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此强硬地关闭女闾,将那些有意反抗的倡家安排好了去处,也未尝不是想激怒一些人。
引蛇出洞的方法大约有两种,她走出房门,又背手行过庭院红桥,淡然地略过池中挺立的荷花,转而看向沉寂的垂柳,忽然偏头,缓声道,第一种是让它看见你的虚弱;第二种是彻底激怒它。
我学不会示弱,但很擅长砸碎任何一只琉璃花瓶。
刻意的震慑是没有必要的,文若。她说,当我表露出想要推翻房屋的心迹时,他们当然会允许我开窗。
而我正在学习如何推倒它。文若,你不要担
她的声音忽然一顿。
荀彧站在她两步之外,被摇曳的树荫笼罩在日光之下,温和地看着她,眸底好像永远都蓄着南方沉静的雒水。
异人,我不担心。他轻轻摇头,目光平静而高远,你可以一直向前,走得更远。
而我我会一直看着的。
第92章
一驿过一驿, 驿骑如流星。
凉州盛产良马,西凉驿丁的脚程也要快过中原。北方夏季昼长夜短,信使到达金城治所时, 太阳还未完全落山。
有劳。贾诩对着憔悴的信使点了点头,伸手接过来自雒阳的手书,又原封不动地递给了蔡琰。
将士奔波辛苦了, 先去休息吧。
郡吏已将安排好歇息的房间, 那将士道了声谢,便跟着离开了。
蔡琰见他走远, 才幽幽叹了一声:升了官职, 反而更加劳苦了。
贾诩笑了一下。他一向谨言慎行, 从不给自己招惹麻烦, 当然也不会在私下评论主公。
蔡琰与他共事多年, 也明白他这特性,因而并不在意,说完便低头拆了信封, 开始细细阅读起来。
闭女闾
贾诩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
主公封禁了雒阳女闾。她微微抬高音量, 利索地重复了一遍,又慢慢念道, 引起了袁公路、杨文先之不满。
遂准备将计就计,取缔女闾, 将愿意离开的奴婢分批引出雒阳,目的地是金城, 还有东武。
关闭女闾是小事,可涉及到人口的迁移, 又是向遥远的金城和东武这信息量就太大了。
贾诩眼睛一闭, 脑子却转得飞快, 当即问道:你我谁去东武?
蔡琰神色不变:我。
贾诩低眉思索。
把曾在女闾谋生的奴婢引入金城,这是很好理解的。这里毕竟是秦楚起家的根据地,天高皇帝远,地旷而人稀,另有推广已久的高产作物,正是缺少劳动力来扩散领地的时候。
至于东武秦楚年幼时的一批亲信还被留在徐/州,东武是她少儿时代成长的故乡,伏氏一族盘踞于此,轻易便能掌控信息的流动,也是个好去处。
昭姬长于内政,的确更适合前往琅琊开荒。贾诩称赞了一句,才慢吞吞接了句转折,只是人手
明面上虽是女市倡家,但更多的是在京郊收留的流民,其中也有些可用的青壮。
蔡琰的眼睛仍然黏在信笺上:哦,还有文若的侄子,以及名为张辽的武将,主公说,都是可信之人。
除了心腹之外,还有额外的文武官,迁出的人口分布也还合适。这下算是准备万全了。
秦楚在西凉东部的根扎得彻底,从五年前便开始奠基,再到现在的欣欣向荣,就算没有蔡琰贾诩两位大谋士坐镇,单靠手下郡吏武官,只要依照条例运转,就能将稳定延续下去。
他没话说了,端起旧陶杯喝了口枸杞热茶,眯眯眼睛,笑得像个瘦长版的佛偶:
善哉,善哉。
贾诩对这个安排很满意他钟爱稳定远胜于变化,连喝茶的陶杯都能三年不换,当然也不愿意奔波去南方,在情况未知的东武苦命干活。
更何况金城还有高玥这样的大武将,他只要安安稳稳坐在治所出几道计策,引着武威那几个叛军将领内乱到两败俱伤,便可额外完成任务,将地盘再扩一扩了。
实在未来可期!
贾诩所有怠工的心思,态度却不消极,考量完内政基建层面的条件后,又将话题挪回了雒阳:
汝南袁氏与弘农杨氏都是世家大族啊。即便袁术少谋,真要对付起来,恐怕也需要仔细计较。
不过,有奉孝文若在,倒也不必担心。
与此同时,封禁女闾的话题中心秦楚,还如往常般翻阅着秘报。
袁绍如预料般地在冀州号召起了义士军队,现在已把东郡太守桥瑁、冀州牧韩馥拉进了队伍。
然而雒阳的消息被她有意封锁了一阵,袁绍兢兢业业地拉帮结派着,倒到现在还不知道董卓本人已经被手起刀落了。
秦楚:也是辛苦你了。
袁本初现在是动不得的。郭嘉坐在她身边,堪称殷勤地推上一杯凉茶,絮絮道,汝南袁氏乃海内头号门阀,堪称世家之首,这只是一个部分。
更重要的是,董卓已死的消息还未能传出京城,海内诸侯尚且惶恐。袁绍杀宦官而拒董卓,此等心气,为天下士人推崇。
唔。她接过陶杯,感觉郭嘉的手指有意无意勾了一勾,眨眼看过去,见对方眼巴巴地看着,又很快收回了目光。
看不起的庶兄都自封将军、准备逼进京城虚空杀敌了,他袁术还在为我关个女闾气得跳脚真是。
真是感觉袁家几个人的水平不行。
这事实在不怪她鸡贼,秦楚登殿诛杀董卓时,也没想过自己能封上大将军,又被后续事宜搅得晕头转向,便抓了长居雒阳的荀彧来处理事务。
谁想荀彧表面上端方文静,出手也是快狠准,一接到她命令,就干脆利落地派士兵围住了十二城门,把董卓伏诛的消息牢牢封锁了起来。
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董卓之恶行虽然过分,但东汉的消息传播速度实在迟缓,诸侯们体会不到心焦恐惧的感觉,自然没法接受雒阳城改头换面、秦楚成为将军的现实。
荀彧本意非常单纯,就是想等秦楚把朝堂局势稳定下来,同时也盼着出逃京官把董卓为恶的消息传开,先抑后扬,之后再大肆宣传秦楚除佞的事迹,从而占据舆论上风。
还是他们世家最狡猾,秦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从世家列队中剔除出去,评价起来丝毫不留情面,一点把控舆情的机会都不放过。
郭嘉还以为她在说袁绍,深以为然地附和:袁本初顺势起兵,也算聪明。
他借着讨伐逆贼的名头广召诸侯,占了忠义的名声,因此就算慢了一步,也是无可指摘的。
我本也是踩着董卓登上此位的,此时又有意整顿世家乱心,没有立场阻止他。秦楚没有纠正郭嘉的误会,反而跟着感叹了一声,倒是让袁绍歪打正着了。
主公勿忧。袁术心胸狭隘,自以为是,我们不妨退让两步,将他的目光引到袁绍身上。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