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1 / 1)

('

朱元璋的怒火,才是才真正爆发出来。满朝文武,被他问得哑口无言。

“李善长,你是百官之首,你看不见?”

朱元璋第一个找李善长算账,李善长叹息,拜下。

“刘基,人都说你是全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可你怎么又看不到?”

刘伯温欲言又止,却也无话可说,其实朱元璋算那道题的算法他知道,但他如何能想到皇帝在这里给他设套?

皇帝训斥完刘伯温,又将目光对准户部。

户部上下,个个缩着脖子。

“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本该对这种数字敏感,可你们面对朕再三提示,却还说没有问题……

你们给朕说说,你们平时用到的算学都是怎么学的……?”

那些官员被问得哑口无言!

他们这些人寒窗苦读,基本上不太可能接触算学训练,进入户部之后,那就跟着前辈们学呗。

学得好坏,全凭天赋……

好在户部需要的算学也不算深,大部分人还能应付工作。

但朱元璋这种题,他们是真不会算。

或者他们也没想到皇帝会给百官挖坑!

“一个个整天说得好听,朕做起事来个个眼高手低?

朕是找人来做事的,不是找人来给朕背四书五经……

一个个帮朕来定义什么是本,什么是末,你们倒是给朕把事情做好呀?

说什么崇古,怎么朕要重启的算学不是孔圣人留下的教诲?

一个个以私心猜度圣意,真以为自己是圣人?”

皇帝一顿输出,几乎将满朝文武骂的狗血淋头。

刘伯温,李善长和户部的官员,成为皇帝炮轰的终点。

他们面色难看,同时也明白朱元璋酝酿这么久,就是为了今天彻底压下官员们的舆论……

这几天遍布京城的讨论,其实就是皇帝故意引导的……

“陛下恕罪,臣等才疏学浅,有负陛下所托,臣知罪!”

李善长最先认输,其他人一见李善长都退了,都跟着跪下去……

一时间,皇帝面前,乌泱泱跪倒一大片。

刘伯温等人,见大势已去,也跟着跪下,他一跪,浙东官员也跟着跪1

“圣人传下六艺,自然有其道理,只是如今我大明自有国情在,无法恢复古制!

然,算学一道,对于个人的能力考核十分重要,许多帝国中枢部门,算学更是一项基本技能!

朕决定采纳许存仁的建议,将算学入科举!

如今恩科未开,但消息可以先放出去,让天下考生有所准备!”

皇帝话音一落,下边的群臣有不少人脸色一白。

除了算学这个搅屎棍,可想而知未来的科举会难了几倍,但这并不是关键!

对于浙东,江西这些才子之乡的的考生来说,算学入科举很大程度上是将他们以前一部分的优势给砍了,将他们拉到和别的地方考生一样的水平。

朱元璋所有所思,他环顾一周下来,淮西集团的官员还好,浙东系有远见的官员多少都脸色难看!

“这科举中,似乎还有许多弊病!”

朱元璋将这一切收入眼底,却不声张。

“退朝!”

朱元璋给群臣布的这个局,最终完美收官。

百官目送皇帝离开的时候,许多人的怒火,终于迁怒到一个人身上。

“许存仁……”

“阿嚏!”

许府,许存仁狠狠打了一个喷嚏,无奈地看着今天来串门的小道士!

第一百三十章 屁股决定脑袋,不一样的公平

张异一身道袍,却出现在自己家里。

许存仁那个无奈呀,这家伙穿着道袍,证明他压根就没去国子学,属于逃课之人。

可你逃课就逃课,你跑老师家中,是不是太过嚣张?

“张异,你若不上学,也别跑老夫面前找存在感,老夫都快被你害死了……”

“师娘,他欺负我……”

许存仁才抱怨两句,张异就跑到许夫人背后寻找支援。

许存仁那个气呀,这小家伙和自己单独一块的时候,坐而论道,何曾怕过他?

现在却利用年龄优势,从许夫人那里找支持。

偏偏平时很贤惠的许夫人,却回头瞪着许存仁,大有你要欺负张异我就跟你算账的架势。

许存仁无奈呀!

尤其是自己入狱之后,张异和许夫人的关系,几乎已经和奶奶和孙子差不多。

“老爷,张异这不是担心你,所以才跑来看你吗?

你倒好,摆什么师生的架子……?

要不是这两个孩子,你现在还在牢里呢……”

许存仁无可奈何,苦笑:

“老夫在牢里还有人惦念,现在可是众叛亲离……

这小子那个馊主意,可是太狠了!”

他还没说完,张异从许夫人背后探出头来,说:

“老师,你就说有没有效吧?皇帝满意就行了……”

太有效了……

许老头如斗大,张异的法子确实让他逃过了皇帝的责罚,而且皇帝还大为赞善,可是后边的事情就有点超出他的控制了。

许存仁想过算学入科举会引起轩然大波,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大。

“其实老师看您怎么想,这件事动静闹得确实大,您估计有段日子要不好过了!

不过就如你当初抱着必死之心去死谏一样,您对您如今的处境,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您一心为公,倒是可以问心无愧!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

关键是,您的屁股是坐在江山社稷,天下百姓这边吗?”

许存仁低头沉思,他就是有些迷茫,才会惴惴不安。

给朱元璋死谏,许存仁觉得自己做的没错,所以一心求死也求得坦然。

儒家人的臭毛病,就是时不时脑补自己能青史留名的场面。

上次死谏,他有自己的坚持,可这次应付皇帝的奏折,他却没有这种想法。

因为从头到尾,这就是张异的主意……

“其实先生之所以惴惴不安,是因为算学入科举着实伤害了一些人的利益,您的家乡也是其中重灾区……

算学入科举,又只有两年时间,江南那些学生们临时要改变自己的学习内容,肯定怨声载道!

如果您屁股坐在同乡这一边,确实算得上罪人!

可是从天下士子的角度,那肯定是好事,江南人少上一些人,天下其他地方会多上一些……

从君王的角度来看,这还是有利的!

从天下稳定来说,算得上功德一件!”

张异的歪理一套一套,许存仁听着直邹眉头。

“江浙、苏州、江西这一带,宋之后一直就是才子之乡!”

张异也知道许存仁大概不太理解自己的意思,主动挑明:

“如果开恩科,这些地方确实有优势,咱们就不说它们本来就人杰地灵,天才辈出这种事吧,就算是学习氛围,学习条件……

这些地方也远远甩开其他地方!

虽然元末之乱,天下都被打残了,但江南之地毕竟还是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这里大儒辈出,他们的学生,学生的学生,在民间早就形成了一套套关系网,

这些知识的传承,对科举测押题,解题等思路解析,远不是其他地方的学子能比!

如果说大家都有六七分分优势,生在这些地方,天然就比别人多了两分!

所以良性循环下来,自然是强者越强……

都说穷文富武,可是如果温饱都得不到解决,真正能靠读书出头的人,肯定是多不到哪去的……”

许存仁眉头微邹,他想了一下也认同这个道理。

科举对于读书人来说,乃是事关终生命运的大事,在民间,读书人之间的抱团也很常见。

从华夏的经济中心转向南方之后,江南很多地方的人才早就成为历朝科举的主力,这其中的原因,有这些地方的学生确实优秀,但师资力量和无形的影响力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