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绝不会成为这支骑兵队伍中的武力突破口!
她更是在骑兵协战,将董旻的部从分而击破之际,毫无犹豫地策马提棍,甩“枪”而出。
与她先前率领骑兵出击时候的目标明确一般,她此时直取主帅的目的性也同样鲜明到,让人毫不怀疑还有第二种可能!
在这异常直白豪横的攻势面前,董旻心中胆怯之意已生。
他生为凉州人,马上作战的本事毋庸置疑。
可他面前的对手,已经用自己一次次突破常规的出手,证明了年龄绝不是限制她此时取胜的条件,性别也同样不是!
他固然不知此枪法名为残山剩水,却知道她意态决绝的取命之相。
他甚至在一瞬间以为,这并不是一场被冠以诸多限制的比斗,而是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搏杀!
因为他的对手是真将此时当做一场正儿八经的战斗来对待的。
但他又反複告诉自己,他所要争的是度辽将军的位置,或许是何进大将军所说的另一个要害位置,总之还不到他松懈的时候。
然而正在他尝试从乔琰入手扭转战局的时候,他看到的却是这一片重叠的棍影先一步越过了他守备空当,在这状似松手,实为握住尾端的迂回发力中,颇有几分缠绵却也狠辣的架势。
下一刻,他的下颚便遭到了雷霆一击。
乔琰毫无对方是董卓胞弟就要手下留情的意思,反正此番出什麽问题都可以甩锅到刘宏的身上。
她更是紧跟着便握紧了长棍,将其抽下了马背。
深入诠释了何为趁你病要你命。
但直到此时,这一场还并不算结束。
董旻的落马只意味着主将被迫退场而已,而此时这交战场面上还有另一位核心人物,足以确保在董旻退场后还能稳住士卒的交战意志。
这和上一场王匡退场的情况不同。
若是徐荣当真能够稳住局面反败为胜的话,想来董旻也是能够给自己找出一个理由来的。
他大可说是在意识到己方不敌的情况下,选择以主帅作为吸引敌方火力的诱饵,确保能获得整场战役的胜利。
可乔琰怎麽会给他这个机会!
她擡手号令间,那些屯骑营士卒已飞快地在她的身后重新整装列队就位。
很难说是否是因为这一举完成的中军夺将行动,让这些骑兵对乔琰的信心空前的高,但可以确定的是,当这支队伍直扑而回的时候,自旁观者的视角所见,他们分明要比先前更加契合乔琰的气质。
那是一种一旦沾染便必得将敌人焚烧殆尽的烈火气质。
望见此情此景,何进身在那小上一圈的华盖之下,不由猛锤了一记身旁的桌案。
王匡败退尚在他能接受的範畴之中,毕竟对方在带兵上确实少了些经验,遇到乔琰这等天资纵横的存在,输了也便输了。
可他无法接受被他寄予厚望的董旻与徐荣的组合,居然会出现被乔琰亲自领兵突袭先取下董旻的情况。
他在此时更不解的是,算起来这北军五校还是在他的统率之下,这些人有表现出这等竞相表现出长处,几乎无所不可为的样子吗?
袁绍朝着何进看去,觉得此时就算何进没说出什麽话来,也不难猜出他的想法。
可何进也不看看,若不是他将自己的意图表现得如此明显,又怎会有这等交战安排。
袁绍绝不相信让乔琰先战王匡后战董旻的情况,完全是个巧合。
当然他也更不相信,蹇硕这阉宦先后遇上的敌方都是这水準也是个巧合。
乔琰透露给他的情报确实是真。
那麽在此时,他倒也不妨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她的这场交战尾声。
说这是尾声着实不错。
在袁绍心中一番思量之间,乔琰已领兵包抄了徐荣的后路。
也或许,就算没有乔琰的协力夹击,在徐荣没能得到董旻的支援,反而需要面对董旻退场的心理压力之时,他所率领的二百余骑,怎麽也不可能是骑步弓兵齐备的四百人团队的对手。
有郭嘉指挥调度,这确实是一支运转完备的团队!
徐荣甚至直到此时都还没能挣脱典韦的纠缠步战!
他不由在心中暗想,但凡他所率领的兵卒是那凉州铁骑,但凡与他配合的不是董旻而是段煨,但凡……
罢了,也没什麽理由可找。
他们的确是低估了这位乔侯的本事。
可谁又会想到,一个到如今还未满十四周岁的孩子,会在文采政绩上拿出了成年人都难以匹敌的成果后,居然还能在武事上有这等仿若生而知之的天赋。
他想到这里,忽听后军乱起,刚要回头看去,就只觉骑乘的高头骏马马腿上遭逢了一股惊人的气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