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人之称(1 / 1)

首先,这是一个妥妥的中原词汇,绝非是舶来词,而且词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当中也有明显的变化。

一、先秦时期:

1《易》

在如今可考的史料当中,‘大人’一词最先见于传说中出于伏羲或是周文王之手的《易》,长期被用于卜筮,也就是卜卦预测,其中涉及‘大人’的卦象更是远不止一处: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而成书于战国时期,由孔子本人对《易》注解的《易传》,在两汉时期被称为十翼,是当时极为重要的经学典籍,而其中孔子对于这两个卦象的解读都是与圣贤君子有关,并非是代指父亲

原文如下: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覩。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2、《论语》

大名鼎鼎的论语,同样成书于战国时期

其中在《季氏》一篇中,同样也有一处提及到了‘大人’一词: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大人也无疑是与小人相对的概念,更类似于君子的概念,

3、《孟子》

最新小说: [综英美] 镜像理论 欲尽天明 我妈妈是后妈文炮灰[七零] 末世小饭店 盗墓组合 明日沙盒 本店今日不营业 欲尽天明/坠落擒网 齿轮 星际骷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