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三人都是当世名士,以他们的智商,立即都想到了这纸质书籍,如果普及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力。
一部论语一万多字,若写在竹简之上,少说也要几十卷,造价更是不便宜,一些寒门子弟很难买得起,往往都是借书来读。
就这样也不是经常都能借到,因为此时的书籍很贵重,是能够当做传家之物的。
不像宋、明这些朝代,纵然家里贫寒,多少也能买得起书籍。
现在刘珏说眼前的纸质书籍,成本还不到半金,一天就能造出好几本,使得众人都震撼到了。
如果书籍的价格降低,读书人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寒门也能买得起书籍,使得寒门士人的人数大增。
对于一个势力来说,读书人的基数增多,培养的人才就会越多,优秀人才出现的概率也就会越大。
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若是经过数十年发展,荆州一带就会出现人才济济的盛况,甚至能和北方中原相抗衡。
这一本薄薄的书籍,就是争霸天下的杀器,是国家大兴的宝物!
等到读书人逐渐增多,刘珏再建立科举制度,不仅能源源不断地选拔人才,还能打破士族对知识的垄断。
寒门和士族,乃是两个不同的阶层,牵着根基浅薄,后者根基深厚。
并且士族和士族之间,都是以联姻为纽带,形成一张复杂的关系网,彼此之间互相帮助,寒门士子很难能插得进去。
曹操的‘唯才是举’,算是打破了一条缝,不过曹丕称帝之后,把唯才是举给废除了,创建了九品中正制,这其实是察举制另一种表现形式。
然后司马氏利用这一制度,谋取了曹魏的江山,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在纸质书籍的出现,‘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的现象,将会一去不复返。
当然这会引起士族的反弹,不过现在天下大乱,一切秩序都将会重建,若是刘珏能够一统天下,那时候威望就会无人能及,这些士族也只能干瞪眼。
而且刘珏心里面计划着,等到明年打败曹操之后,就在荆州各郡建立郡学,大力培养寒门出来的人才。
这样等到统一天下的时候,朝堂里的寒门士子就会有相当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