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颜色各种质地,只要被他看到他就会想办法买回来送她。
她现在的梳妆盒里全部都是他送的各式发簪,无论什么颜色什么款式的衣裙,都能翻出一根适合的。
她摸了下发髻,收回散乱的思绪,进到前面的厅堂就忙了起来。
不少人是奔着神医的名头来的,所以程晚乔要上手,病人还有些不愿意,这就让她有些哭笑不得。
而张文景就有些尴尬了,他又担心自己的医术不行撑不起神医的名头,又怕程晚乔这个王妃会生气。
本宫在旁边看一看,能对本宫医术有精进的就让春禾来喊本宫一声。
她这样一说,张文景的心瞬间就落了下来,而程晚乔看着医馆中的病人,心中突然生出一个想法。
她想开一家医学院,就像前世的医科大学一样,她要在这里也开一家医学院,挑选学生的环节就交给蒋瑜谨来解决。
她要让大楚各地的医馆全都有从她这里走出去的大夫。
她心中升出这个念头,人就有些坐不住,医馆中的病人宁愿排队也不让她给诊治,她无奈只能去后院开始写计划。
临近晌午时才遇到一个张文景摸不准的病人,程晚乔诊过脉象又在病人身上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就同张文景讲了该如何诊治。
一直到了下午,有些病人实在等不住,程晚乔这才从后院出来,开始一起看诊。
慕泽川来时,她刚看完一个病人,正细细的给对方讲回去后如何自己做艾灸。
一整日里,她在医馆里同寻常的大夫没有半点区别,而且没有半点身为王妃会有的尊贵,大家都忘了她是这福州除了魏王最尊贵的人。
知道魏王迈着矜贵的步子负手进了医馆,众人纷纷下跪后,才都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在医馆里忙了一整个下午的女子,这是医馆的主人魏王妃。
慕泽川早已经习惯了走到哪里都有百姓下跪,他比了下示意大家起来就拉着程晚乔去了后院。
忙吗?今天累坏了吧?
还好,张文景这个神医更累。
程晚乔说起这件事也有些忍俊不禁,不过能靠着这些病人赶紧将张文景培养出来也好。
她从桌案上取过写了一整个上午的计划,殿下,你看一下这个。
慕泽川将计划接过来简单了几眼:你想开一间医学院?
嗯,现在大楚的大夫素质良莠不齐,大夫医术不精真是很可怕的,毕竟人生了病就只能指望这些大夫。
慕泽川边听边点头,也好,等刘培钟走了,就可以开始准备,正好张文景现在名声又养回来了,就打着他的旗号来教那些大夫好了。
嗯,我也是今天刚刚想到,具体我还要回去想一想,再让我娘帮我参谋一下。
第314章 就怎样吧
余洋从前是大学教授,虽然不学医,但对于一个学院的基本架构还有如何培养学生很有心得。
所以问她就能少走很多弯路,程晚乔已经准备回去就去给余洋写信。
慕泽川虽然有些奇怪,不懂她为什么这样的事也要问余洋的意见,但想到岳父岳母的本事,他就觉有些事不能深究。
忙完了?现在能回去吗?
