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不紧不慢,冷静分析道:“主公,盟军看似强大,实则内部矛盾重重,只需各个击破,便不足为惧。”
“各个击破?”
董卓狐疑地看向李儒,连忙问道:“那可是二十万大军,咱们要怎么做?”
李儒神采飞扬,侃侃而谈:“看敌军兵力分布,荥阳一路,虽然是刘岱、张邈、孔伷、张超、孙坚、孔融、曹操七路,兵力也将近十万。”
“但儒以为,这一路该是佯攻,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主公兵力。”
“为何?”
听李儒断定这人数最多的一路是佯攻,董卓不解道:“十万大军,用来佯攻,是不是太奢侈了?”
李儒立马解释道:“虽然荥阳后一马平川,可以直杀洛阳城下,但荥阳背靠虎牢关,若主公集结兵力,极易形成对峙局面。”
“对各怀鬼胎的盟军而言,最怕的,就是对峙。”
“此其一。”
董卓若有所思,李儒继续说道:“樊稠如今驻军获嘉,麾下有三万精锐,盟军若是强攻荥阳,樊稠随时可以南下夹攻。”
“此其二。”
董卓忙道:“所以对方才分兵一路进攻修武,拖住樊稠,令其不敢支援?”
李儒颔首,笑道:“正是!”
顿了顿,又道:“这两路中间乃是沁水,同时也是盟军运输粮草的通道,盟主袁绍亲率大军攻怀县,看似合理。”
“实际上,平皋也是我军囤粮重地,拿下怀县,若派精骑突击,一日之内便可杀到平皋。”
“而公孙瓒麾下,皆是骑兵,且为袁绍一路先锋。”
“此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