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页(1 / 1)

('

可新旧两代观念的碰撞,使得如今的朝局,极为混乱!

本宫也有些忧心,父皇能不能压得住……”

这才是朱标为什么忍不住说出自己跟徐家丫头完婚,能缓和矛盾之类的话。

其实是因为他自己心里烦躁。

张异默然,细细思索。

他才明白在他流放北京的三年,朱元璋承受了什么样的压力?

士大夫集团从董仲舒开始,早就根深蒂固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流水的皇帝,铁打的读书人。

如果放在一人,一时。

皇权压制相权,皇帝杀戮官员的事情很多,可是,代表士大夫阶层的相权,一直没有没落过。

从报纸开始,朱元璋的手,伸入了这些人的不可触碰之地。

这也是为什么汪广洋这个和稀泥的老头,也坚定站出来反对自己的原因。

其实如果用政治来解释,可能会解释不清。

但以宗教来解释,一切都解释得通。

因为老朱在一步步将他们的信仰的根基,在挖断。

所谓断人财路,杀人父母。

皇帝和群臣之间紧张,也就不奇怪了。

也亏得朱元璋是开国之君,压得住这滔天的压力。

如果换成别人,哪怕是朱标在,恐怕这场改革,也只能徐徐图之。

又因为如此,张异也明白自己身上的危机。

这些人动不了朱元璋,难道还动不了自己?

“果然,很麻烦!”

张异轻笑,这场争斗已经到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地步,几乎没有退回来的可能。

既然如此,自己只能再进一步,披荆斩棘。

“皇上举办的这场国祭,百官反对的理由,大概也就是说陛下没有大国之君的风范,也不符合儒家的仁道,王道之行!

但贫道以为,这场国祭恰恰需要办下去!

不但要办,而且要利用这场祭祀,将所有人的人心都收拢起来!”

他本对于这场国祭并无太大的期待,也以为这只是朱元璋为了完成对他的承诺,走过的一个过场。

但现在看起来,这场国祭十分重要。

“走吧,午朝应该也差不多了,咱们去找父皇吃饭!”

朱标看了看时间,应该已经过了皇帝和百官商议的日子。

张异起身,跟着朱标进宫,一路前往御书房。

只是,还没走进,就听见有人大喊:

“陛下,你这么做,实在有辱国格,非君王之行也……”

“将他给朕拖出去,杖一百!”

朱元璋愤怒的声音,从御书房传出来。

不多时,张异看见一个官员被皇帝拖出去,开始噼里啪啦打着屁股。

侍卫下手挺狠,不多时,那人就被打得不省人事。

朱标看着不忍,让太监通报之后,直接带着张异进去。

御书房中,皇帝脸色铁青,其他人跪在地上,噤若寒蝉。

张异识趣地躲到一边,不去掺和这件事。

“父皇息怒,杨大人毕竟也是为了国事,就算说错话,也不该如此……

父皇,儿臣看外边,人已经昏迷了。

您就别再往死里打了!”

老朱看了朱标一眼,给一边伺候的太监一个眼神。

太监连忙跑出去,让侍卫住手。

“谢皇上开恩,谢太子殿下!”

胡惟庸等官员见皇帝卖了朱标的面子,赶紧给朱元璋跪下。

“都出去!带着那个晦气的丧门星走人!”

老朱气急败坏之下,连丧门星都叫出来了。

百官面面相觑,又低下头,无声退出。

张异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憋屈和怒火,尤其是胡惟庸,他离开的时候,深深看了自己一眼。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朱元璋才坐下来,他对张异道:

“你也看到了,这些人哪,越来越不安分了!”

“陛下,不知道外边的人是谁?”

“杨载!”

张异闻言,恍然大悟。

杨载这个人,其实也算是个人物。

他一力促成了日本队大明称臣。

不过换到这个时空,张异的出现改变了历史的轨迹,那个本应该是大明功臣的外交官,变成了第一个反对朱元璋的人。

杨载刚才喊出来的那些话,就差已经指着朱元璋鼻子骂了。

由此可见,文官这边对于日本国王的处置方式,很有意见。

而最大的意见就是,皇帝不应该如此对待一国国王,哪怕是番邦的国王。

他们的理由是,大明如此做派,会让周围的藩属国寒心。

但其实张异明白,所谓的日本国王处置方案,不过是文官和皇帝之间的一个借口。

没有人会关注那家伙的生死,但朱元璋的做法和百官的意见,分别代表了两种行为模式。

官员试图将皇帝的言行,拉回到儒家那一套上来,以道德,去绑架皇帝。

而老朱则是利益当先,他既然已经吞下日本,绝不可能吐出来。

那些骂着皇帝不仁不义,非人君之风的官员,自然会让老朱怒火中烧。

“原来是杨大人……贫道记得当年,他正是南朝将军放回来的使臣之一!

杨大人曾经多次请陛下派他出使说服日本,陛下却没有答应!

如今他站出来反对,倒是合情合理!”

“朕就想不明白,朕准备了多年的战争,人教训了,他们还让大明将利益给吐出来……

合着朕牺牲那么多利益,只是为了一个面子?”

朱元璋犹自意难平,张异呵呵笑:

“因为,日本的利益,他们吃不到……”

儒家的统治地位,是建立在农耕文明之上。

所以对于海外扩张这种事,中央朝廷无法企及的地方,自然这些精英们也吃不到利益。

他们不可能背井离乡,去远方的日本当官。

其实不独是精英们,皇帝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么想的。

只是张异给朱元璋指了一条路,这确实能让老朱吃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而这些利益,又和以士绅为主的精英阶层无关。

或者说,就算有一部分人能吃到利益,也是沿海那些地主。

也是因为如此,一旦大明出现稳定的海上贸易,就一定会产生新的利益阶级。

这些人的出现,一样会分薄现有的儒家的基本盘。

儒家的士子,计划垄断了华夏最聪明的那一批人,他们也许看不到未来百年后的变局。

却能感受到,来自皇帝吹起来的寒风。

“吃不到?”

老朱闻言一愣,张异解释道:

“就如同样是士绅,浙江沿海一带的士绅,与内陆的士绅,本身利益也不一样!

统治日本,意味着朝廷在早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这些资源的投入,等于变相从他们身上吸血!

可是,产生的收益,他们可预见的,也吃不到。

为什么要支持陛下的想法呢?”

任何人,任何集团行事,都要讲究利益。

朱元璋如此,张异如此,其他人自然也是如此。

“依托于农耕文明建立的道德观,也将在大航海时代开始无法适用!

朱老夫子创立的理学,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士大夫集团的权柄!

但在新时代面前,他们也该被扫入故纸堆了……”

张异的话,显得有些诛心,如果放在御书房之外,恐怕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不过朱家父子,早就习惯了他的惊世骇俗,而张异今天说的话,确实也贴合朱元璋的本意。

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也会改变社会利益的构成。

张异埋下去的种子,虽然还没茁壮成长,但好歹也生根发芽。

如果是以前,哪怕朱元璋再认可张异,或者再不满士大夫集团,他也不大可能去附和张异,因为他朱元璋,同样是这套体系的受益者。

但随着商税成为朝廷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朱的态度松动了一些。

而即将开启的大航海序幕,又给老朱找到了一条新的利益链条。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