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龙,太行山纵深千里,山体宽度都有五十多里,没有地图,我怎么用兵啊。”
林墨一脸苦涩的笑了起来,随后继续道:“不过你不必担心,攻克太行山我已有准备,不会有什么棘手问题。
更何况,我们现在要给他们一点时间。”
“他们是谁?给什么时间啊?”赵云有些发懵,林墨的脑子转太快,有点追不上。
林墨呼出一口气,摩擦着手掌驱寒,道:“给曹操一点时间,给夏侯惇一点时间,给张燕一点时间,不然,我布这么大个局谁来唱戏啊。
当然,也需要给袁熙一点时间,颜良文丑的将旗在这里飘荡,整个涿郡的兵马都会知道昔日上将来了,他们俩在北国军中的威望,你应该领教过了。”
借着颜良文丑在北国军中无可匹敌的威望让袁熙军心动荡,甚至生出降意,这一点赵云可以理解。
但要说给曹操、夏侯惇和张燕一点时间,这就属于无从消化了。
“允文,能不能详细的说说?”
看着一脸认真的赵云,到底是比老岳父好学啊,明显跟辽神是一路人。
这要是老岳父指定会说,行,都听你的,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林墨看着这大寨一时半会也立不起来,索性就下了马,跑到一旁的篝火堆里取暖,随后慢慢将自己整个局缓缓道与赵云。
整个过程,赵云的表情都很有意思,时而诧异,时而迷惑,时而又瞪大双眼一脸惊恐。
“这么说来,你从刘表死讯传到邺城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整个计划?”赵云脸上弥漫着惊骇之色。
光是听你说我都费老劲了,你怎么能想的出来。
“所以我说,刘表的死就是我们的战机。”林墨嘿嘿一笑。
“一石三鸟,夏侯惇、张燕和袁熙一并收拾了,真有你的。”赵云的内心当然是惊叹于林墨布局的手段,对人心的算计。
可是他难受呀。
他也是想跟辽神一样,学来几招虚实奇正,万一某天像张辽一样,林允文不在身边,也能独断战机。
结果听完林墨的计划后,他觉得好像没有这个必要了。
学不会,学不会呀……
第二百五十章 风声鹤唳的幽州
吕布大军压境,前锋已到范阳城外,来的是什么人?
先锋大将赵云,就是那位名震萧关,在数千曹军包围中杀的如入无人之境的常山赵子龙。
副将是颜良文丑,就是从前的七十万北国军上将,河北四庭柱的一二号人物。
这阵容,足以让涿县城里的五万大军瑟瑟发抖,且不论他大军多少人马,光是这颜良文丑的名字,在北国军中就足以让人心惊肉跳的存在,加上一个猛将赵子龙,谁人不惧啊。
遑论普通的军士了,就连军侯、司马、都尉乃至于领兵校尉都坐立不安。
有些人,天生就是主角的,不需要说太多,把旗帜大纛亮出来,足以让人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
更何况,这前锋军中,还有把曹操、刘备、孙策之流玩弄于股掌之中,一次动手就让北国易主的林墨林允文,被坊间流传成懂六丁六甲妖法,能振臂驱役鬼神。
以至于现在都有了一种说法,武有吕布,谋有林墨,此间二人独领群峰之巅,这对翁婿已经成为横亘在大汉天下文臣武将心目中不可翻越的大山。
最糟糕的是,吕布率领的中军,不日也将抵达范阳前线,到了那个时候,这小小的涿郡,如何能遭得住这对翁婿的折腾呀。
一时间,涿县城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乃至于人人自危。
就这态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涿县会不攻自破的。
问题的严重性超乎了袁熙的想象,如果再不采取一点手段,自己只能束手就擒了。
于是,他连忙把军中军侯以上的将官,全部召集到了演武场做战前动员。
二月的江南,其实已经可以感受到一丝春的气息了,但是在北国,尤其是幽州边陲苦寒之地,寒风如同一把钢刀刮的人脸庞生疼,纷飞的大雪与苍茫的大地,总是让人心头惆怅的。
袁熙身披铠甲走向演武场的点将台上,白色的披风猎猎作响。
不知确实是因为天冷,还是这种在大家看来根本没有悬念的战斗,使得所有人的身子都不由自主的颤抖。
这一幕,让袁熙打心底里不悦,可,将士们之所以会这样,除了畏惧颜良文丑、赵云林墨外,他本身为帅的才能也并没有拔尖到可以令人心安的地步。
换一个人,今天在这里的是袁谭,将士们便是有惧战情绪,也不至于此。
“诸位,别看如今吕军来势汹汹,其实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今日我不瞒尔等,我与朝廷司空曹操早有联盟之约,一旦吕军敢对涿县用兵,许昌的曹军便会进取邺城,并州的夏侯惇也将袭扰冀州。
就连太行山上的张燕,也已经接受了朝廷的敕封,必会有所动作,所以……”
袁熙顿了顿,将凌乱的披风拉扯好,扯开嗓子吼道:“吕军动手之日,就是吕布败亡之时!”
一般情况下,在这种时候,将士们都会齐声呐喊:必胜!必胜!必胜!
但是,袁熙喊完话后,除了呼啸的风声,好像没有人回应他。
凝聚军心可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否则各路诸侯也不会拼了命的去培养三军大纛。
被吓破了胆的将官们可不会因为袁熙几句豪言壮语就变了心态。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认为,林墨是神话级别的人物,肯定是算无遗策的,怎么可能暴露这么多的问题呢。
要么,是你袁熙在撒谎;要么,他早就想好了对付曹操的办法,才会专心的来收拾幽州。
当然,军心摇摇欲坠,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在他们的眼中,这一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郭图在涿郡半年,你都拒不相见,邺城来的命令,你也是视若无睹,但凡你愿意听从袁尚的号令,他们何至于会大举进攻啊。
没有人响应,袁熙很尴尬,同时,他也意识到了画饼充饥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但,军心总是不能散了,一计不成又出一计,这一回,他想从利益方面入手。
“弟兄们,你们应该都知道,现在的北国,名义上是我三弟为北国之主,可实际的掌权人却是吕林翁婿,他们在军中大肆铲除异己,军侯以上的将领是一扫而空。”
袁熙一脸痛苦的叹了口气,沉声道:“我回邺城,他们翁婿多半是不能饶过的,但尔等又如何,前车之鉴就在眼前,你们想想吧,投降是什么后果。”
这次似乎有了一点效果。
将士们开始窃窃私语的评论了起来,都是指责吕林翁婿不地道。
他们这么想无可厚非,毕竟除了极个别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人,军中将领大多数都是有真材实料,是万军中取敌首级厮杀出来的战功换回来的。
就凭你们一句话,说换就换,一家老小就指着这口俸禄过日子,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吗?
袁熙这时候也走下了点将台,来到演武场上将领们的中间,“弟兄们,其他我不敢保证,但我袁熙是愿意与弟兄们荣辱与共的,值此危难之际,还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
他朝着众人拱手,以一种极低的姿态近乎恳求的说道。
这些都是大老粗,袁家四世三公的自带光环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确实是给予了他们一种亲近感。
“公子放心,我吴二别的没有,公子以诚相待,我便以命相交,有人敢对公子不利,大不了豁出去这条命便是了。”
有人带头,就会有人附和,紧接着,开始稀稀拉拉的喊着‘必胜’,最后,才是众人异口同声的呐喊。
算是勉强、暂时的,稳住了军心吧。
袁熙长舒了一口气,带兵,真的很难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