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是给台下之人开口的机会,他们必定要问,他若真有什麽决议何必拖延到现在再说。
没得让人陪着他在这里站桩。
甚至刘宏自己是跪坐在那里的,只有他们这些倒霉蛋是站着。
但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候他们显然不能有这样的异议,也只能听着刘宏继续说下去。
这位心中已不知道在一念之间转圜过了几个弯的帝王继续说道:“着董太后内侄董重为——骠骑将军。”3
何进惊得跳了起来。
这道指令是什麽意思?
何皇后毒杀了皇子协的生母王美人后,刘宏虽在宦官求情之下对何皇后轻拿轻放,并未施加惩处,却也将刘协送到了董太后处抚养,令刘协依托董氏为外家,因此刘协也被称为董侯。
骠骑将军的确不如大将军尊贵,却也是个实权位置,更是无形中在对着他叫板。
这种擢拔外戚的方式,难免让何进觉得,传闻中刘宏有意让皇子协作为自己继承人的说法越发有了可信度。
谁让“协”这一名就是因为刘协肖似他而取的!
何进的惊疑不定尚未平複,他又听到刘宏开口道:“乐平侯。”
乔琰循声出列。
刘宏朝着她看去。
他当然知道自己即将说出的这句话必然引发不小的风浪,可说这是病急乱投医也好,说这是情势所逼也罢,这都是他如今所能做出的最优选。
也起码乔琰有这个力压群雄的战绩在这里,有先前在并州、以及在黄巾之乱中种种拿得出手的功业在,未尝不可以做出一个极其破格的委任。
谁让此时他能够信任的人不多了,他也只能让最有可能孤立在外,只效忠于他的存在,接掌下这个位置,以作不时之需。
乐平侯啊……
但愿他没有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
“着乐平侯乔琰为——”
“并州牧!”
第98章 以退为进
刘宏话音落下的许久,在场衆人还处在一副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的状态。
提拔董太后的侄子董重为骠骑将军,这是大汉惯例以来外戚掌兵制度的结果。
虽然让人意外于刘宏居然要提携董氏与何氏相争,明摆着就是在选择刘辩和刘协之中的哪一位作为继承人上,又发生了动摇,但这还能有个解释。
可是——
令乐平侯乔琰为并州牧?
州牧制度之下,一州刺史在掌握原本督查选拔官员的权力之上,又被赋予了统领兵马的权利,也便是同时拥有了军政两方面的主宰权。
当地方官员拥有这样权力的时候,和割据一方也几乎没有区别了。
尤其是考虑到并州的地理环境,为太行山脉所掩庇,更有了独立在外的条件,与那沃野千里却有险塞阻挡的益州相比虽还差了些,关外又有胡虏虎视眈眈,却也怎麽看都不是个该当随便交出去的权柄。
衆人也下意识地朝着韩馥看了过去,不出意外地看到他脸上先前还有的几分笑容,现在也僵硬在了那里。
上一刻韩馥还觉得自己接下了度辽将军的重任,督战并州对西北和东北方向的军事,乃是一天降的重权。
虽要成功将匈奴和鲜卑拒于长城之外,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可这份兵权本身,就已经是一块了不得的跳板了,谁让乔琰的祖父乔玄在升任三公之前也是从这度辽将军任上开始做起的!
若是他也能做到和乔玄一般在三年之内,边境安定,胡人不敢来犯,那就更是名载青史之事。
可这下一刻,他就收到了这样一个意外。
若是有一并州牧在,因度辽将军的驻地也在并州境内,那麽并州牧就是度辽将军的顶头上司,能节制对方的兵权,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韩馥必须听从乔琰的督战调配。
甚至于有这位并州牧在,因其同时承担了并州刺史的任务,那麽韩馥的升迁上也就等于有了一道拦截的关隘。
韩馥此时的位置就格外尴尬了。
若这并州牧是如刘虞这种性格的,韩馥倒也觉得还能共处,可若是并州牧权柄落在了乔琰这等进取之心极强,行动力也堪称惊人的人手里,对这个度辽将军就绝不是好事。
一旦这位置坐实,她在胁迫人之后,连上书请罪的过程都并不需要有。
因为这还真不算并州牧逾权。
刚才刘宏因为查到那几人都是世家故吏后觉得有多窒息,现在这位新上任的度辽将军就有多窒息。
更别说这等大权还是交到了一个年不足十五的孩子手里。
“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
在这静默良久后终于有人开了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