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必要,徐达真不想在不合理的地方干预常遇春,这很可能会破坏他和常遇春微妙的平衡。
“陛下,您这是……”
老徐的为难,朱元璋怎么不懂?
他很严肃的说:
“朕跟你说吧,朕近日遇见一个高人,此人预言多有验证,并非朕糊涂了听信妖言惑众!不过你也不必打听是谁,只要记着朕的话……
明年,柳河川,你就是跟那混小子翻脸,你也要给朕把他押下来!
他常遇春事后有什么不满,都推到朕这里来,看他敢不敢怪朕!”
朱元璋一脸严肃的表情,让徐达再次确定皇帝是认真的。
如果皇帝背后那位高人真的能预言到常遇春的命运,他就是得罪常遇春也要将这件事办好。
没有人比他和朱元璋更明白常遇春的的价值,如果损失这位名将,大明北伐推进的历史进程起码会晚上好几年。
“陛下,臣领命!”
“行了,前方离不开你,这次朕任性将你召回来,你尽快回到前线去。不过既然回来了,回去好好跟妻女相聚一下,朕不留你了,等我大明的军队破了大都,一路北上,将我汉家人失却的土地拿回来之日,咱们兄弟再把酒言欢!”
“那微臣告辞了,臣在这里跟陛下告辞,明日一早我就回山东!”
徐达点头,告别皇帝出了皇宫,马不停蹄回家。
徐府就如常府一样,虽然大,但朴实无华。他下了车,见门口已经有人在等着。
谢氏,闺女,还有三岁的大儿子。
“爹!”
一双儿女见到徐达的瞬间,全部跑过来扑在徐达怀里。
“妙云,允恭,你们有没有好好听话!”
“爹,我们可听话了!”
小姑娘的回答,让徐达十分开怀,他一下子抱起徐家丫头,说:
“走,我们进去!”
谢夫人在一边轻笑:
“有你这么疼闺女的吗,你儿子快哭了……”
徐达闻言低头,却见徐允恭一脸委屈,他哈哈大笑,也将徐允恭抱起来。
“妙云,最近有没有好好读书?”
老父亲的厚此薄彼,十分明显。
谢夫人也无可奈何:
“我都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老爷非要由着她的性子,她整天读书呀,心性都高了,以后嫁人谁压得住她?”
徐达板着脸:“如果我家闺女都压不住,那嫁他做甚?对吧妙云,你想读书就读书,爹支持你……”
一家人只是说笑,其乐融融,走进府内。
“老爷,您这次回来要多久走?”
“军务繁忙,明日一早我就启程!”
知道丈夫明天要走,谢氏和孩子们都失望起来。
谢氏抱怨:
“也不知道陛下怎么想,让你从前线回来,也不让你多休息几天!”
“闭嘴!”
徐达很是无奈,他这个妻子什么都好,持家有道,对孩子们的教育也不错,就是嘴巴太碎了,人情世故方面的也不太懂……
“爹,娘不是故意的!”
徐家姑娘为母亲求情,徐达也不是真想指责谢氏,他转移话题:
“对了,你们最近有没有听说城里有什么异人?”
“异人,就是和尚道士之类!”
“老爷,您不知道皇帝禁绝僧道出行,现在街上哪来的和尚道士哟!”
谢氏马上给徐达一个否定的答案,此时一边的徐允恭大喊:
“有道士,张三丰,张三丰……”
第七十二章 张三丰,他就是那个高人?
张三丰?
徐达一听这名字,就觉得此人是个有道之人。
徐允恭喊出这个名字,徐妙云登时羞恼:
“你住嘴!”
她怎么也想不到,弟弟此时怎么会突然提起那个名字,徐家丫头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妙云,别说话……”
徐达将两个孩子放下,认真询问徐允恭。
“你在哪里见过张三丰……”
“姐姐说,那里是青楼!我们当时在青楼里,张三丰救我们……”
徐允恭回得很快,大有要在徐达面前邀功的意思。
徐家夫妇闻言,脸色微变!
青楼?
先不说徐达的反应,谢氏的脸色瞬间白了,这两个孩子什么时候去过青楼?
南宋之后,理学盛行。
大明朝代对于女子名节之事极为看重,虽然两个孩子只是孩子,如果他们真去过青楼,先不说这件事对徐家丫头的影响,谢氏在徐达面前也抬不起头。
虽然大明这些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兄弟大多都是布衣出身,家风没有那么严格。
但谢氏依然惶恐,生怕徐达怪他。
“你们两个,什么时候去了青楼,我打死……”
谢氏还没说话,徐达制止。
青楼,道士……
难道是一个红尘炼心的高道之士?
徐达想起小时候在酒楼偷听过的说书人的故事,眼前登时浮现出一个仙风道骨的道人形象。
不过身为父亲,他马上将注意力放在徐允恭话的本身,为什么闺女和儿子在青楼,还需要人救……
徐达的脸色瞬间黑下来!
“爹,娘,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们那天是被一个好色小道士给救了……”
徐妙云急了,就弟弟那说话的方式,她真的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她不敢隐瞒,赶紧将那天的事情给徐达夫妇捋清楚,
徐家夫妇面面相觑,他们这才发现,原来事情跟他们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张三丰是个孩子?
一个七八岁孩子,勾栏听曲?
夭寿哟,这是哪家的道士,伤风败俗!”
谢氏听完闺女的叙述,在一边大恼,她没想到那天试衣服就一阵子,竟然出现这种事。
徐家丫头和徐允恭确实是被一个人送回来,但那人什么都没说。谢氏对孩子的遭遇一无所知。
姐弟二人也不告诉自己,谢氏今日才知道原来孩子出过这种事!
这件事说大不大,但有心人如果利用起来做文章,对信国公府的声誉毕竟也会受到影响,她身为信国公夫人,脸上也不好看。
“你们以后打死也别往外边说……”
谢氏在惊慌失措之下,也失了方寸。
徐达摆手,制止了谢氏说话。
他问:
“你们确定,那个小道士的仆人认识你们?”
徐妙云回答:
“是,爹爹!”
“他对你们姐弟两的态度如何?”
“不卑不亢,有恭敬,却不谄媚!”
徐妙云想了一下,回应徐达!
“在应天府,养得起这种仆人的人,可是不多呀!
且我徐达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却也是大明的信国公,就算京中哪位同僚施恩我徐府,也不至于会不声张的道理,
除非那人,根本就不介意……”
徐达并非一个单纯的武夫,哪怕徐妙云提供的线索很少,他也抓住了这件偶然事件中的唯一的异常。
应天府太小了,从皇帝打下应天,这座城市有条件雇佣如此强大的护卫的人家,屈指可数。
就算徐达是军中元帅,也有自己的亲信家人,他也养不起这种护卫。
而那位以仆人身份出现,却认识徐家一对姐弟,还保护着一个小道士。
那个人的主人若是徐达还不能猜出他的身份,他就不是大明军神,皇帝的发小了。
“张三丰,就是那位高人,至少也是那位高人的后辈!”
“你们两个给我跪下!”
徐达突然板起脸,姐弟二人赶紧跪下。
“你知道你们犯了什么错?”
对于徐达的提问,姐弟二人对视一眼,徐家丫头回答:
“爹,我们不该瞒着娘,也不该乱跑……”
“错了!”
徐达让徐妙云伸出手心,打了她一下。
小姑娘吃痛,却不肯缩回手,只是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那个张三丰,不管人家去青楼如何,与你何干,他救你,就是你的恩人,你一口一个好色小道士的称呼,是准备如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