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就是说,只要凉州还在魏军手上,围堵关中就成了蜀国注定不会选的道路。
相反,一旦凉州丢了,蜀军就可以将雍凉连成一片。这样以来蜀军再无后顾之忧,关中就直接变成两面受西蜀之敌,一面受羌胡威胁。
而且凉州的存在是震慑羌胡联盟的核心。他还存在就代表曹魏对西北控制力尚在,羌胡人就得老老实实听曹魏的命令。
一旦凉州丢了,羌胡人会不会有什么二心是很难说的。
想想蜀汉那边号称“兵出陇右,威震羌胡”的马谡,鬼知道羌胡会不会在魏蜀之间左右逢源,以此来漫天要价。
届时关中再变成三面受敌该怎么办?再放弃吗?
再放弃就到潼关了,再往后就是洛阳,然后退无可退了。
所以放弃凉州,从战略层面是绝对不可能的。未来能不能收复陇右,可全靠凉州了。
那帮贪图钱财的大族,没有一个是站在国家层面上思考的。
曹睿拍板要救援凉州,在曹魏朝堂引发了群臣一致的反对。不过曹睿决心很坚决,力主推动救援凉州的事务。
在曹睿的命令下,郭淮从雍州回到长安接替曹真的事务。而陈泰则领兵万余汇合并州援军,准备越过黄河借道羌胡驰援凉州。
无论怎么说,凉州都得全力保下来。
安排完这些之后,曹睿几乎虚脱的躺倒在床榻上,两眼无神的看着天花板。此刻他一副被玩坏的样子,脑子里只有一个年头。
“诸葛亮怎么还不死啊?马谡怎么还不死?”…………
…………
…………
不说曹睿那边鸡飞狗跳,几乎个朝堂群臣撕破脸了。蜀汉这边则是上下一心,准备全心全力打下凉州。
建兴九年十月,陇右秋耕结束,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正式开始了。
魏延马谡二人领兵强渡黄河,率先登上了凉州的地界。
马谡领三千骑兵先过黄河,在河岸北面扎营下来。
魏将费曜领兵而出,试图阻挠蜀军过河。结果看到马谡的大旗之后,二话不说就向后进攻,一溜烟又跑回了金城。
刺史司马懿早有命令,马谡魏延等蜀中名将如果已经过河了,就立刻撤回金城。
黄河流速慢河道窄,渡口还一大堆,根本挡不住大军。这里的位置注定了他不可能是战略重地,只能是短暂的防御。
费曜撤回金城之后,凉州魏军开始收缩防御。所有在黄河边上驻扎的魏军全部缩回金城均,据城而守。
就一句话,绝不给你马谡发挥的机会。
魏军收缩防御,让蜀军渡河变得极其顺利。在马谡河北驻军不过三日,六万蜀军就跨过了黄河,踏上了凉州的地界。
“丞相!魏将费曜司马师引兵据守金城郡,坚守各地关隘拒不出战。”魏延在试探性进攻发现魏军完全不理,于是转头给诸葛亮汇报道。
“这是正常,不必在意,全军压上去。”诸葛亮并不在意,对于魏军的反应他是早有预料。
战前他就分析过,他的对手并非易于之辈。
司马懿,河内司马家族的家主,大才司马朗的弟弟。此人善于用兵,长于治理地方,与诸葛亮一样是文武全才。
而且他和诸葛亮一样,一生用兵善于因地制宜。只有在有绝对把握的时候,才会侵略如火。
蜀军携四年连战连胜之威北伐凉州,兵力在司马懿之上。以这个老奸巨猾的玩意,要是敢出来应战就有鬼了。
所以诸葛亮对此早有预料,立刻下令挥师进攻金城郡。
魏延领兵五千进攻东面的楠中,并将兵锋指向祖历,阻断关中来援的可能。而诸葛亮则以马谡威先锋,自领大军来打金城县。
同样的兵力,马谡引骑兵兵三千大摇大摆抵达了金城县。面对重兵把守的金城,马谡一如既往的嚣张,带兵直达城下叫阵。
“金城里面的贼兵都听好了,我大汉天兵北伐至此,兵锋锐不可当!司马懿已经怯战,准备领兵遁走了,你们速速投降,与大汉一同讨贼,也不失一个从龙之功!”
马谡原意就是想把魏将引出来,然后当面羞辱造谣。就算你忍着不出来,名声也就别想要了。
然而魏军仿佛早有预料一般,在马谡还没喊完就箭如雨下了。大量的箭雨让马谡不得不后撤数里,而魏将费曜司马师更是压根没出现。
“什么情况?这帮魏将怎么学精了?”
第253章 第一次吃瘪
金城郡的魏军显然早有准备,完全不吃你马谡这一套。
魏将费曜与司马师根本不露面,只留部将负责守城。而且重弩轻弩一大堆,只要你马谡敢靠近高低射死你个马老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