嗯,剩下的病人已经不多,我现在出去他们也不敢让我再看诊,就让张文景忙吧。
她让春禾去前面交代了一句就跟慕泽川从后院离开,上了马车程晚乔才想到还没问他今天跟刘培钟谈得如何。
那就是个老狐狸,这种老狐狸向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所以有得磨,我是不急就看他急不急了。
刘培钟当然急,回到院子里他就意识到按照现在的节奏,他虽然很熟悉也很习惯,可他没有这么多时间。
慕泽川有意耗着他,他却不能跟着慕泽川慢慢的谈。
这个魏王果然难缠,他现在是没什么顾忌,可他还要回京城,路上都要走上十来日,他不能再这样耗下去。
老爷,魏王这边的如果不好解决,那咱们就直接用陛下的旨意呗。
小厮看着刘培钟脸上都是为难和发愁,忍不住开始出主意。
刘培钟摆摆手,示意他下去,他要一个人静一静。
如果皇帝的旨意真的管用,那就不需要他专程跑这一趟了。
而且魏王现在的态度是福州都可以不要,这就有些棘手,千机营每年的开销不甩给魏王来负责,这福州不管给谁都是大隐患。
早些年慕泽川没来福州时,这边的匪患横行,倭寇来时更是兵荒马乱,倭寇最嚣张的时候都会钻出福州一路抢到江南。
如此嚣张如此混乱,那时南方的百姓真的日日担心,之前豫州遭灾能将逃荒而来的百姓全部安置了,也是福州跟倭寇打了太多年,沿海一带的村落都已经空了。
相比于当年,在看现在的福州,这里除了魏王别人都压不住。
这一点他们知道,魏王自己也知道,所以他现在不急,更是敢放话福州和千机营都可以不要。
他这次过来可以说是处处都落了下风,算了算了,试探什么的都算了,明天就开始正式谈吧。
他要谈,慕泽川也不再继续耗着他,就很配合的跟他谈,只是看不到实质的好处,千机营就说什么都不要。
他这样就让刘培钟很是头疼,慕泽川抱着茶碗看着窗外的郁郁葱葱。
刘大人,在京城时本王是很想同你好好谈一谈的,可惜
他当初经受的那些,他当然一一还回去,反正按照程晚乔的话来说就是皇帝一看就春秋鼎盛,只要不出意外至少活二十年,如果保养得好,三十年也不成问题。
不管是太子之位还是皇位,都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所以他现在没必要在这些大臣面前委屈自己。
刘培钟半点都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番话,他人都有些怔神。
这个魏王说话这么直接他该怎么接?
他能说他那样的反应都是皇帝受益吗?他不能将原因推到皇帝身上那就只能自己担了这个罪名。
而他之前也是真的没想到魏王会这么刚,这么不管不顾,让他这个不想理会皇子的一部尚书有苦说不出。
魏王殿下,老臣之前有得罪之处,还望您海涵,这千机营和福州,您觉得如何处置比较好?
慕泽川不绕弯子说的直白,他也很直接的问了起来。
这个嘛,慕泽川放下茶碗轻笑了一声:很简单,什么市舶司和造船厂的收益能支撑千机营的消耗,从什么时候开始户部可以不用给千机营供给。
刘培钟:魏王殿下,西北战事吃紧,国库现在有些艰难,您看
嗯,那就将千机营解散就是,还有琉球就当之前没有将那里打下来,从前什么样子以后还是什么样子就是了。
慕泽川端着油盐不进的态度,反正不给银子还想把千机营塞回来,这种美事想都别想。
刘培钟又被他打发回去了,他坐在书房里开始琢磨郑王的事情什么时候爆出来更适合。
算一算脚程,刘生夜现在还没到汕州,现在还不行,要等他见到吴建洲才行。
他这边不急不缓,甚至还准备带着程晚乔回一趟东山村,这就让刘培钟更呆不住。
最后,就是以他一部尚书的威信做了担保,什么时候市舶司和造船厂彻底在福州安置下来,他什么时候接过兵符。
而千机营的一应开销都从市舶司和造船厂日后的收益中透支,什么时候之这一部分开支补回来,那一年二十万两的赋税才开始给。
这是慕泽川一早就想好的,他知道皇帝的心思,也知道现在处境,这是刘培钟唯一能代替皇帝接受的。
只是这样一来,他的压力会很大,但他这样做也算是给了刘培钟和皇帝一个台阶。
之前的态度太过强硬,若是在这样僵持下去,皇帝也好刘培钟也好就彻底得罪了,以后不知会惹来多少麻烦。
他这样退让一步,刘培钟可以说是狠狠的松了口气,离开前他那个无所事事的小厮在街上听到了一个消息,王家的那些假药是从郑王府采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