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琢当初念着这个名字的时候,语气有些怪异,倒不是因为沈兰摧难得夸一个人的容貌,而是谢承那张脸,他远远一见,便想起个十分讨厌的人来。
“随你,只是我警告你,这几天安分一点。”
他披了张人皮来万花谷,见沈兰摧的师长,装的很是端庄持重一副模样,但他当年名声实在不大好听,又比沈兰摧大了许多,同杨逸飞平辈,以至于东方宇轩一时都不知该用什么态度去对他。
他不想在这个时候生事,没想到杨淞声短短几天就勾上了万花谷的弟子,便警告他不许闹的太难看。
杨淞声便笑着同他保证,不过是玩几天,以后也不会闹出师兄弟做婆媳这样的场面,那才是难看。
晏琢却冷笑,嘲讽道:“只怕你在做梦,谢家的小崽子……哈。”
他想起那时戏言,反而从这旖旎的回忆中抽出身来,谢承闭着眼睛,毒药在他身上起效不大,但杨淞声的马车里只是安神的香料,分量大了一些,对他而言却好似迷药一般,醒了不多时又昏昏欲睡。
杨淞声不知他体质有异,他做了这样的事,谢承却还能够不设防地在他面前熟睡,让他心中生出一点柔软。
杨淞声在长歌门长大,学得是君子之道,不忧、不惑、不惧。他们这样的世家子,满七岁就要送到长歌门去,自行拜师学艺,论辈分,他得叫杨逸飞一声叔祖,但江湖中人,先论师承,再序长幼,他拜晏琢为师后,才往上提了一提。
他那时年幼,只觉得晏琢丰神俊朗气质出众,长歌双璧声名在外,他入了晏琢的眼,跟在他身边长大,自然而然学了几分他的邪气。
想要的东西,只有靠自己去拿,无论是去争,去抢,甚至毁掉,都要握在自己手里,不能等着别人施舍。
他以前周游花丛,从不为谁停留,哪怕后来知道谢承对他也是一般态度,也只觉得少了一桩麻烦。他不喜欢被人纠缠,一旦动了情,都变得黏黏糊糊,让他避之不及。
如今自己变成了这般模样,属实报应。
要他说喜欢谢承什么,一时也说不出,起先爱他好颜色,但这两年他也不曾断了身边莺莺燕燕,只是心里始终记挂着一个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大约是……求而不得。
如果当年谢承在他问出,愿不愿意和他走的时候,选择了答应,之后朝夕相处,或许维持不了太久。他总是喜新厌旧的,整日只对着一个人,再美应该也会腻。
但是那时谢承只是微笑着推开他的手。
“杨小少爷怕是会错意了,我从来没有说过,心悦公子这样的话呀。”
是的,这本是他留下的借口与退路,他从不与人谈情说爱,抽身而去的时候也冷淡的要命,但是被这样一句话堵回来的时候,他竟然有几分明白被他伤害过的人的感受。
怎么会有人这般无情,前一刻还在柔情蜜意,转身就能拒绝的不留情面。
少年秀美的脸上还带着笑容和一点恰到好处的讶异,他的领口甚至还露出一点红痕,都是他们欢爱过的痕迹,但他就是能说出这样的话,好像真的什么都不知道,是杨淞声自己生了误会。
“你——同我欢好,当真没有一点动心?”他看得很清楚,谢承的反应虽然温顺,却很明显是初次,若他是欢场老手,或许他不会这样意外。
“奇怪,我见杨少爷也不是第一次,难不成每一个你都爱?”
他愣了半晌,忽然大笑,重新将谢承抱在怀里,亲了亲他的唇角。谢承一双眼明亮剔透,含着笑意看他,从始至终没有一点波动。
是个没有心的小混蛋。
不管他日后如何去祸害别人,自己是他第一个男人,这一点总归是改不了也忘不掉的,不算吃亏。
“那好,我们以后不谈感情,只问风月,你答不答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谢承笑的很乖很甜,看起来又是个青涩懵懂的少年了,他微微低着头,带着一点羞涩,轻声回道:“好呀。”
于是他们之间谁也没有再提,谢承那时不能出谷,杨淞声也因为家中和师门事务并不得闲,待再有空去寻他的时候,他已经搬到了长安近郊的一处小院里。
他门前挂着一盏灯,杨淞声站在门外,有一瞬间觉得他是在等着自己归家的人,但很快这个念头就被打消,他可以等任何人。
而之后很多次他们相拥而眠,谢承喜欢被人抱着,睡着时很安静,有时候他会故意掀起一点被子,等谢承蹭到他怀里。他也很多次这样握着他的指尖轻轻亲吻,大部分时候谢承会醒来,然后两个人再滚到一处。
被抱下马车的时候谢承睁开了眼,他不是很确定自己睡了多久,但也没有问,被人抱着走路便自发地缠上他的脖颈抱好,反倒是杨淞声因为他这样习惯的动作,生出一点莫名的怒气。
他似乎从来不会拒绝,却也不会接受,无论是好意还是恶意,全不做回应,感情投到他身上就像石沉大海,他能给的只有一个小小的水花,让人以为看见希望,再如精卫一般一辈子去做一件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
“差点又被你骗了,小骗子。”他咬了一口谢承的耳朵,在外面,他并不希望更多人看到,借着动作把人挡的更加严实。
谢承伏在他胸前,闷声笑道:“我从不骗人。”
杨淞声气结,正是这样才显得自己愚不可及,这些年他甚至不曾察觉,原来早已放不开手。
他想起师父的警告,离他远一点,但他骄傲又自负,偏偏不肯服输,谢承每一次回绝,都让他陷得更深一点。
甚至在不久之前,他还抱着日后无非是娶一个门当户对的妻子,相敬如宾,在外该如何还是如何,并没有什么影响。若是妻子合意,也未必不能白头偕老,若相看两厌,也只当家里多了个人,又不是养不起。
然而真到了这一天,他后悔了。
如果不去争一争,他一辈子都会留下遗憾,他不想等日后回忆起来,满心都是如果当初怎样就好了,他最是鄙薄旁人如此,又怎么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