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在太子车驾巡视到徐州之后,还发现了意外收获。昔日刘备的老熟人陈登之子陈肃引全家从河北拿下来投奔。
此时河北已经乱成一团了,许多昔日刘备在中原老熟人的后裔,大多都开始南下投奔而来。
毕竟大家都是为了进步,既然曹魏这艘船要沉了,他们选择换条船继续进步也无可厚非。有了这帮投奔而来的官吏,丞相府在关东的工作开展的也能更加顺利。
诸葛亮巡镇关东的最后一站,便是淮南第一重镇合肥。
太子车驾以及丞相府诸官,在两万汉军的保护之下缓缓进入了合肥城。从此处登高而望,甚至可以看到远处有东吴哨所。
“说起来,丞相您那个族弟也是硬骨头。几千人宁愿把合肥给我们汉军,也绝不向东吴投降。”马谡突然开口道,想到诸葛诞的做法,又想到自己之前编撰的小作文,一时间有些心虚。
这说到底是丞相的族人,之前是敌人可以随便编排。但是现在诸葛诞突然献城来降,这要是来找马谡算账,马谡都感觉有些理亏了。
尤其是诸葛诞是献合肥城而降,若非诸葛诞,整个淮南可能都要落到东吴手上。到时候的收回来,恐怕都得废不小的劲。
“这并不奇怪,公休可看不起江东贼寇。”诸葛亮对此倒是还不意外,他轻轻的摇了摇羽扇,平静的说道“公休号功犬,才能出众而且心高气傲。东吴倒行逆施而且多年毫无作为,公休要怎么可能愿意投降他们。”
东吴本来对外战争就接连失利,脸都丢完了。现在更是孙权倒行逆施,不顾天命强行称帝,别说诸葛诞了,你让司马懿来他都丢不起这个人。
“不过……这里真的是淮南吗?我记得当初南下时,这里还是很繁荣的。”
诸葛亮站在合肥城上,望着合肥城向北至寿春。目光所及之处,大片大片的田地荒芜,人烟少的可怜。
甚至即便到了寿春,也很少有多少人丁。即便有部分耕田,也都是曹魏留在这里的军屯。
整個淮南区域荒芜的让所有人都难以置信。
“丞相,在后汉年间,南阳与汝南在册人口皆二百万,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一直跟在马谡身后的邓艾突然开口了。
“自赤壁之战后,伪魏就开始有组织的迁淮南人丁入中原。自合肥到寿春,淮南淮北大片耕地被人为破坏。”
“这一切的目的,只为日后吴军入寇无法就地取食。”
“这不是胡闹吗?东吴那点战斗力还用得着防?”马谡顿时眉头一皱,第一时间提出了异议。
“他们连合肥都过不了,还用得着把淮北的人都迁走?”
第647章 淮南屯耕
邓艾作为在淮南基层生活多年的人,自然很清楚曹魏在这里实行的什么政策。在邓艾的解释下,一行人也基本明白啥情况了。
具体来说,曹魏最开始对淮南的定义,就是一条对江东的防线。这里的主要职能压根不是产粮产赋税,而是低成本的挡住南方的敌人。
曹魏基于这个理念,开始有组织的在淮水一线搞大拆迁。自寿春以南,大量的城镇被拆毁,大量的人口被强制迁移到了淮北。
即便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但依然改变不了曹魏的态度。这么多年下来,整个淮南基本被拆的十户九空,人为造就了一片隔离带出来。
这一项政策,实际上在历史上蜀汉第一次北伐之后,曹魏同样也想在关西实行。只不过曹丹死的早,继承者司马懿选择了建设,这才没让关西变成一片无人区。
事实证明,这个政策的效果很不错。这么多年东吴一直卡在合肥这里动弹不得,这个政策居功至伟。
但,这对于季汉一群人听起来,完全就是暴虐天物!
“淮南之地,沃野千里,而且水网密布,交通便利。要是先帝在这里起家,恐怕就都不至于中道崩殂了……”诸葛亮望着这一片荒芜之地,不由的有些心疼起来。
他是季汉这些年的政务顶梁柱,他可太知道沃野千里的价值了。当初在益州他甚至一口气在汉中修了七十多条水渠,就为了田地产出能再多一点。
最主要的是,接下来季汉的战略就是南征。原计划就是汉军自寿春与江陵两路进发,一起夹攻东吴的。
结果淮南变成一片无人区,到时候这对汉军的影响可一点也不比东吴小。
“幼常,淮南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诸葛亮沉吟了一番之后,转头看向了马谡吩咐道。
“虽然现在鲸吞中原三州,短时间朝廷没时间伐吴。不过准备还是要提前做好的,不能让咱大汉的将士在没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南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