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或许这不能叫做纸,更像是树皮纤维的叠加。
在意识到这一种选择后,乔琰当即下令,让人从山中寻找一种树,名为楮树。
这同样是一种会生长在山西境内的植物,偌大一座太行山脉,其中绝不可能连一片楮树林都找不出来。
为何要找楮树?
因为此树的树皮纤维含量极高,足能支撑起这防寒的需求,这也正是后世为何会出现楮树皮所做的纸裘。
以乔琰如今的条件还无法达成制作楮皮纸的条件,但先将楮树皮纤维压成衣衫所需的一层,度过这个冬日,却无疑是有可操作余地的。
更值得庆幸的是,此前活跃于太行山中的黑山贼何止是告知了她最近的楮树位置,还在开采树皮的时候为她带回来了两件附带的东西。
一件便是加入到那薯蓣糕点之中的黄精。
一件便是楮树具有浆糊性质的树汁,被乔琰加入到了那木盒的蜡封之中。
在鲍鸿抵达京城的时候,正好也是乐平第一件粗糙版本的楮皮衣问世的时候。
因年岁尚小,说话尚可以百无禁忌的蔡昭姬看着乔琰手捧那楮皮衣的欣喜神情,小声问出了一个灵魂问题:“如此说来,乔侯所赠陛下之物……岂不——”
“岂不是只是个边角料?”
第51章 三千户籍
乔琰很难不怀疑,蔡昭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继承蔡邕那个瞎说大实话的毛病的。
她一本正经地回道:“这如何能这麽说,黄精长于太行山,虽未曾经由炮制,品相也不过尔尔,但到底是山野之灵。楮树汁有浆糊之效,可令蜡封更为严密,以防献与陛下之物变质,而我等用来制衣的楮树皮却只是其中最为劣等之物而已。”
蔡昭姬跟她对视了一眼,觉得在糊弄学上,乔琰显然是个高手,总归就算是陛下见到了这楮树皮衣,也难从她的歪理邪说上找出什麽错漏来。
这件楮皮衣服,随后便被乔琰寻了个身形瘦弱些的县民来测试了一番效果。
她体验过后世的棉花羽绒之物,难免对楮皮衣的评价失之偏颇,毕竟无论是从柔软程度还是从保暖程度上来说,楮皮都远无法达到她认知之中的标準。
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并非如此。
北方大多烧炕,自商周时期就有,到汉代之时铺设烟道的设计也就越发趋于合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炕也不能凭空起火。
一户人家维系烧炕和做饭一天所需的柴火便得二十公斤,在这个凛冬漫长的时节,无疑不可能足不出户那麽久。
而一旦出门便得挨冻,上山更是一件危险之事。
被乔琰寻来的这个县民,将信将疑地将那件样式奇怪的楮树皮衣给穿了起来,却发觉这东西虽然有些不若寻常衣服贴身,但在保持了衣衫轻薄的重量之余,在挡风上着实有奇效。
他和赵云典韦那些耐冻的武者的体质不能比,方才来时还因骤然降温而有些哆嗦,现在挡住了风,也站直了身子。
他不由对这件其貌不扬的衣服啧啧称奇。
“先前还奇怪君侯为何要着人找那楮树,这玩意的树皮韧得很,着实咬不动,原来还能有这等奇效,幸好去岁咱们没将那玩意给吃了。”
“……”
“君侯?”他发觉乔琰在听到他这回答后怔愣了片刻。
但旋即又见她恢複了沉静面色,问道:“你觉得这衣服如何?”
“好得很,比麻衣耐冻,有这挡风的,再多穿上两件衣服垫着,冬日里上山也能试试了。”他又伸手将楮皮衣扯了扯,发觉此物大约是继承了树皮的韧性,故而这般拉扯也不会被扯破。
也还是因为这韧性,在稍有些大幅度动作的时候,虽表象板硬,也并未有被拗断的趋势。
他心中越发对此物颇有好感,忽听到了乔琰的回答,“那你穿着这衣服走吧。”
他有些难以置信地朝着乔琰看去,见她面上的认真决断之色并非作僞,当即喜滋滋地领着这件楮皮衣服退了下去。
乔琰望着他离开时候轻快了不少的背影,不觉有些失神。
如若说,此前她只是出于不希望县治之内在这冬日折减人口的缘故,来尝试制作这楮皮衣,那麽如今这种必要性还得往上提一提。
什麽样的情况下,会让人说出他先前说的,幸好因为楮树皮坚韧咬不动,留下了给她制作楮皮衣的原料这样意思的话?
偏偏他好像全然没打算将此事当做是什麽了不得的大事一般,以何其轻描淡写的口吻说了出来。
他也更不曾意识到,自己的这句话到底给了这位乐平县侯怎样的心中一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