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午谷道路狭窄栈道众多,在这种恶劣天气下马谡想走到长安简直是痴人说梦。虽然有马谡的性格,主动撤军基本不可能,但是也延缓了他去作死的时间。
这样一来,吴班估计就有机会抓住他了。
“陇右那边局势尚且能坚持,但愿天祐大汉吧。”诸葛亮摇了摇羽扇,下意识想继续办公,不过突然想起来自己走的仓促,并没有把政务带上。
唉,大汉现在的情况,也只不过是缓过口气来而已。
前路漫漫,来日方长……
…………
…………
…………
诸葛亮预测马谡的情况,对也不对。对中带了那么一点不对,不对里面掺杂了点……咳咳,总之并没有猜全。
马谡一进子午谷,没走几天大暴雨就撵上来了。大雨毁坏了不少栈道,让原本的道路愈发难行起来。
不过马谡运气确是很好,在暴雨的时候刚刚经过了一片平缓的地带。碰到暴雨之后,马谡立马找了附近一个避雨而且安全不会被山洪威胁的山地驻扎下来。
对于马谡来说,这并不是多大的问题,雨停了接着走呗。
不过姜维和柳隐都感觉,这天公不作美,显然是有上天预警了。这个时候再往前行军,就失去了天时了
“将军,现在大雨倾盆,道路难行,我大军怕是难以继续前行了。等到了长安,恐怕士卒也精疲力尽,安能再战?”柳隐向马谡进言道,劝说马谡退兵了。
“不如退兵回汉中休整,等待机会再说。”
而姜维也表示,他赞同柳隐的观点,现在理应退兵。
不过,马谡却表示问题不大,
“休然,伯约,你们忘记兵法上怎么说的了吗?”马谡挥挥手,笑呵呵的指着大雨连绵的子午谷道。
“满天大雨,道路堵塞,这是行军的困难。我们知道这一点,但是伪魏又何尝不知道呢?”
“对方肯定料定我们在这样的天气下,绝不可能从子午谷而出,必然松懈怠惰。这是敌人的破绽,天下有变的前兆,我们怎么能撤呢?”
我等只需要静待大雨过去,迅速杀出子午谷定能大破魏军!”
第210章 双向奔赴
马谡肯定是不可能听柳隐和姜维的劝的,他绝不能回汉中了。此刻汉中估计已经把消息送回成都了,诸葛丞相没准已经在抓他的路上了。若是退回汉中,估计在南郑刚好和丞相遇上,然后这辈子他都别想拿到兵权了。
要是诸葛亮不给上战场的机会,死死摁住他的话马谡还真没办法。那样他就只能被强制禁止工作,只允许在成都拿着养老金感受没事干的折磨了!这好吗?这不好!我马谡还是尽快去作死吧,不管成不成给点机会。
现在在子午谷,只要后勤不断马谡可以一直等下去。等大雨停了,立马带兵急行军继续前行。
据说关中有兵马十余万呢,而且各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关中猛男。碰见这种敌人,总不该和东吴那样孱弱无比吧?应该不会吧?因为道路闭塞,曹真拿到的蜀中情报一般都是半年前的。而反之也一样,马谡一样不知道此刻曹魏大军正在全面伐蜀。
若是此刻他回去,估计立马就被派去陇右抵挡魏军主力了。在郭淮陈泰司马懿一帮人指挥下,马谡擦擦碰碰是难免的。
可惜马谡不知道,他依然自信满满的觉得子午谷奇谋风险巨大。
总之,马谡还是直接否决了姜维与柳隐的建议。只是命令他俩自行指挥部曲操练,防备山洪滚石的同时,尽量保证军队的战斗力。
反正汉中富饶,粮秣极其充盈,养他五千人在子午谷耗个一俩月没问题。
贼老天,有本事你就一直下雨!只要你敢停下,就没人能拦住我就关中作死!…………
…………
…………
在子午谷的另一边,曹真也指挥着数万大军走上了极度难行的子午谷。
在其他三路大军开始猛攻蜀军防线的同时,曹真就带兵南下子午谷了。此行总共兵马三万,除了大将军曹真自己之外,还有一个晚辈夏侯霸为先锋。
与马谡不同的是,曹真进入子午谷一开始是顺风顺水的。
大雨很离奇的没有波及到关中,子午谷北部一段是没有大雨影响的。
魏军一路平安的走了二百里山路,基本没有遇到啥阻拦。
“将军,我军一路自子午谷南下,我军畅通无阻!畅通无阻!”
先锋夏侯霸在领兵行军二百里,一直没有任何意外感到非常惊喜。面对曹真,他极其兴奋的禀报着。
“按照这个行军速度,最多在七天,我军就可以抵达汉中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