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煎药时与我说,新换的药里头含了白术,怕小主人吃了辣,要我转告红娘,记得喂些金桔蜜饯呢。部曲阿七百无聊赖地坐在一旁,看着阿楚。
小红正给阿楚吹药,闻言瞥了眼说话的部曲。她将铜勺伸到阿楚嘴边,才开口说:我自然是带了的,她点了点起下巴,示意部曲去看另一处的小木桩,上面果然有一个小小的包裹。
红娘现在腾不出手,请阿七替我取来罢。
阿七揉了揉脑袋,嗯了一声,拍了拍身上的灰准备,神情看上去有些怠惰。
小红见他这般,有些不满,连喂药的手都慢了,张了张嘴,准备说些什么。还未开口,便看见荀攸站起身,轻声道:七大哥要护卫红姑娘与伏小娘子,小公子的蜜饯便由攸去取吧。
小红与阿七不约而同噤了声。
很快地,小红轻咳一声,对着荀攸颔首,掩饰住这段尴尬:
那就有劳荀小郎君了。
目睹一切的阿楚在心底感叹:荀攸一向藏拙,看来是从小习得的本领啊。
她目送的荀攸走远,乖乖张口喝下汤药。虽说其中加了些略刺激的草药,她却仍然只觉得苦,并没有感受到辛辣。
不过,也不算奇怪。
毕竟她前世也是嗜辣的,明白这世上的确有人对辣味并不敏感。加之婴儿还在病中,味觉偶有失灵也不算奇怪,更何况,她现在至少还能尝出这药里加了黄连呢。
阿楚苦中作乐地想,这黄连实在是太苦了。荀攸小小年纪便如此老成,表情丝毫不见波澜,真是应当把这药给他尝尝,也算养生了。
婢女的手又伸到面前,她习惯性地张嘴,才发现铜勺里的汤药已变成了捣烂的金桔蜜饯。
阿楚:
真不知道该惊讶这捣烂的蜜饯,还是惊讶自己原来还没牙。
尽管每天大部分时候都在睡觉,她清醒的时候仍然觉得自己和成人没什么不同。一定要说,大概是身体暂时无法自理什么的()
被抱在怀里喂食的,自觉等同于半身不遂成人的婴儿阿楚,慈爱地看着沉默思考状的小荀攸。
荀攸倒是没有察觉到她的视线。
荀攸虽是世家出生,母亲却早逝,父亲不久后也撒手人寰,从小跟在叔叔后长大,如今又随着祖辈的荀爽在雒阳学习,虽然生活富足,但心中始终有些不安。
荀爽虽待荀氏子弟都极好,但终究是有些隔阂。因此,即便知道伏家去的是东武而非广陵,他还是说服了堂祖父,希望可以离开雒阳。
荀爽大约也明白他的想法,因此两遍后也答应了他,带着他找上了不其侯。
不其侯小女儿的流言传遍了雒阳,在荀攸看来,伏氏选择将那孩子送回东武,的确是个正确的选择。如若留下,说不准哪日宦官便撺掇着圣上做出什么荒唐之事来,如此一来,伏家更要进退两难了。
世家关系错综复杂,荀攸在雒阳越久,看得越清楚,就越想回到颍川。
他不由在心底叹气:荀爽教导子弟虽细心周正,却不抵雒阳风气啊。如此一来,伏家送女儿回东武,倒也未尝不是个好选择。
这般想着,他抬头时,竟和伏家襁褓里的女儿对上了视线这孩子的眼神怎么,似乎有些怪异?
小娘子一直都很乖巧。荀小郎君要抱抱她吗?
啊荀攸愣了一下。
他方才自然是感受到那片刻的尴尬的,只是他本就是横叉一脚的随行之人,身份颇为尴尬;平日若非必要,也并不与同行的伏家家丁主动交谈,不受欢迎也是情理之中。
不想阿七竟笑着附和道:方才小娘子一直看着您,或许也是想同荀郎君亲近吧。
他很快意识到,这两位伏家家仆应当是想弥补方才的失礼。他们作为伏家家仆,既然愿意这样诚意地对待一个同路的外人,那么哪怕自己并不介意刚才的小事,于情于理,也应当给对方面子,礼貌接受才对。
荀攸于是微微颔首,对他们露出略显僵硬的笑容,伸出双臂接过了襁褓:多谢。不过攸其实
不太会抱小孩。
接过阿楚时,荀攸感觉自己的整个身体都快和脸上的笑容一样僵硬了。
不其侯在襁褓里藏的玉佩到底是什么做的?怎么还挺重?
