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征南将军,吴军四万兵分两路,分别从江陵与夏口二地出动,向我们这边合围而来了!”
这个时候柳隐正引兵四千余在乌林以北驻扎,摆出一副嚣张的模样引诱吴军。在斥候将东吴的最新动向送上来的时候,柳隐微微松了一口气。
“看样子我的计策没有问题,东吴那帮莽夫终于还是上当了。”柳隐轻轻点了点头,长呼了一声,微笑着下令道。
“既然对方都已经引出来了,那下一步计划也就可以实行了。全军抛弃辎重,只携带十日之粮,做出一副狼狈而走的模样,务必要把吴军引出河畔!”
东吴方面水军很强,而且规模完全不是汉军能比的。柳隐担心即便在长江河畔击破吴军,其大半兵力也能在水军掩护下逃走。
如果那样的话,汉军就很难一战定乾坤。万一逃走的兵马多了,江陵可就没那么好打了。
所以现在,柳隐的打算就是想办法把吴军往北面引。最好将其引到青泥县以北,那里处于大平原,非常适合汉军破敌。
于是,在柳隐的指挥下,汉军顺着华容道一路向北而走。一路上疯狂扔下辎重,粮秣,甚至玄甲军旗,表现的非常像诈胡被识破的弱旅。
东吴方面,陆逊仿佛已经彻底认命了一般,直接放弃了撤兵。在与夏口方向的吴军完成回合之后,四万大军沿着荆襄北道一路追击而来。
柳隐从乌林追到了青泥一线,而吴军也是穷追不舍。见此情形,柳隐感到非常满意,一面领兵继续北撤,一面动员士卒做好反攻的准备。
在汉军抵达青泥之后,青泥的东吴守军突然开城出战,试图拖延汉军的北撤。结果双方战于城下,柳隐顺手就击破了城内守军,然后迅速进入青泥,一把火烧掉了吴军的辎重之后扬长而去。
这一下更加激发了吴将们的愤慨,各个嗷嗷叫着全力追击。
就这样,柳隐且战且走,一路上将辎重丢的一干二净,并不断为汉军寻找决战的战场。作为老将,柳隐相信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战场,他便可以为马谡击破吴军,夺回江陵。
正如马谡所说的那样,这一次他打算吃独食。
在数日的北撤之后,柳隐终于在当阳附近停下了脚步。一向直觉灵敏的他,嘴角终于露出了微笑。
“将士们,就是这里了!”
第531章 当阳决战
最终,柳隐停在了当阳城下,而嘴角也泛起了笑意。吸引吴军一路北上,最终到达了柳隐的理想地界。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柳隐麾下的四千汉军已经把辎重丢了大半了。所有士卒之中真正还装备玄甲的只有三百人,其余都只剩下一层皮甲了。
但对此,柳隐却并不担忧,在他看来如此对付陆逊已经足够了。
虽然敌军十倍于己,但是优势在我!
随后汉军在柳隐的指挥下,四千精兵在当阳城下结阵。汉军士卒皆背城扎营,并依靠地形迅速完成了军阵的部署。
柳隐不同于马谡,他打仗一般比较精细。在多年跟随马谡打硬仗的同时,他还业余读过诸葛亮的兵书,选修了阵法科目。
而这一战,正是柳隐实验自己学习成果的一战。
柳隐迅速将玄甲军部署于军阵最前面,强弩手布于两侧。长枪手与刀盾手前后列阵,将整个阵型布置的宛若刺猬一般。
在柳隐身后,吴军追击紧迫,双方相距并不远。在柳隐完成部署之后,四万吴军就已经尾随而至了。
本来看到汉军撒丫子跑路,吴军将领们有些有些失望了。因为跨过当阳一百里,就是双方的交界线了,吴军显然是不敢继续前进的。
所以如果柳隐继续向北跑,陆逊反而高兴了。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压住诸将,然后迅速撤回江陵继续当王八。
但柳隐在这里停下了,给了东吴诸将决战的机会。一时间东吴各个将领都摩拳擦掌,纷纷准备阵斩柳隐,扬名立万了。
对此,陆逊只是苦涩的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只是摆摆手摆烂了。
随后四万吴军迅速进入战场,在当阳附近的长坂坡一带完成了集结。随后在徐楷在内的几个武将为先锋下,开始气势汹汹的对汉军发起了进攻。
相比于柳隐的精细军阵,吴军的军阵就显得简单很多。三个步兵方阵从三个方向缓步推进,后面是弓弩方阵,在步兵推进的同时实行弓箭压制。
因为东吴缺乏骑兵,所以两侧缺乏掩护。不过因为吴军人数占绝对优势,所以看上去也无伤大雅。
“放箭!!”在东吴将领的一声令下,密密麻麻的箭矢迅速朝着汉军压了上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