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2 / 2)

光看此信,看不出什么。

但若是搭配一同送来的郭嘉的信食用,就不一样了。

郭嘉信中,大发委曲,表示荀柔既然想让曹将军拖住袁绍,就不该不与他们通一声消息,堂堂太尉,发令一声,他们岂敢不“竭忠尽力”。

况且大家多年知交,如今,你却绕过曹兖州,与地方士族商量,实在太伤害彼此感情。

不过,孟德公是忠臣,虽然受了委曲,但孟德公不说,还是会尽心竭力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蹈死不顾”。

所以啦,要钱要粮,要兵马,朝廷不能太亏待忠臣吧,否则“海内俱不安心”。

荀攸信中给出的意见是,可以雒阳兵马以及常山郡兵马策应,再从青州支应一些钱粮。

这已然很完善了,荀柔没什么补充,便直接回信应允。

此外,秋收已毕,是收敛租赋的时节,今年关中的赋税已收得整齐,前往荆州和益州的商队也顺利完成任务。

自幽州、青州、扬州的赋税,和自荆州、益州、兖州、徐州而来的计吏,往朝中奏事,送来奏表和各地新推举的孝廉名目。

虽然兖州、荆州、益州、扬州、徐州五郡的孝廉,都直接本地上任,表奏只是走了个形势,但表面看去,似乎神州大多数土地,似乎都已还归王统。

但荀柔却从这些消息中,看出沉重的压力。

他错估了天气。

其实收复三县,还算顺利。

与汉阳不同,安定本地百姓并无那般傲气,郡中所谓大族,只是一县中人口多数。

而安定地险,域内环境复杂,民族众多,在籍人口只是真实人口的一小部分,一县之民甚至不足千户。

隐户奴隶是一部分关外居民实在保持了一些原始的习惯,更多的是,境内还生活着大量聚落,有些是避乱的平民,有些是游牧的少数民族,他们居无定处,是为野人。

所谓野人,不落籍,不受法律约束,居无定处,恰与国人相反。

各县中百姓,与野人,与其他县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爱恨交织,为争夺生存资源和空间,相互合纵连横,既有世仇,又是姻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总的来说,既愿落户为民,大多识时务,安土重迁,也愿意归顺来换取安宁。

而野民则不信任政权,自给自足,有时也作土匪行径。

若是时间充裕,荀柔也本该趁着大军在此,搜索一下县城附近的山岭,稳固一下新收复的地方,释放奴隶,化归一些山野遗民,但时间不等人。

西北的冬天,来得又急又快,转眼北风卷衰草,天地寒肃起来。

行军途中难免遭遇几次袭击,虽然都胜利了,但也难免拖慢行程。

荀柔表面需保持镇定,心里却难免焦急。

临泾,名为临泾,城池却并不临泾河,相距足有四十里,位于泾水冲击平原与西北沟壑山岭交界之处,城池修得高深坚固,城中囤积有大量财物兵械。

最新小说: 八零,改变命运从让丈夫高考开始 [综漫] 萩原警官积极寻找刀剑男士中 [综崩铁] 星穹列车组 [综漫] 犬之刃 拯救女友的一百种姿势 雾雨春夜 [三国同人] 香草门庭 替身被拐跑了怎么办 与女鬼的还魂日常gl 在我身死道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