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一家人围在饭桌边,边吃边说说笑笑格外暖融。
魏老太来的时候就想过去儿子那里住,但大儿子找他们老两口聊了一次,他就收了去程占文那里的心思。
这次就不去你那了,等我和你爹下次再过来的,这次在乔乔这里方便一点。
住在王府他们是太子妃祖父祖母的身份就会被人时刻记得,可住到程占文那里他们就只是京中一个六品小官的父母。
她倒是不在乎这些,可她不想给儿子孙女惹麻烦,大儿子说得对,有些势该借就得借,尤其是京城这种所有人都有势利眼的地方。
程占文听她这样说就知道肯定是出来前自家大哥特意交代过,他也不再劝说,只笑呵呵的说道:那就只能辛苦乔乔照顾你们了,我下差就来王府看你们。
安安和泰儿攥着勺子,一边吃饭一边认真的听着一家人说话。
他们已经在余洋的要求下开始自己学着吃东西,就算会把饭菜扒得到处都是,也要让他们自己动手。
从年后到现在,不过短短几个月两个人就能吃得有模有样,让带着他们的两个嬷嬷心中也有些敬佩。
果然能养出王妃这样的女儿,这位程夫人果然不是寻常人。
一顿饭吃得和乐,饭后程占文和董氏也没走,王府中院子多时辰也已经不早,两人就直接在王府住了下来。
当然这也是程晚乔私下同董氏和程占文商量过的,两位老人难得来京城,他们留在王府还能多陪一陪老人。
泰儿和安安一整晚都没找到多少同娘亲亲热的机会,不过外婆说他们以后就可以一直陪在娘亲身边了,所以嬷嬷们带他们回去休息时,两人都没别扭挣扎乖巧的跟着走了。
他们回去休息,余洋就有时间拉着程晚乔问一下具体情况。
王爷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间就很严重啊?
通信不方便,就算程晚乔可以用拼音给他们写信,但信上能说的到底有限。
之前又听她说慕泽川的情况很严重,她的心就一直提着。
程晚乔知道她一定会问,就将西北那边的情况一一说了一遍。
看脉象殿下中的毒应该跟皇帝中的毒是同一种,只是皇帝是长期少量一点点累积在身体里,已经除不净,只能尽可能压制和给身体补元气。
殿下的身体如果恢复调养不好,也会留下病根,但西北那边的情况你也知道,我其实犹豫过是留在那边哈还是回来。
但我不给他下猛药,他一定只会敷衍我,到时少不得吵架和冷战,所以我犹豫再三还是回来了。
至于路上走得慢,又故意遮掩行踪,自然也是为了加重他心中的那点愧疚和不安。
她不需要他的道歉,她只要他好起来。
余洋叹气:西北那边也是麻烦,要不是他还有太子的身份在,可以用身份压住不少人,你爹都想过去替换他,让他回福州去养身体。
可惜西北那边的情况太复杂,程占武没资历没背景,到了那边指使不动手下更麻烦。
西北那边我爹过去确实不行,不止是将叛乱平定,还有西北的各级官员,这些人也不好处理,皇帝现在不管事,这些麻烦都要他来解决。
要不是皇帝活不了几天的消息已经传遍大楚各地,慕泽川就算是太子身份事情进展也不会有现在顺利。
毕竟皇帝驾崩了,他就是下一任帝王。
帝王的面子谁敢不给!
