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期,城池多如牛毛,下到农村地主大院,上到大名的险要居城。
但其实种类就三种:平城,平山城,山城。
而主要防御体系的城墙,则分为栅,木塀,土塀,石垣。
至于用哪种?
就看你有多少财力了。
只恨财力不足的,用栅。
只恨财力不足的,用木塀,也叫板塀。
只恨财力充足的,用土塀。
土塀其实就是土墙。
但与普通土墙作法不同的是,它是由木龙骨浇灌泥土而成的,就好比是钢筋混凝土的做法,所以十分坚固。(刨面图)
如此防御坚固的土塀,一般只有大名居城,或者寺院这种有钱的佛爷才有。
至于石垣,简单理解就是把原先的土垒基础,全都换成了切整的石料,按一定的倾斜角度堆积起来。
由于石料比土垒更具有承载力,所以可以建的更高更大,平城都能建成平山城的高度,那花费的资金自然是“水涨船高”。
只恨财力不差钱的,用石垣!就像细川馆这样!
而今天进攻的见付城,城墙则是土塀,毕竟守护所不仅是一国象征,财力也是最雄厚的。
当然,现在的堀越氏穷的一逼。可能也正因为如此,才仍旧使用先前的守护所作为居城。
如此坚固的土塀,铁炮自然是射不穿了,所以细川家虽然主攻本丸的搦手门,却连续五天都没能攻进去。
而且这搦手门也是加厚的双门板,大筒都干报废了两支,都没能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