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细川家南下攻略伊势南部时,武田家也趁机出兵骏河,其势如猛虎下山,迅猛无比。
武田信玄动员了甲斐、信浓、西上野三国的兵力,总计超过2.5万人。
大军从甲斐国南下,沿着本栖街道,侵入了骏河国。
信玄亲自率领主力,进驻到萨陲山东面的八幡平原,以此吸引今川家的主力前来迎战。
他还派遣了由山县昌景指挥的别动队,秘密埋伏在内房山中,其中包含了1000名擅长山地作战和架桥开路的掘金众(工程兵)。
计划待今川军离开萨陲山后,便强行渡过兴津川,发起突袭,这是典型的“啄木鸟战术”。
今川家的当家今川氏真,动员了家中兵力8000人,带领着号称“今川十八人众”的18支精兵,布阵在萨陲山的八幡平原上,与武田军形成对峙。
他将自己的本阵设在清见寺,并派遣庵原元政率领1500人,守卫着退路萨陲山金泽口。
庵原元政的父亲,正是当年在桶狭间之战中负责殿后的庵原忠胤。
历史有时惊人地相似,父子俩都被赋予了后卫的重任,只不过父亲已经随主君今川义元战死沙场。
在八幡平原上,两军的战旗遮天蔽日,士兵和马匹聚集如云,传令兵往来穿梭。
这场宏大的战役,堪称第四次川中岛之战后,关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决战。
通常情况下,武田家是突然撕毁了《甲相骏三国同盟》,对骏河发起了闪电战。
目标是迅速击败今川的主力,一旦越过萨陲岭,就能直捣今川馆。即使北条家反应再快,支援再迅速,也来不及救援。
否则,如果拖延在萨陲岭以东的平原地区,就有可能遭到今川氏和北条氏的联合围攻。
因此,武田军的先锋马场信春率先对今川军发起了进攻,两军在八幡平原上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战斗正酣时,山县昌景率领的赤备队强行渡过兴津川,从高处发起了突击,几乎将“今川十八人众”的阵型一分为二。
位于横山之坂的武田信玄主力,也趁机从山上冲下,从侧翼如蛟龙出海般突入战场,打得今川军节节败退,慢慢退向今川氏真所在的清见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