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的投靠,也体现了一些敌占区底层人士的选择。
曹魏虽然很强大,但底层还是有些人看好季汉能光复汉室的。
或许,未来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也不一定。
因此,有人愿意赌一手谋个好前程,马钧只是其中之一。
他成功在工部立足之后,深刻的感受到了这里积极向上的科研环境。
由于刘禅多次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工部的科研经费非常充足。
马钧的创造力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很快他又向上级提出了新的研发项目。
一路从北向南,他发现靠近河流或者有水渠的农田能得到很好的灌溉。
但是在离河流远或者山边上的梯田则灌溉不易,所以他改进灌溉翻车,让其变得轻快省力,能适应更多的地形使用。
在以前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常见使用着一种龙骨水车,也叫翻车。
它应用齿轮的原理使其汲水,很是好用,中国应用水车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东汉时期,翻车的前身就出现了。
东汉末年有个叫毕岚的人曾有翻车的制造。
《后汉书·张让传》记载,东汉中平三年,毕岚曾制造翻车,用于取河水洒路。
但此时的翻车还比较粗糙,比较笨重,只能在一些特定的地形使用,因此并未得到推广。
马钧在成都任职时,看到城内有地,可辟为园。
城外有山,山上有梯田,目前这些地方的土地灌溉主要依靠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