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后将玉璧连匣一同递给左边的宫侍,又接过右面宫侍递来的玉爵。
琥珀色浓稠酒液在精美的酒器中轻轻荡漾,香气馥郁漫延。
“太尉温恭孝友,明允笃诚,通于神明,感乎朕思,是用赐君秬鬯一卣,以表朕心。”
御座之旁,侍郎高声念道。
秬鬯。
慎终思远,敬于宗庙,九命而后秬鬯。
秬鬯一般为九赐中,最后一项。
早几年宫中就意要为他加九赐,出于缓和矛盾,荀柔始终辞拒,今天终于未得他同意,天子就在大庭广众,直接下了这道命令。
九赐之礼,权臣之极。
极……则生变。
他抬起头,冠冕珠帘遮挡了天子的脸。
“天子万岁,大汉万年。”
这时候推辞,当然也不合适了,荀柔捧起酒,仰首祝贺,低头掩袖而饮。
如是者三。
位列群臣之首,与御座相距不过五步。
御座之侧,年轻俊美的侍中,身体前倾,双目紧盯着他,满眼放光。
这城府也太浅了。
荀柔心中一念,将第三支酒爵递还侍者,扶膝缓缓而起。
他风寒未全愈,力气尚不足,起至一半,脚下失力,身体不由向前一倾。
“啊”
耳边一声轻呼,随即珠帘脆声,与此同时,荀柔被身旁宫侍一把搀住。
抬眼时,天子冕旒荡漾,手臂还伸向前。
“太尉小心。”侍中孔桂立即从御阶西向下,走到宫侍对侧,拉住他的手臂,满脸关切,“岁首朝贺,太尉可不能失仪。若有不适,不必勉强。”
“多谢提醒。”表情过分真切,就透出一股假意。
荀柔淡看他一眼,垂下眼眸,掩口轻咳两声。
一则小小插曲,御史台不弹劾,谁也不会再提,都当不曾存在。
席案很快摆放上来,典乐换为更轻缓的旋律,飨宴正是开始。
肉脯、水果、腌肉、腌菜,加入盐和香料煮得喷香的大块羊肉、狗肉、牛肉,以及铜鼎中咕嘟冒泡的肉羹,铜尊中水汽蒸腾的酒,宫廷宴会酒食大抵相似。
只是今年添了两道新菜:一只炸鸡,一只炸鱼。
裹了一层小麦粉炸得表面金黄。
形状完好,看着诱人,凉透了闻起来也是油香。
这东西,大概是他至今推广的最快最顺利的“发明”了,之前无论农具、水利还是织机,都费许多功夫,可炸鸡,他都没怎么推,就自己传开。
荀柔啜着一碗肉羹。
所以民以食为天,这话实在不错。
听乐工奏完了一段乐章,他就以身体不适,向天子辞行。
“先生不适,不如先去偏殿休息,请太医过来看看,是否要紧?”刘辩挽留。
“多谢陛下关怀,但臣下岂能久留内省。”
方才荀柔道身体不适,席案靠近的荀攸、荀彧就都直起身,此时荀攸便离席,跪在荀柔后方,代他辞谢天子。
“还请陛下应允臣,奉叔父归家。”
荀攸俯身再拜。
如此姿态,刘辩无法反驳,只能无奈应许:“好”
“陛下如此担心,不如由小臣替陛下送太尉一程?”刘辩身侧孔桂一笑,插话道。
“嗯”刘辩回头,下意识露出微笑。
“岂敢劳烦。”荀攸亦直接打断,“陛下身侧,怎能无侍中。”
', ' ')('天子周围当然不缺人,但荀攸这样说,天子顾及孔桂,便不知如何反应,而孔桂正故着洋洋得意。
荀攸这才上前一步,将荀柔扶起。
荀柔在公达臂上借了些力。
风寒病愈后,他身体一直虚乏,稍劳动就头晕,前些日子,对叙职的官吏都不免有点犀利。
今天入宫时辰早,再加上前面准备,几乎是一夜没睡,这会儿脚下就有点踩棉花的感觉。
转身,向担忧望来荀彧摇摇头,无声做了个“无事”的口型。
三个人不能都走,否则就太显眼。
荀柔再次辞谢天子,与荀攸一路从席边缘走,途中免不了停下应付官吏问候、跟随,等走出大殿,一抬头,殿外晨光已萌。
正是冷的时候,乍遇冷气,荀柔不由打了个哆嗦。
他目光一转,招来一个面熟侍卫:“请君往温室殿一行,告皇子傅母荀侍中,我要归家,不知侍中可要同路?若允,请白虎门内相见。”
阿姊虽受封女侍中,却并不在新年朝贺大典名单。
不是不可以加上,但就为了熬夜给天子磕头,再吃一顿半生不熟的宫宴,在荀柔看来,全没必要。
“含光、公达。”一回头,荀忱也出了殿来,“有什么事?”
“没事。”荀柔向他一笑,轻声道,“我欲归家,十七兄可要同行?”
“好啊!”荀忱没多想,欢快答应,“殿里闷热吵嚷,我早就想走,同归,同归!”
不过马车来时,他还是先上马车,再从前面将荀柔挟上去。
马车起步,荀柔有点挠头,车中以防万一放了两件绵氅,但现在他们有三个人……
下了漫道,驰出两重宫门,穿过卫尉与光禄勋庐舍,这才到白虎门。
没等多久,一身青绿宫装,披着洁白羊皮袄的荀采便上了车来。
她目光一扫,微微一愣。
荀柔三人并坐马车一侧。
“阿姊!”
阿弟被挤在中间,笑意还凝在脸上,刚才不知多高兴。
七叔家荀忱也是一脸欢欣。
就是公达被挤在内侧,见她来,抬手行礼,神情肃穆,就是姿态不得舒展,行完礼就低头沉默。
再看,才发现背后靛青和绛红的绵氅。
荀采不由一笑。
她之前听侍卫说弟弟要退席归家,还担心发生什么,现在看想来无事。
“公达辛苦了。”
不过这样倒也方便。
荀采在对面坐下,“怎么这时候回家?”
“阿姊先前都是十日方得休沐,如今正是新年岁首,不如多在家休息两日?”荀柔此时缓过来,温声道。
荀采眉心一拧,沉默片刻,点点头,“我明白了。”
荀忱虽不知内情,但还看得懂神色,“怎么,含光才回京,就又有大事?”
这是他下意识反应,毕竟不是第一回了。
“可,今日朝臣公卿俱对含光服膺。”
荀忱不理解。
现在这时候,还有人敢搞事?
“所以,并不算什么大事。”荀柔向他笑笑。
……
果然不算大事,出宫归家,他先补一觉,醒时天色已暗,府中有荀攸留的消息,事情已经清楚。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荀柔忽然想起曾读过的诗句。
一卣,自然不止宫中三盏,剩下的鬯酒,看上去几乎像没动过,满满装在铜制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