这些你们心中有数就好,娘也帮不了你们什么,我们在京城估计只呆上月余就会回去,到时泰儿和安安就留在你身边吧。
现在皇帝已经没了威胁他们夫妻二人的心思,自然也不会再想将双胞胎抱到皇宫做人质。
程晚乔点头,就在我这里吧,等西北那边的战事结束,我带他们去看殿下。
孩子们已经有一年多没见父王,也该过去见一见,免得太过疏远。
带我进空间看看,之前种下去的那些花植应该都长得差不多了。
这些花不是非要送到杭城才能卖出去,京城这边大富大贵的人家更多,拿出来没准能卖不少银子。
余洋还惦记给两个儿子存些家底,之前原本说这些花植她们母女二人平分,结果西北战事吃紧卖花得到的银子都花在军营里。
事态紧急她自然也不会张口要钱,但现在不一样,仗都要打完了,程晚宁也已经是半大小子,她和程占武得开始给孩子存钱了呢。
程晚乔一眼就看出自家娘亲的心思,也不多说就拉着她进了空间。
空间中的红土地一直在缓缓扩张,一段时间没有规划整理就显得有些杂乱,余洋进来就开始忙,程晚乔拉着她的手诊了好一会,就将人放开去给她配调养身体的药丸。
之前给程占武配制的药丸应该也已经吃完了,空间里药材还多,她也顺手做了几瓶,只等余洋回去时一并带着。
他们这里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西北那边慕泽川收到程家人启程进京的消息,心中顿时升起期待。
他的乔乔最听岳母的话,岳母劝说,她应该就愿意给他写信了吧。
第446章 弟弟们的选择
魏老太他们到京城,程晚乔的日子就突然忙碌起来。
她要带着长辈在城中走走看一看,也要带着几个弟弟去京城有名的书院还有国子监学习感受一下。
南北方的差异很大,她不知弟弟们更适应哪里,不如就让他们自己来选。
毕竟他们都想入仕,像程占文一样考科举入朝为官。
他们有这样的想法自然很好,在她看来趁着年轻的时候不好好读书学习那才是浪费时间和天分。
虽然也许以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努力时得到的积累总有一天会在不经意间带来反馈。
程晚荆他们知道自家大姐此举是什么用意,几人都很听话的跟着她进各个书院去体会京城学子们每天的读书生活。
大姐,这边的夫子比府城的夫子学识要更渊博一些,不过对我们来说府城的夫子也很好了。
程晚宁跟着程晚乔走了两天后心中就有了一些判断,京城这边夫子的学识在福州那边的夫子之上这也可以理解。
毕竟京城这里在方方面面都汇聚了大楚最顶尖的一批人。
不过这里好,也不见得就意味着福州那边的夫子就很差。
程晚荆和程晚荆已经得到秀才功名,他们现在都在准备乡试下场。
程占文给他们的建议是再下一科是兄弟二人可以下场试一试,不要抱着能高中的心思,就体会一下乡试的气氛还有考题,还有在贡院中那十多天的生活。
有了一次体验后,再努力三年亦或是再一个三年,调整好心态准备乡试。
兄弟两个对此都有心理准备,书院的夫子都说他们并不算有读书的天分,也许乡试会几次都不中,让他们也要有个心理准备。
程占军知道这事后还跟他们专程谈过,兄弟两个现在对子承父业也没有太多抗拒。
只是如果能入朝为官,他们还是更想跟程占文一样风光体面,而不是在海里风里来雨里去,人也晒得黝黑粗糙。
年轻孩子对生活有自己的想法,这没什么不好,程占军半点不觉得自己的船队被儿子们嫌弃了需要难过,他也盼着儿子们能高中当大官,然后光耀门楣。
他们兄弟在福州过得都很好,也都各自有规划,在程晚宁看来这里还不是比不得福州。
只是他对京城没太多向往,程晚荆和程晚峰却是动了心思。
他们两年后要准备乡试下场,虽然程占文的意思是让他们下场去经历感受一次真正的乡试,不要计较结果。
但都是年轻人少年意气让他们私心里都觉自己也许就能高中,存着这样的心思,两人就有些想要留在京城。
只是程晚荆只想进一个好的书院,而程晚峰野心更大一些,他想进国子监。
大姐,是不是进了国子监,就能跟京城中各个府里的小辈交好?国子监应该不止是让我们学习读书的地方,还能用来扩展人脉吧?
程晚峰问得现实,他跟在程占军身边学的最多的就是现实。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