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秋白这边还在讲自己遇到的顾客,说完了许若轻,又说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说完了又说上神墨影。
他说起了自己的老猫因为吃了带仙气的食物,如今返老还童了,要是以后上神再给什么带仙气的食物,他就要拿来给二爷爷尝尝,看能不能把中风治好。
江溯的认真的听着,他以前也遇到过所谓的修士,也收到过所谓的丹药,吃了能让人百毒不侵,增强体质之类的。
不过,他从江秋白的故事里了解到,小白的机遇其实比他好很多了。
他那时候遇到的多半都是普通人,有古代的农民,末世的孤儿,残疾的精灵..像那些身份贵重的皇后,泼天富贵的皇商,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
人和人,总是有不同的。
或许,这就是小白的机缘吧。
江溯发家之后,因为酒馆的特殊性,所以就没有想过把酒馆卖掉,却没想到这酒馆现在成了爷俩最后的底气和依仗。
对了。江秋白讲完几个客人,又道:有一个您老客户,叫曲书灵,您还记得吗?现在偶尔也会过来坐坐,跟我说说话什么的。
曲书灵对与江秋白来说,更像是一个长辈,所以他之前也就没把曲书灵划分到顾客的行列里。
只是想到曲书灵是二爷爷的老朋友,说不定二爷爷听到能开心一些。
滴滴滴..江溯身上佩戴的身体检测器瞬间嗡鸣不止.
江溯整个人都在颤抖,长着嘴,啊啊啊的,想表达什么,却始终没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但眉目里都是希冀。
江秋白也瞬间就急了,二爷爷,你怎么了?别急,别急,呼吸,深呼吸,医生马上就到。
大楼里随时监控患者身体的医生发现了情况,立马带着医护人员冲了过来。
又是一阵兵荒马乱,江溯治疗过后,又被护士送回了病房,人也算是清醒了。
江秋白知道二爷爷突然间情绪激动是因为曲书灵,心中有了些想法和猜测。
当初曲书灵听到二爷爷还活着的时候,同样的也是很激动。
这俩老人,江溯六十多岁了,曲书灵稍微年轻一点。
而曲书灵是二爷爷当初关店,唯一留下来的顾客。
这..里面必定有很深的渊源。
二爷爷现在是说不出话了,看样子,他也只能找机会问一问曲书灵了。
但毕竟是长辈之间的事情,他这个做晚辈的也不好插手。
想到二爷爷刚才就算情绪激动,但也难掩关心的眼神,江秋白长吁一口气。
二爷爷,您好生修养身体,我会想办法把您治好的。江秋白说,灵爷身子骨挺好,每次来的时候,那可是烟酒不离身。
说着,他还带上了笑意,他说这些都是跟您学的,您瞧瞧您,好的不教,偏偏教人家这些坏的,您啊,还是要好好养身体,说不准你和灵爷以后还能坐一起喝酒呢。
江溯躺在病床上,眼神浑浊,勉强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江秋白又陪着江溯说了会儿话,等着江溯睡着之后,他这才去见了负责二爷爷的医生。
医生是个五十来岁的阿姨,长得慈眉善目的,她看着盯着一双狗狗眼的江秋白来问她二爷爷的情况的时候,顿时有些母爱泛滥。
你二爷爷的情况还是还算好。医生说,只要情况不再恶化,按照你二爷爷现在的身体状况,配合治疗,再养个小半年,估计开口说话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身体康复,能走路,这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医生也听说过江家的事情,他拍了拍面前这个年轻人的肩膀,鼓励道:小伙子别担心,如果经济上有问题,我可以帮你向院长那边申请一部分免减。
