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丞相总是喜欢大材小用,像我这样有政治意义的大将军,要是不亲自下场去跟民夫同吃同住,怎么能体现出我们大汉的爱民如子呢?”
多次要求不行之后,马谡也忍不住发起牢骚了。不过很快,外面的侍卫就给予其回复道,
“大将军莫忧,现在四征四镇大将军都亲赴前线,代替您与民夫同吃同住。甚至丞相都表示要亲自来,如此爱民如子之心,青州之民全都能感受到!”
“所以大将军您就先休养着吧,等病好了再说。”
得了,马谡算是看出来了,为了让自己不亲自下场,整个将军府的人都和丞相勾结在一起了。马谡见此情形也只能无奈的放弃了亲自下场的想法,转而老老实实养病了。
马谡一路巡视下来,并没有发生什么乱子。不过让马谡意外的是,此时的黄河水虽然算不上多清澈见底但比起后世的一碗河水半碗沙还是差很多的。
现在的黄河水流,总体来说并不比长江污浊多少。
这也是因为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还没那么严重,水里的泥沙并不多,所以地上河的难题还没有困扰到现在的人。
差不多得一直等到宋代,黄土高坡植被破坏越来越严重,黄河水才会逐渐充斥泥沙。随着泥沙不断的沉底,河床不断走高,最终变成后世的那个地上河。
第693章 早做准备
此刻的黄河,总体上来说还算清澈。因为泥沙堆积并不严重,所以整个由汉至唐,黄河虽有绝口,但都没那么严重。唯一一次严重到改道的,也是在王莽时期。黄河绝口喷涌,硬生生自己冲出的一道新的河谷,因改道而波及者近百万。
除此之外,黄河一直没有那么暴躁。就算有绝口,也不会超大范围波及。
但即便如此,此刻马谡也能从河流的流量之中看出一点端倪了。
“这大河之水,比起大江而言,要浑浊不少啊。”马谡从马车的窗户处反复大量了滚滚黄河水,突然开口道。
马谡开口,旁边青州出身的一个侍从连忙回应道。
“禀大将军,属下不知道南面大江是啥样,不过这大河之水比起其他河流,确实是浑浊不少。据说是上游携带下来的泥沙夹杂其中的缘故。”
“大河水一直都是这样吗?”马谡眯了眯眼睛,接着询问道。
不过那个侍从却是摇了摇头,老老实实的回答,
“并非如此,先考曾言此大河水比起几十年前有明显的变化……只不过这两年又变成清澈了几分,也不知为何。”
“原来如此……”马谡微微点了点头,随后眉头逐步皱了起来。
马谡也是从黄河上游一路杀过来的,他是见识过黄河水在关中是啥样的。那清澈程度,远不是下游可以比拟的。
看样子现在黄土高原就已经开始起效果了……
“此大河水,几百年后定会成为水灾频发之祸。”马谡最终点评了一句,但这一句话差一点把那个青州出身的侍从吓死。
“大将军您别吓唬我们啊……”作为青州本土人士,这個侍从被吓了一跳。
身处于黄河旁边的人,都很清楚这条河的危机。整个汉代四百年黄河没绝几次口,但每一次都是大范围的灾害,这已经让当地人心惊胆战。
这要是以后水灾频发了,当地人还过不过了。
“大抵不会错……”马谡对此轻轻的摇了摇头,沉声说道。
“往后啊,咱们可就要一直跟这条大河打交道了。任何事情都得提前做好准备,不然到时候受折磨的就是后人了!”
说到这里,马谡也在思考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要是他重生在明代,他绝对有足够大的发挥舞台。但现在是汉代,即便他知道如何治水,现在也根本用不上。
不管是拥沙为堤,还是束水攻沙,都不是现在黄河可以用的上的。更何况这些都是总体性的大工程,季汉根本没有国力去实行。
马谡现在能做的,大概也只有提前将治水的一些重要知识给写下来吧。
“行了,我们继续考察这一段的河情,我最好多了解一番大河的情况。若是能防患于未然,总归好过挽狂澜于既倒。”
马谡反复观摩之后,随即招呼侍从扶他上马,亲自沿河观摩一番。六神无主的青州侍从们也毫不犹豫的服从命令,就这么护佑着马谡上马前行。
一直到行进了几十里路,侍卫们才感觉有些不大对劲。
诶,大将军怎么又骑上马了?…………
…………
…………“所以,马谡此刻正骑着马带着人,沿江巡视我军岸防?”
在清河郡围剿了曹爽最后的残部的司马师,突然接到了这么一个惊悚的消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