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她曾许愿的那样。
第141章 番外一
秦礼第一次见到陛下, 是在她六岁的时候。
崇德殿里空旷却温暖,角落里慢吞吞地燃着炭火,她余光里看见小几上摆了一只博山炉, 一缕浅淡的烟雾从里面悠悠地向上升腾, 她耸动鼻尖,悄悄嗅了嗅, 没有特别的气味。
蔡琰端然坐在一旁, 见她走神,便压低了声音提醒:跪下!
秦礼心里一惊,这才回神, 连忙跪下。
她身旁的那个孩子跪得很端正, 秦礼偷偷看了两眼,自以为隐秘地挪了一下膝盖, 这才觉得自己的礼仪得体、不算丢人了。
这时,蔡琰才开了口,慢慢道:陛下,这是今年挑选出来的两个孩子。
朕知道了。
年轻女子的声音从不远处响起来。
她的嗓音偏高,说话时尾音并不拖沓,听起来便显得相当年轻。秦礼第一次听到当今圣上的声音,腰背顿时一直,总觉得她和自己想象里不太一样。
蔡琰教导她的时候, 偶尔提到过汉末燕初的那段历史, 说秦楚才能超群, 于千万敌军中提枪上阵从不畏惧,南能除蛾贼, 北可定羌乱, 是当之无愧的世间英雌。
在秦礼心目中, 这样的人应当生得和吕将军一样人高马大,脸上身上或许有疤,说话时声音也许很低沉,能符合她在外的声名。
可是蔡琰没有下令,秦礼也不敢抬头,只好抿凭借那一声平淡的应答,在心里乱糟糟地猜测着她的着装相貌。
又过了片刻,脚步声才从大殿另一头传过来。秦礼低头盯着被直裾压着的莞席面,屏息凝神,听到陛下问:那男孩姓什么?
姓伏,蔡琰的语气似乎有点冷淡。她顿了顿,又解释说,本来今年只挑了一个女孩,不其侯执意将那男孩送进来似乎伏家旁系的孩子。
秦楚冷笑一声:朕偏不想挑他呢。
借着便是一阵沉默。秦礼感觉右手边的男孩子开始发抖,她莫名其妙地瞥了眼对方,没看出什么来。
紧接着,蔡琰又道:陛下要从孩童中挑选继承人,世家自然想插手。其他家族我们都能挡下,只是不其侯
秦礼听得一头雾水,她好像听出来陛下与蔡琰都不太喜欢那个男孩,却不知道不其侯究竟是谁。
朕之后会和他说。秦楚打断了她,又向前走了两步,竟然就这样停在了秦礼面前。
蔡琰可能意识到了什么,也闭上了嘴。
秦楚:站起来看看。
六岁的秦礼愣了一下,慢慢抬头,小心翼翼地觑了眼陛下,才发现她正带着一点笑,弯起眼看着自己她看起来居然比蔡琰还年轻。
秦礼对她叩了一礼,才慢慢站起身,口中唤:见过陛下。
秦楚看着她的眼睛,微一点头:不卑不亢,挺好。
与此同时,身旁那男孩好像终于无法忍受心中惊惧,也偷偷抬起头,看了眼秦楚。
秦楚注意到他的视线,目光扫过去,眉头似乎皱了一下。只是她并未对那孩子说什么,只是看了眼秦礼,转头对蔡琰道:
那就留下她吧另一个,送回原处去。
于是,秦礼便作为至今唯一一个继承人候选,被天子留在了南宫。
建宁三年的深冬,她的身份从被捡来的孤女,变成了可能的下任帝王。
被留下的日子与以往没什么不同,给她上课的仍然是蔡琰辛容郭嘉等人,偶尔去北宫庭院里转转圈,能看见一些朝臣匆匆离去,如果有一些性格好点的开国功臣,他们就会停下来,摸摸她的头,和她寒暄两句,和秦礼问一问陛下今日的情况。
陛下今天还好吗?