谢谢您医生,我能来的时间不多,其他的就拜托您了。江秋白态度十分诚恳,医疗费用这边我还暂时能负担得起,如果有需要,我会跟您说的。
先前江家的律师团队付清了两年的疗养费用,但平日里的护工费,以及治疗费,还是需要江秋白承担的。
说到这,江秋白还真的得感谢小酒馆了。
要不是小酒馆,他非得被债务和二爷爷的医疗费用压垮不可。
想到这,他又决定给他亲爱的顾客们多买点吃的和用的,最好是现代不怎么值钱,但在古代十分有价值的。
赚了人家不少的钱,但他现在需要还债,还穷着呢,也只能为他们做这些了。
作者有话说:
哇,这两天留言越来越少啦。
这章留言拿红包叭。
第19章 炸鸡汉堡
能不能找上神借用一下乾坤袋
离开疗养院之后,江秋白就去了农贸市场,除了各类的辣椒种子,他还盘算着得买些别的粮种,比如土豆红薯玉米什么的。
这些都是高产量的粮食,这三样食物被称之为饥荒救星,古代应该是十分需要的。
毕竟古代生产力底下,还有很多百姓吃不饱饿肚子,每年都还有穷苦百姓饿死的情况。
皇后娘娘的身份高贵,甚至还是上过战场的皇后,对于百姓民生问题,她都是放在心里的,就好比之前的泡面一样,皇后娘娘一眼就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所以皇后娘娘上次吃小龙虾的事情,问起泡面的事情,他就帮忙查了查资料,制作不难。
许若轻这边也是一样的,以后把许家生意收回来了,阿轻以前没做过什么生意,性子软,也不太适合做生意,所以他和皇后娘娘的意思都是让阿轻以后守成就好。
许家的财富也阿轻足够富足的度过一生了。
但如果皇商许家,再拿出什么高产量的粮食,不说封侯拜相,最起码能保证他一生无忧。
这粮种跟布匹生意那就是两码事了。
说个实在话,许家跟军营的布料生意,最主要的原因是那药水,但也难保以后有别人研制出来,甚至是更好的药水,或者更好的布料,到时候就没什么优势了。
再则,除了跟军营的生意,其他布料都是走的高端的路线,买家基本上都是宫里宫外的贵人们,再则就是销到其他相对来说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
可这些都是,都不是不可替代的。
而进献粮种,那是功在千秋。
江秋白买了一大堆,最后找了一辆小面包车给他拉回店里。
小伙子,你这酒馆生意,买这么多土豆红薯干啥?老师傅到地儿之后,帮他把麻袋都抗了进去,就是忍不住好奇。
我这不是要做点小吃嘛。江秋白的理由张口就来,现在年轻人喜欢吃什么拔丝红薯,玉米烙,薯条这些都不用说了吧。
老师傅恍然大悟,你这年轻人还挺会做生意。
他知道很多开酒馆啊,快餐店啊,都是买的半成品,加工一下就能卖了,只不过成本要高一些。
像这小年轻自己买原材料做的,那还是不多见。
江秋白又道:我这酒馆的生意一般,想降低一点成本。
如此,老师傅也不再多想了。
搬完东西后,他摸出一张名片,以后你要再买这些东西,可以给我打电话,价格你今天买过了,心里也有数,偶尔有点浮动,但不会太多,所以你以后也不用自己跑一趟了,省事儿。
江秋白收下了。
师傅走了之后,江秋白看着酒馆里的一堆麻袋,有些犯难了。
这一麻袋就一百多斤,皇后娘娘和阿轻一次性顶多只能搬一袋回去。
哎,也不知道上神还来不来,还能不能找上神借用一下乾坤袋。
想到这,江秋白又关了店门,去给上神买水果了。
店里囤了一些,都是西瓜,哈密瓜,橘子橙子这一类比较能放的,那种容易坏的,江秋白一般都是一次性只买一两天的量。
就算是没有客人,他也能自己吃,不会浪费。
水果店琳琅满目,个个水果都水灵灵的。
江秋白直接买了一箱苹果,不贵,这也能放,还可以让他们一人带几个回去,当伴手礼。
再买了两大箱的香蕉,还是七八分熟的,买回去还得放几天才能吃。
这些他准备让阿轻他们带走的,也能让皇后娘娘他们的家人朋友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