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周问道:“那你的意思是?”
李儒回他:“别犹豫了,我们得在刘焉发现我们将这两把火联系在一起、得知了他的企图之前,尽快回返长安,将消息告知于陛下。”
齐周觉得李儒这人也是个人才,能将赶快跑路这种话说得这般冠冕堂皇理直气壮。
可眼下这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这好像还真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他连忙摆出了一副在绵竹采购了几样东西后,就马不停蹄赶回长安的样子。
在刘焉终于收到董扶故里被烧的消息,直觉其中太过凑巧的时候,齐周早已经带人进入巴郡了。
他这时候再要追,去确认一些东西,也已经不可能追得上。
齐周更是在汉中境内让人加快了脚步,直到穿过斜谷道,见到了接应他们的队伍,他才终于觉得自己松了一口气。
身在此地,那种随时有人要从后面追击上来的状态,终于在此时消失了。
但现在还不是他可以休息的时候。
他人还没到长安,已让人先一步朝着天子送去了求见的急函。
这让他可以前脚踩进长安城,后脚就收到刘虞批準他觐见的消息。
刘虞还有些不明就里,便见宣称有要事禀告的齐周在殿中跪了下来。
他惊了一跳,连忙问道:“你这是做什麽?”
只见齐周面露急色,回道:“陛下!那刘焉他有不臣之心啊,这大将军的位置实不该给他!”
第235章 会猎汉中
不臣之心?
刘虞对齐周这个下属还算了解,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是不会做出一个轻易论断的。
此番将他派遣往益州,也是考虑到他做事稳妥的个性。
但现在他竟说刘焉有不臣之心……
这好像是一句实打实的重话!
齐周又补充了一句,“準确的说,他是有觊觎天子之位的想法。”
刘虞面容顿时一肃,“你知道你说出这话要担负起的责任吗?”
齐周颔首:“知道,但这是我此番往益州一行的亲眼所见。”
他在从绵竹到汉中,又从汉中到长安的这一路上,都在反複斟酌着他的所见所闻。
被乔琰委派来协助他行动的李蒙此人,并未表现出任何的不对劲之处,就像是个才能平平,但未曾拖后腿的普通队友,所以绝没有什麽乔并州后悔将大将军位置让给刘焉,因此对其有所针对的说法。
那两把火虽然都很意外,但也都解释得通。
前一把火的出现,乃是任岐旧识想要为其讨要一个公道,放火点燃了益州州府的府库,试图让他们这些使者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刘焉所打造的违制乘舆之上。
可惜那起火现场严禁他们靠近,齐周也并未在一开始就意识到这把火背后的隐情。
对方在迫于无奈之下,不得不对他们给出了更加直白的提示——
他们收到的那封信。
同时对他们告知了另外的一个消息。
昔年跟随刘焉入蜀地的董扶,预言了“益州分野有天子气”的说法,这才让刘焉弃交州牧而取益州牧。
这意味着刘焉想要成为汉家天子的想法,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有了。
但或许是因为第一把火已经引发了刘焉的警觉,让他在那些车驾被烧毁后,为了防止其他的秘密被发现,选择将董扶的故居也给烧了。
以至于当他们赶到绵竹的时候,原本有可能有所发现的地方,已经彻底变成了一片废墟。
若要齐周看来,这个举动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可刘焉会做出这种仓促烧毁房屋的举动,又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他既迷信神鬼之说,大概也就会想,董扶这位大占蔔师在死前,极有可能将刘焉在他面前所表现出的把柄,记录在一个让人无法发现的地方。
这样一来,若是哪一日他的子孙后嗣遇到了麻烦,还可以借助此物来挟制刘焉。
倘若找不到这个东西怎麽办?
在此地已经有极大概率被使者获知的情况下,还不如将此地一把火烧了痛快!
可惜这个诚然有问题的府库救火和这个被烧掉的房屋,已经足以让人对他提高警惕。
当然,这其实还不够。
齐周的这些耳闻目睹也都只是一出揣测而已,还需得有另外的证据来证明。
好在,既然那报信之人提到了董扶,当年刘焉出任益州牧前后的情况,便可以寻人来问了。
如今身在长安城中的官员,可还有不少洛阳故人的。
在刘虞听完了齐周的这番说法后,他当即找来了几人。
“董扶?”陈纪忽然听到刘虞问起这个名字,还愣了片刻,但在遥想起洛阳城中的情况后他又说道:“不错,我认得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