见过孙将军,秦礼对他作了一揖,回忆片刻,才道,陛下最近好像很忙。她今天一直都在中德殿,我没有进去,也不敢妄加猜测。
什么妄不妄的,都是从哪里学来的话,一股世家味!孙策笑了起来,很不客气地伸出食指,敲了一下她额头,你和小时候真是两个样子。
秦礼啊的一声,抬手捂住脑门,有点不满地瞪着孙策。好一会儿,她才反应过来,竟就忘记了自己学的那点宫廷礼仪,一把抓住了孙策的衣袖,抬起脑袋,瞪圆了眼睛望向他:孙将军说和她两个样子,难道说的是陛下吗?
欸,你这孩子。这时候反倒机变起来了。孙策笑着怪了她一句,却并不太顾忌,想了想,又说,陛下小时候很活泼,而且胆大妄为。
秦礼皱起小脸,实在想不出来陛下活泼大胆的模样。
她摸摸鼻子,犹豫道:可是我觉得陛更严肃一点。我见过她那天在崇德殿的样子
她沉默片刻,还是没有说伏家子的事情。
好在孙策并不在意,拍了拍她的肩,就这样领着秦礼慢慢向前走。
直到走过殿门好远,他才回忆似的看向远方,缓声道:她以前也不是这样的。后来内忧外患变多,需要震慑的人也多了,她就只会在熟悉的人,还有小孩面前表现得活泼一点。
他有回忆往事的意向,秦礼当然也很愿意听。她眨了眨眼,忽然拐了个弯,换了个角度,猝不及防问道:陛下既然喜欢小孩,为什么不成家?
孙策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便噗的一声笑起来,转头看了眼她,摇摇头,一边笑一边说:我看错了,你这孩子大胆起来,倒也不比阿楚差。
秦礼听到他叫阿楚,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明白他说的是陛下。不过她年纪虽小,却已很有点自己的心思了,闻言只是不动声色地追问道:孙将军知道为什么吗?
不知道。他毫不客气地拍了拍她的脑袋,直截了当地回答,知道也不告诉你。
孙将军长得很高,生得也英俊,秦礼私下听人形容他说剑眉星目,的确很贴切。秦礼还未入宫时,身份其实是被秦妙捡来的孤女,因此总能听到一些额外的消息。她那时曾经听到有关孙策的传言,说有个姓郑的小贵族议论他,说孙策二十有五还不娶妻,真是白瞎了这张脸蛋不过说来也真是奇怪,留在雒阳的几个开国功臣里,真正成家立业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就秦礼所知道的,有家室的似乎只有曹操吕布贾诩那些年龄稍大的男性。
秦礼一点也不意外他的回答,从善如流地换了问题:那孙将军为什么不结婚生子呢?
孙策本还从容悠闲的脸一僵,随即便像没听见似的,继续向前走。
她直觉孙策心情有些低落,只是抓不住原因,便也闭上了嘴,安静地跟在他身后。只是二人刚走过一道长长的石桥,她就听见前面传来一阵细碎的交谈声。
秦礼脚步顿了一下,抬起头,看见两个文官打扮的人,可是孙策却像没有注意似的,仍然自顾自地向前走着。
将军。她犹豫片刻,还是扯了扯孙策的衣摆,小声道,前面有人。
她很快忘记了之前无关紧要的小问题,转而思考起另一件她一知半解的事情。蔡琰曾经告诉她,现在朝廷的局势很微妙。据说当年雒阳城破,就是世家将敌军引进来的,而前朝天子刘辩的死也或多或少因为这些人,因此这些人到现在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与秦楚作对,但私下却会找各种理由挑剔其他臣子,给陛下找不自在。
这两个人看起来就很像蔡琰口中的世家。
可惜她虽然早慧,经验却也有限,把握不好开口的时机。她话音一落,那两个文官已经转过身,结束了交谈。
啊,孙将军。
年长的那人看见他,似乎愣了一下,拱手冲孙策作揖,另一个也忙低头行了礼。
孙策点点头,简单回了一礼,却并不多言,领着秦礼准备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