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禄十二年(1569),十月。
大友军又重新回到了多多良滨,准备复夺立花山城。
此时大友家不光要应对毛利援军,还有龙造寺家的威胁,更要快速镇压北九州各处的叛离。
因为毛利氏介入北九州,在毛利元就的调略下,丰前、筑前大批国人豪族跳反,大友家在北九州的统治陷入危机。
为挽回北九州颓势,大友宗麟积极与细川藤元联络,信中之言都有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感觉。
细川藤元自然回信应允,约定海路封锁毛利家,承诺积极打通攻伐毛利的通道,并先期委派尼子元久开展敌后复兴军。
大友宗麟也抛出了自家多年的食客:大内辉弘。
指派大将若林镇兴,率领2000人护送大内辉弘返回周防国。
此时的毛利家,损失了濑户内海的霸权,导致沿海的防守捉襟见肘。
因此他们在尾浦一带,轻松突破毛利家防线,将大内辉弘送至周防国的秋穗浦。
得知大内一族回归的秋穗、岐波、白松、藤曲等地的大内遗臣,立刻加入了大内辉弘的军队,势力迅速膨胀到了6000人。
大内辉弘在纠集了旧属后,马上出兵攻向高嶺城。
此时高嶺城城主市川经好,正好在九州出征,家中只有老弱妇孺等少部分人留守。
大内复兴军很快就攻克沿途关卡、支城,斩杀了不少武士,当天就抵达了高嶺城下。
此时的大内辉弘因为接连的胜利,也飘飘然了。部队不做任何休整,直接攻城。
为了抵御大内攻势,很多寺庙的和尚都被征召守城,就连市川经好的妻子:市川局,也穿上铠甲鼓舞城兵。
因此当天高嶺城没有被攻下,甚至第二天也久攻不下,战线陷入了僵局。
气急败坏的大内辉弘,直接烧毁了前去助阵的各家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