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么简单的道理,袁尚也需要想足一整晚,第二天他才终于下定了决心,听许攸的,跟吕布一起扳倒袁谭。
他想明白了,从头到尾,袁谭才是挡在他面前最大的障碍,不把他给清除了,这北国之主的位置是坐不稳的。
“复信吕布,两日后动手,十二万大军,全部投入前线!”
在他的预设中,不只是要猛攻袁谭大营,还要在他败走的路上设置三道封锁线,一言蔽之,这次一定要把袁谭逼入死境。
“十二万大军……主公,大营这头只留一万人,是不是少了点?总是要防止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啊。”审配不安的说道。
“谁说大营只留一万人,大营留军两万戒备,把云落谷的兵马抽调一万出来参与到进攻当中。”
袁尚说完,审配就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主公,乌巢之败历历在目,主公不可大意啊,我军数十万粮草皆屯于云落谷,那里的安全与大营一般重要……”
“主公明鉴,云落谷有一万人把守,足够了,那里位置隐蔽,地势险要,三军进攻下袁谭自顾不暇,如何能对云落谷起意啊!”
许攸说完,审配想要反驳,可袁尚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够了!别再说了,此事我意已决,不必多说!”
他觉得,自己过去的优柔寡断就是听的太多了,有时候该果断的时候,就要坚定的把耳朵堵住,力排众议。
实在没气撒的审配只能恶狠狠的瞪着许攸,已经想了好多个办法准备秋后算账了。
这回许攸没怵他,也是玩味的与他对视,倒是要看看是谁笑到最后。
……
终于等来了袁尚的信,林墨悬了半月的心,总算是落地了。
他还是有些担心袁尚会临阵怯战的,毕竟各方面的算计都是掐着时间来推演的,想用这点人跟袁家兄弟的二十多万人博弈,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看来曹操那头应该是给足了袁尚压力,到底没让自己失望呀。
“可以通知袁谭准备动手了吧?”吕布扭动着脖子,一副战意汹汹的模样。
憋了这么些日子,可算等到了最关键的一战。
林墨点了点头,“入夜后我会派人去送信的。”
“允文啊,袁谭这小子看上去要比袁尚精明不少啊,明显有兵力悬殊,他还是决心要派两万人跟着我们。”
吕布干笑了一声,“我提议说到时候两家分兵攻袭袁尚的大营,他还不答应,非要大家一起行动,分明是要盯着我们。”
林墨也被逗笑了,“大概,是怕落得跟皇叔一个下场吧。”
回想起当初安丰大战的时候,刘备不就是这么让自己给卖了的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而且,林墨其实也很赞同老岳父的看法,袁家三子中,真正有资格接任大位的,确实是只有袁谭一个。
不夸张的说,如果是他接位了,不管是自己还是曹操,想对北国有想法都太难了。
可惜啊,人生从来没有如果,历史上的意难平,哪一个不是因为一念之差呢。
“虽然袁尚大军倾巢而出,但我相信他的中军寨里还是有埋伏的,我们的人战力太弱了,只怕这次要折不少。”吕布有些难受的说道。
“这是没办法的事,现在袁谭对我们的戒备心很重,没猜错的话,大战一结束他就会赶我们离开了。”
林墨嗤笑了一声,“可惜啊,他不明白什么叫请神容易送神难。”
吕布也感慨的摇了摇头,“他是明白与虎谋皮的道理的,所以防备心才会这么重,只是没料到有些人是他根本无法掌控的。”
老岳父说的好哇,振聋发聩。
拜他所赐,这北国,总算是谋定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吕布何时需要向你这种货色解释?
从小到大,在袁绍的呵护下,袁尚几乎就没有真正的见识过战场是什么样子的。
哪怕是教训最惨痛的官渡大败,他也只是在一封接一封的战报上窥测到北国大军是怎么一步步走向失败的。
或许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袁尚总是会有怯战的心理,更多时候都是不愿意开战的。
但是,今天,不用审配和许攸来劝他,袁尚自己就知道,他该披坚执锐,骑着战马,带着将士们去到前线跟袁谭血拼了。
因为河北四庭柱不复,军中马延等人威望还不足以支撑大军士气如虹,身为主帅的他,必须亲临战场。
他在,才能让将士们舍生忘死的去战斗。
此战,关乎北国大业,胜了,北国之主的位置再无人可以撼动,只许胜,不许败。
他走到兵镧前,看着那柄象征了北国权势的宝剑,这是袁绍的佩剑,他双手恭敬的取下,凝神注目,“父亲在天之灵,请护佑孩儿旗开得胜。”
我的老天,你是怎么有脸说出这种话来的,真要是老主公还活着,也能生生被你给气死啊,许攸在心里吐了口痰,对袁尚的脸皮表示敬佩。
“主公,吕布率军出寨了,袁谭的人也已经追出。”马延快步进帐禀报最新情况。
袁尚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而是将袁绍的佩剑系在了腰上,转身后朝着辕门走去。
想要做保险的做法,当然是确认了吕布和袁谭的人厮杀在一起袁尚再出兵了。
但其实这一点也不现实。
毕竟吕营距离渡口还有三四十里地呢,正常情况下,袁谭的追兵肯定会趁他登船渡河的时候动手,那么等斥候的快报送回来,估计天都亮了。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只要确认吕布带兵离营,他就必须立刻率领兵马杀向袁谭军营,要知道负责外围截杀袁谭败兵的两万人在天黑时分就已经出发了,拖太久了恐生变故。
十万大军,如同潮水一般从三个大寨里涌了出来,便是晚上看不清阵仗,光是那脚步声和动静,也足够把数里外林子里的夜枭都惊飞了。
陈兵于野、下寨对峙,时不时是会发生奇袭敌营的情况,但人数通常不敢太多,因为担心动静大了会被对方的斥候发现,反而跳入了对方的陷阱之中。
眼前这可是十万大军啊,动则如山崩地裂的阵仗,想要完全隐匿显然是不可能的。
袁尚很清楚,大军行进不到三分之一路程,袁谭就会知道他的动向。
即便如此,这其实也是能算得上奇袭二字的。
因为这里头涉及到了部队调动耗时的问题,像他这次是有准备的梭哈,大军整顿尚且花了两天的时间。
袁谭呢,从他收到军报到自己的部队赶到,他的反应时间撑破天不会超过两个时辰。
部队披甲、执锐、弓弩箭矢分发、骑兵牵引列阵,两个时辰的时间,能让两万人做好迎战准备就算他用兵如神了。
更何况,袁谭的部曲也不少,就算分了几万人去追杀,剩下的人怎么算都不会少过七万数,这么些人的大营,光是一道军令的传达都要花上半个时辰了,如果还想做到设伏,反击这些操作,那得给足袁谭十天八天才办得到。
这是袁尚的仰仗之一,还有一点至关重要,他坚信派出去追击吕布的人一定是袁谭的精锐部队。
要说袁谭军中,最让袁尚忌惮的,莫过于他的骑兵了。
虽然这次大战前夕,他也让袁熙提供了几千战马武装军队,问题是骑兵的训练非一朝一夕的可以功成的。
官渡一战,大戟士倒戈相向,骑兵多被擒杀就俘,精锐折损殆尽。
反观袁谭,他的骑兵保存的很完整,而且,那支骑兵一支都是由文丑所统领的,战力之强悍堪为北国翘楚。
如果不是坚信着这些骑兵都已经派了出去,袁尚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的。
在这种全方面占优的情况下,袁尚觉得自己没有输的可能。
若非如此,他也不至于敢亲身领兵到前线指挥作战。
……
“温侯,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去取袁尚的大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