那蛊,这孽子他当初就不会让他活下来。
而今,只要有这蛊,太子之位,不过是容他暂时替祯儿看着罢了。
刘肆灵起身告退。
在转身时,他看着延禧殿的殿门,刘肆灵回忆了一番北王、南王,以及近日三皇子派人来刺杀时,十三罗刹出动,那位沈姓的二公子一直跟着他刘肆灵轻笑了一下。
走出延禧宫,外间下起了雨,刘肆灵身后李原赶紧撑来一把伞。
刘肆灵看了眼灰青的天空,他道:走吧。
第109章 入主东宫
近日, 连绵下着雨,天气有些阴沉,宫里的氛围也有异, 朱宝莘好长一段时间没再进宫。
日子过得很快,在府中待了两月后, 她总有些不好的预感。
这预感,似乎与宫内有关, 但仅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
平澜宫。
叶氏久郁成疾, 她的身子到如今已无力回天了,朱宝莘这些年的陪伴算是让她多活了几年。
这几月,她一直避着朱宝莘,不让她知晓她如今的身子状况, 在她现下最难受枯槁的时候,她不想让人跟着难过, 正巧宫里出了太子与三皇子的事, 丫头不在她身边。
但那人如今也很少来她身边了。
她知晓,或许是有人,有了消息了。
那人还活着,他要再见到她了,所以,她就已经不重要了。
或许早些离去,对帝王来说还更合适。
叶氏最后,还是让人去唤了那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刘朝延来到叶氏寝宫, 他面上无悲无喜,再无往日那样深情的面孔。
叶然侧躺着, 面朝向里, 刘朝延坐在她床前。
两人都没说话, 许久,叶然道:陛下找着人了吗?
刘朝延沉默,叶然又道:陛下找到了对吗?
她还活着,陛下定很开心。
刘朝延道:你好生修养。
叶然道:陛下真想让臣妾好生修养吗?
若是她回来了,想必会生气。
刘朝延不再说话了,而这样的沉默,令叶然眸中最后的期冀也熄灭,她也不说话了。
殿中很安静,刘朝延替人掖了掖被角,他道:好生休息。然后便准备离开。
叶然眸中冷寂,她过了须臾道:陛下,臣妾可否请陛下答应臣妾一件事?
刘朝延道:你说。
叶然道:谢陛下
刘朝延走后,叶氏让人将朱宝莘与朱骁请进了宫。
朱宝莘是又急又怕进宫的,她不知道仅是一个多月时间,事情怎就会变成这样。
姨母竟会,病重成这样。
她躺在床上,犹如将死之人。
连眼里的光都几乎灭了,只在见到朱宝莘与朱骁后,眸子中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