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时让胡遵这个资历较低的将领负责武关,将能打的孙礼等人全都放在前线。
如此布置下,魏军虽然难有作为,不过稳肯定是足够稳了。
这一番布置,除了陈泰之外所有人都同意了。而陈泰虽然不满,但面对司马懿已经一言堂,他的反对也没有什么意义。
不过,在所有人全部退出去之后,司马师和司马昭却被司马懿留了下来。在诸将退出之后,司马懿指示部下关上大门,随后看向了司马师。
“师,现在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需要你去执行。现在拿着我的手令去潼关,你叔叔司马孚应该已经到达那里,你奉命前去劳军!”
“劳军让……”司马昭顿时自告奋勇想请命。
“昭,父亲话还没说完。”司马师面色平静的打断了司马昭,目光炯炯的看着自家话里有话的父亲。
司马懿微微点了点头,随后继续说道,“在见到你叔父之后,就告诉他带兵不用来长安了,直接去武功与郭淮一起守吧。如果这一战我军败了,长安陷落,他和司马望就不用回洛阳了。”
“洛阳的家小不必担心,有我在中央打点不会有事的。”
“你叔父精明程度不亚于我,相信他能听得出来我的意思的。”
司马懿说完就拂袖而起,轻飘飘的进了屏风之后。只留下了司马师与司马昭神情各异的继续坐在原地。
司马家的乱世算法,一直都是世家大族最冷酷的玩法。他们讲究的就是无论何时,鸡蛋都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别看站在曹睿如此重用司马懿,恩宠优渥,但你想凭借这个就让司马大官人跟诸葛亮一样成为大魏孤忠?想屁吃!对司马孚父子的布置,就是司马家族的新一轮投资。司马家族正式将蜀汉纳入投资范围,并开始分家给自己留后路了。
司马懿相信,司马孚会任何他的布置并严格执行下去的。
他们司马家族一向如此。
…………
…………
…………
司马懿开始下暗子,而马谡也在成都慢悠悠的搞起了他的印刷术和字体研究磨时间。
在秦宓被马谡计划所吸引之后,立刻调转角度全面支持马谡的造字运动。而这件事闹到尚书台的时候,尚书台第一儒学大家谯周更是罕见的旗帜鲜明的支持马谡。
“此乃大吉之事,有天象所祐,更兼有陛下的旨意,太子太傅所行所事正和礼法!”谯周义正言辞的表示道,态度甚至比费祎蒋琬还坚定。
有谯周这个叛徒,本土的那几个儒学大族也翻不起啥浪花来。
不过这帮儒学大家依然不服气,开始明里暗里的给马谡使绊子。其中最直观的表现就是,那帮太学的教授博士全都在磨洋工,马谡给的任务一推再推。
因为马谡本人虽然是儒生,但自打出道一来就常年深耕官场和战场。儒学马谡基本没有太深的涉猎,所以这帮儒学大家准备非暴力不合作来反抗马谡。
你马谡就算再能打,再会政治又能怎么样?儒学上的事情,没有我们的配合与同意,你啥也不是。
然后,马谡就让这帮儒生看到了什么叫高效。仅仅带着几个合作的学士,马谡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迅速创作出了一千多个楷书简化字体。
不仅速度快,而且那字形简单又耐看,真叫你一点刺都挑不出来。
看到那帮儒生难以置信的眼神,马谡不由来了一个战略后仰。
懂不懂什么叫后人的智慧!在马谡儒学上不断吊打这帮倚老卖老的儒生的同时,蜀汉的战争机器也终于开始了满负荷运转了。无数粮秣武器开始不断向雍凉运送,士卒没事的时候开始日夜操练。
只要等到秋收一到,关中之战就要一触即发了。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蜀汉的后方突然出事了。
“急报!南蛮反叛!建宁郡守李遗战死,南中告急!”
第390章 南中又反叛了
一封急报突然从南方送到了成都,惊的刘禅紧急召开了朝会讨论此事。原因无他,一直对蜀汉不服气的南中诸蛮,又又又又又造反了。
南中是蜀汉政权的后方,是益州最南边的几个郡的统称。因为那里汉人数量并不占主导优势,大部分地方蛮人居多,所以非常容易闹事。
不过正常来说南中的造反是掀不起浪花的,因为当地汉人虽然不多但也不是吃素的。尤其是在十年前诸葛亮五月渡泸,南征诸蛮,并大幅度拉拢南中豪族之后,南中的造反就一直掀不起浪花。
虽然自打诸葛亮离开之后,南中依然在持续不断的造反。不过这些反叛都被当地官员李恢,吕凯,狐笃等人迅速镇压,连送到成都发资格都没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