多亏小红细心,见他紧张,干脆直接上手,先是按上他的肩,待荀攸稍微轻松些后,又拨了拨他的手臂,纠正了手腕与手肘的姿势,荀攸这才彻底放松下来。
阿楚的视野颠来晃去,只觉得自己好像大人的玩物。
好不容易停下来,阿楚仰头看着少年荀攸清秀的面庞(值得一提的是,他竟然没有双下巴),忍不住眯起了眼,高兴得像个两百岁的孩子。
荀攸低头看她。婴儿小小的、明亮的眼睛弯成了小月牙,看起来与家中出生的小辈没什么差别,一副惹人喜爱的模样。
荀攸看着她脸,不知怎地,竟想起在颖川的日子,那时候他的小叔叔阿彧出生,被仆妇抱起来时,似乎也是这样子。大概小孩子的确可以让人安心吧,他现在觉得伏家小女也是个可爱的孩子。
他对着伸手想触碰自己的阿楚眨了眨眼,终于露出了几天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笑容。
荀攸抱着她,心想:果真只是普通婴孩啊。
阿楚仍然笑眯眯地看他,想:小荀攸真有意思。
第3章
马车上的时间似乎过得更快些,阿楚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竟然已经过去了十来天。
自上回那命运般的一抱,荀攸对带小孩这件事产生了一些奇异的兴趣当然,荀小公子还是非常克制地没有表现出来,只会在小红忙碌时,自请帮忙看顾阿楚。
阿楚对荀攸也很感兴趣,不过原因更多的是他的谋略。成为曹魏谋士后的荀攸以大智若愚著称,这一点在他十三岁时就初见端倪了。
阿楚格外注意荀攸,发现他大部分时候是沉默的。
部曲们并不在意他,有几人甚至不太喜欢他,又因为主事的小红精力都在阿楚身上,顾不得其他,因此荀攸常受到些怠慢。
偶尔阿六会带大家去打猎,猎到的兔子大雁,优先给乳母蔡氏,好让她能够喂养阿楚;之后便是荀攸主事的小红,其次才是医工和他们自己。
小红不经常吃肉,有时便不要了,草草解决哺食后就离开去找医工,荀攸自己又不爱开口,于是他们干脆掠过了第二个环节,直接开始与自己人分食猎物。
小荀攸便只坐在角落慢吞吞地吃带来的胡饼,仍然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似乎什么也没有察觉。
阿楚观察了好几天,发现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实在不忍心看荀攸这般可怜。十三四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又是体力消耗快的男孩,本就应该多吃些。可他跟着伏家小队风餐露宿,又被如此轻慢。
分明也是大家族的孩子啊,这样的境遇,真是叫人看不下去。
她盯着荀攸单薄的身影,做了好一番心理斗争,终于下了决定。
阿楚缓缓张口:
哇!!
啊呀,小主人怎么了!?
小红紧张地看向阿楚,举起襁褓来来回回检查了几遍,实在找不到原因,值得轻轻摇晃着阿楚,往篝火旁走。
部曲们看小红抱着啼哭不止的阿楚走回来,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阵,推了年纪最小、与小红熟悉些的阿七出来,让他给阿楚扮鬼脸。
阿七那张满是胡茬的脸凑近了她,做出怪异的表情。阿楚哭得更大声了。
阿七悻悻地退回去:看来小主人不喜欢看鬼脸。他有点失落。
小主人真的不饿吗?还是要便溺了?
检查过了,都没有的。
鼗(陶)鼓呢?
鼗鼓啊,在车里!
部曲跑回马车,去取拨浪鼓了。
阿楚嚎得有些累了,半天没看到面前的人堆里有荀攸的影子,只好蹬腿晃手,指着荀攸的位置,希望小红能与她心意相通一回。
小红的确机灵,又或是因为阿楚平日的确表现得与荀攸亲近,总而言之,她还是很如阿楚意地拨开了部曲,走向了荀攸:
荀小郎君可否知道,小娘子这是怎么了?
荀攸放下手中书简,站起身来,犹疑道:小娘子可能是觉得无聊了?他走近一步,轻轻摸了摸阿楚的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