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1 / 1)

('

这几个时期的历史,他历历在目。

有冷,就有暖。

只要读过史书,就不难明白两个寒冷期期间的王朝是哪些?

两汉,唐朝就处在温暖期中……

所以,从天数来看,他朱元璋开局就比其他人更难?

朱元璋纵然有豪情万千,可是面对冰冷的天数,他也犹如一盆冷水泼下。

难怪张异会告诉他,大明几乎刀兵不断。

这刀兵的产生,根源还不是资源不够?

当大家都没有饭吃,天下都会大乱!

周围的邻居们抄起武器的时候,目光会不约而同投向中原腹地!

老朱一想到这个情况,锐气尽失。

古人也许有不敬鬼神的皇帝,但绝对没有不信鬼神的皇帝。

如果天都不站在他这边,那他这个皇帝和他创立的大明,真的能好好延续下去?

“天道不眷,天道不眷!”

老朱自言自语,他的失落显而易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爷天确实不怎么待见大明,但这又有什么关系?

就如当今圣上,他出身贫贱,还当了乞丐,这老天爷不眷顾他,他就认命了吗?

如果认命了,就没有今天的大明了!

咱们这些生活在大明的百姓,哪个都不是被老天爷眷顾的人,可咱们难道就不活了?

况且,咱们身在此时,至少还不是最难的时候,

等到寒冰期到了高点,加上内忧外患,也大不了改朝换代而已!

苦也好,乐也好,没得选择就杀出一条选择!

咱们的祖先们,茹毛饮血,不也一样延续到今天

没道理咱们这些人承了祖先们的恩德,却失去了先祖的血性!”

张异这番话说得自在,朱标和朱元璋却陷入沉思。

老朱看了张异一眼,这家伙的豁达,倒是有几分高道的风骨。

“没有更好的选择,那就是剩下的选择中做最好的选择!”

朱元璋的脸上有了一些血色,说出这句话。

“但你这个道士,似乎并不敬天!”

张异回答:“因为天道并不需要敬畏它,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仁,其实是万物平等……

我等生而为人,自然想着人的利益诉求,然天道眼中所谓人畜草木,其实并无区别!

它只是自然流转的道,无论前方是什么,它都会无情的碾压过去!

修道人修道,修的是道法自然,以自然为法,学习道的规律化为己用,方是正途!

所以小子口中不敬天道,所行却最贴近天道!

天道不需要你敬畏它,而是需要你了解他,学习它!

冷暖交替,就是大道自然的一部分,与其为这些不能改变的东西伤神,还不如利用窥见的天机,去做自己能做到的最大努力!

我等修道之辈,求长生难不难,可难,就不求了吗?”

“换而言之,这大明朝廷诞生,就注定很难了,那再难,难道就不活了?

有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解决不了,也问心无愧,总好过因为窥见未来而活在苦痛之中!”

张异深深看了朱元璋一眼:

“所以天机不可泄露,窥见未来之人,未必能承受其重!”

“娘的,被你这小子教训了!”

朱元璋也知道,自己瞬间的失落被张异看在眼中,他以自己的方式在激励自己。

老朱心头一阵暖流流过,这家伙不错。

“这些闲话少提,回到刚才的问题!

你认为迁都北方,也是天家应对寒冷期的一个好选择?”

“没错,迁都北方是必然的选择,关于经济,民心的事,以前咱们聊过!

就从天数这个角度来说,在寒冷期中建立的王朝,注定会边患不断!

其中以北方最为麻烦!

大明建立,民心本来就不稳,尤其是北方怀念前元者甚多。所以北方未来肯定要布置重病。

如果朝廷在南,对于军队的掌控,是鞭长莫及。

不管皇帝如何安排,未来都很难避免唐朝藩镇割据局面,唯有将政治中心迁徙北方,才能化解这个局面!

其中只从军事的角度说,开封就不合格,他和应天没有本质的区别!

长安我说过了,它不再是一个适合成为首都的城市,所以也可以排除掉!

历史上能成为都城的选择不多,像洛阳之类跟长安有相似的痛点,唯有大都最为适合成为首都!

虽然大明也受寒冷期影响,但大都附近的华北平原,依然是不错的产量之地!

加上海运,运河两大水路,能将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运往大都!

这才是我大明未来国都的不二选择!”

“可是,大都毕竟距离蒙古太近……”

朱元璋说出他不选择大都真正的原因。

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应天当成永久的都城,他对应天府有诸多的不满意,可跟大都比起来,他还不如选择应天府。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蒙古人的强大,朱元璋从来不曾小看!

就算将他们赶出中原,蒙古依然拥有大量的蒙古族人。

张异心领神会,这确实是历史上老朱基本不考虑大都的原因。

在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在捕鱼儿海彻底灭了北元之前,蒙古人对大明的的威胁才算解除不少!

可就算是北元覆灭,阿鲁台、瓦剌和鞑靼这些威胁,也延续下来。

瓦剌甚至还完成过帮助大明君主留学他国的壮举。

所以朱元璋不肯选择大都,也是情有可原。

“叔叔说得,好像大都破了,在南方皇帝就有选择一般……”

张异简单地画出一个大明疆域的地图,指着大都说:

“假设我大明的守军失去大都,您看看整个北方,是否有险可守?”

“您不用回答,我来告诉你,北方除了济南,一个能守的地方都没有!一旦蒙古人破了大都,直扑应天毫不费力!”

张异说这段话,并非危言从听。

而是他从未来的靖难,总结出来的经验,

燕王朱棣能取得天下,有许多有因素。

但他能以一藩兵力对抗整个朝廷,还能拿得下天下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朱元璋时期欠下的债务。

北方终洪武一朝,都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除了济南,北平,真定等少数区域,其他地方只能用鬼蜮来形容。

许多州府,县城,城墙破旧,

甚至连城墙都没有。

朱棣一路南下,基本遇不到太像样的城池挡住他的大军。

那还是经过了洪武朝三十一年,大明和平统治了三十一年的北方。

由此可知,现在的北方烂成什么样?

这样的北方,有什么战略纵深的意义吗,没有。

如果有,但凡靖难之时北方有像样的发展,哪怕多几个像济南那样的城市,朱棣几乎不可能成功。

“立大都为都,就是天子守国门!

天子在北,长城之外是北方!

天子在南,可能济南也是我大明的北方!”

“陛下是何等人物,我就不信到了那一步,他会选择退缩?”

张异此言,真心实意。

他后世读史,都在为朱标的死感觉意难平。

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如果朱标不死,朱元璋肯定会推动迁都长安的事!

可是张异始终坚信,老朱不会选择长安!

甚至,从陕西回来的朱标,未必会真心觉得长安是好选择。

天数已变!

中国的经济中心走向江南是不可逆的选择。

如果没有江南输血,在北方建都的难度其实无法想象。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朱元璋不可能看不到这个道理,就算朱标不死,皇帝也绝不会只听朱标一面之词就选择长安。

在建都之前,他一定会亲自过去。

就如他本来应该今年五月去开封,然后亲自否决掉自己的决议一样。

只可惜,朱标死了,张异心里的想法终究也是想法。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