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看看曹操和青州兵之间的关系就知道了。
作为曹老板真正起家的班底。
青州兵马的前身,就是青州黄巾军。
别人都是剿灭黄巾军,和黄巾军死斗,只有曹操,当年在青州真正做的事情,是收编黄巾军。
青州交战期间,双方一边打一边谈。
最后硬生生让曹操收编了这青州黄巾军之中的三十万青壮年,成了他的私人武装。这才有了真正争霸天下的资本。
而且青州兵马全程只效忠于曹操一人,而并非是效忠于曹魏集团。
建安二十五年,去世之后,青州兵认为天下将乱,竟然“擅击鼓相引去”,自行决定解甲归田。
就这,曹魏政权竟然也没有武力镇压,反而“作长檄,告所在给其食”,传令各个地方热情款待反乡的青州兵。
当然了,青州兵只是个类比而已。
毕竟青州兵三十万,兵强马壮,人多势众。
最后的作长檄,告所在给其食。虽然未尝没有忌惮青州兵人数众多,捏鼻子认了的意思。
不过这也足够说明,曹魏集团的诺言,并非是擦屁股纸,还是有些作用的。
起码曹操健在的时候,还是很有保证的。
而苏尘眼下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时间。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攫取负面情绪值。就算最后曹魏集团翻脸不认账了。
他到了那时,也有应对之法。
曹操觉得优势在他,时间足够拿下了江东,一统中原,小小的江左盟根本不值一提,就算真要蹦跶,随手也能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