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2(1 / 1)

('

“还是儒家势众吧。”

荀悦微微犹豫一瞬,点头称是。

“我有个办法,现在太学各家贤人也有许多,日后不分诸子百家,也不分学派,只分科!”荀柔想着后世大学建制道

“还请详解。”荀悦困惑皱起眉。

荀柔提了口气,正抬起手要解释,望着离自己五步外的两个堂兄,无奈一笑,“还请二位兄长进前些。”

大兄与文若同坐一席,自是亲密,和他可离得远。

“其实简单,君子六艺么,也并非是儒家才有礼、乐、书、术,阴阳、儒与道,皆习《易》,法家与名家皆学明辩,儒、道皆有乐……各家之艺,并非无关,日后以此分别科类,学生自选,不囿于家门。”

“日后也不称儒生、道士,只有天文生、乐士、礼仪生、律法生,如此无家门之争,学生也可尽心学问。”

荀柔笑道,“就以今日之事论,辩《尚书》文本,日后就是文献学生事,与别的研习礼仪、雅乐诸生,就不相干了。”

蛋黄都给你搅散。

“至于孔文举,可选做文学博士,或礼仪博士,他两科尚可。”

做文学博士,《尚书》两篇,无论真伪,都是古人作文,应当保存,若作礼仪博士,《尚书》研究就和他没关系。

“啊,还有明辩科,却也可以。”活杠精啊。

啧,果然被文若瞪了。

荀柔双手抱臂,往案上一趴,等待大堂兄的决定。

荀悦陷入一时恍惚,为堂弟的手笔震惊,良久才回过神来。

“若有学生不只想习一科?”

“自然好,但需通习一科,方能再择。”

“彧以为可,”荀彧表示赞同,“太学非寻常庠序,乃天下文宗,诸生亦非寻常士子,乃天下美玉,因党争坏之,的确可惜。”

“……嗯,”荀悦也盘起腿来,仔细思索后,觉得可行,当即拍席道,“或可一试,新岁立后,我与诸博士商议,使其各举其才,以为科别。”

别看孔夫子重乐,儒家博士也有五音不全的呢。

“辛苦大兄!”荀柔立即从案上起来。

自己只是动动嘴,大堂兄却要忙了。

“这有什么,”荀悦兴致却很高,“含光这个计策,很精妙呢!若是能行,则澄清天下风气,使贤才各尽其智,而非将光阴空耗于党争,我当努力做成!只可惜,日后渭水盛会就没有了。”

他扼腕道。

“也不必取消,”荀柔立即道,“可允许各科士子,自己举行典礼,或是演奏音乐,或是农学新论,或是讲解律法,或讲解文法,与民同乐,开民之智,亦非与先前辩经一般?”

都有大学了,社团、社会活动统统安排上。

“好好。”荀悦连连点头称许,“正该如此。”

这时,仆役进来询问何时用膳。

荀柔抬头一望窗外,天色竟已暗下来。

“如何?含光、文若,可愿尝尝我这里的饮食?”荀悦一笑,“若嫌弃简陋,就当未听过这一言。”

“岂敢。”荀彧展颜一揖,“彧正当谢兄长赐饭。”

“我也正好奇呢!”荀柔立即道,他这会儿也不觉疲倦了。

', ' ')('

“必不令含光失望。”荀悦得意一笑。

“先前有人赠我一支好羊蹄,一直吊在厨中未用,今日就使膳夫细庖去骨,以盘盛来。我再让人将镬釜搬到屋中,以今日厨中所做腊鱼羹盛满,下设一小炉。我们自煮自食,岂不自在?文若、含光,太学中膳夫所作这腊鱼羹,滋味鲜香,非同一般,你们一定要品鉴品鉴!”

这就是东汉版粥底火锅啊!

荀柔为大兄创意点赞。

荀悦又命人送来澄酿与柑橘。

“酒乃自家酿的,柑橘则藏于太学冰窖里,听说,含光现在不能饮酒?就尝些柑橘吧。”

这顿火锅吃得宾主尽欢,但饭毕时候也晚了。

太学在城外,虽说尚书令和太尉都能叫开城门,但这一路漆黑,马车未必安全。

荀悦便问二人是否留宿,荀彧还在犹豫,荀柔已一口答应,又来劝说。

“明日一定早起,必不耽误兄长应卯!”他信誓旦旦保证。

荀彧……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

从未迟到的荀令君,居然迟到,并自罚一金的事,实在让朝廷上下震撼了五天。

五天后,新岁朝贺,朝廷再颁新政,重定武官与名爵等级。

顿时上下哗然。

第295章 官制爵制

新定武官十六等。

众人概以食秩见官大小,故昭告中将武职各等食秩标明,于是,很快有人发现,地方各级都尉俸禄与同级主政的太守、县令相当。

纵使第一等卫国大将军,明明确确比三公低一头,又由太尉以东征袁绍之功,兼领,还是让大家敏感起来。

文官二十七等,武官则十六等,虽食秩各有相当,但升迁评定,功绩算法都不相同,是否意味着,日后文、武不能转换,必须从一而终?

“众人以为如何?”荀柔坐在榻上,披一件银灰色毛绒绒兔裘,抱着铜炉,斜倚漆画几案。

新年朝贺与祭祀礼仪繁琐,他一口气熬到十五,躺了两天缓过来,就请来荀彧与荀攸,询问改制令后朝堂舆情。

不过,当然的,既已经颁行,无论朝堂议论如何,他都不会更改。

文、武分制,在如今前所未有,在后世却是理所当然。

此时的名门子弟,习惯于左右横跳,袁绍既作过御史又做过司隶校尉,曹操既做过议郎,又当骑都尉,甚至孔文举这样的,都作过虎贲中郎将。

理由也很明白和平年代自然是文官御史,说话声响,战乱时期,到底还是当武将拳头硬,主打一个,好处全要。

当然,要都如曹老板,提笔能赋,挥剑决浮云,他的新政也实行不成。

可世上哪有那么多文武全才。

袁绍的武略只是花架子,这都算好的,更多如孔融,堂堂一郡太守,被大字不识几个的黄巾军帅管亥当狗撵。

这么些人,靠着名姓祖荫,空降二千石武官,让浴血沙场的将士情何以堪?

“尚书台诸曹俱称赞此策,以为文武分班,可以革除光武以来,士族豪强兴起之弊。”荀彧含笑道。

荀柔莞尔,“于此辈,不过利之所在。”

几次站队清洗,尚书台这些地方,充陈的是新血,是在查举制下,论资排辈无法出头的年轻人、寒门子、西北边地的子弟,他们是种种新政的受益者与支持者。

而过去,盘踞中枢的中原豪门,闾里纨绔,视官职如自己囊中之物,甚至挑肥拣瘦,早让他们看得眼热,自然大加讨伐。

至于他们,虽然走到入仕这一步,选择仍旧不多,文武分制,并未影响他

', ' ')

最新小说: 儿子(男男非双性) 【虫族主攻】虫族妖修 舍命陪君子 让格林德沃再次伟大 爱到深处是放手 新杀人事件2025.4.19 我回头时,你还在 红云 同行人(群像) 丛棘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