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书房外,凌清时接着连又进了几个房间,都搜到了一些东西,只不过凌清时看的不甚明白,因为信件来往对方皆不同,有凌鹤,有安宁侯,有秦国公,还有一个,虽没提名字,但凌清时直觉是稚儿那边的人。
一个小小的县丞,跟这么多重量级的人物都有来往,还全是让县丞给他们办事的,凌清时一时也不知是这县丞好手段还是找他办事的人都没脑子,没查清他还跟其他人有来往。
凌清时带着信和账本回了隔壁林家。
而林瑜三人也有了收获,他们在院子里转了几圈后找到了几个草药包,而在放草药包的附近都有很多血,这明显就是凌清时说的用来压制血腥味的草药了。
林瑜将草药包递给凌清时看,凌清时也认不完里面的草药,不过通过这个他可以判断,有人暂时不想让更多人知道林家的事。
从刚才他在隔壁找到的那几封信来看,凌清时觉得这次怕不止凌鹤一个人的手笔,肯定有其他人在里面掺了一脚,至于这一脚是为了帮凌鹤还是别有所图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草药包先收起来放一堆,凌清时将林洵拉过来,我问你,这开阳县平常是县令做主还是县丞做主?
这种事问一个小孩儿着实为难人,但现在也只有林洵可问,凌清时也没法子。
好在林洵知道的不少,他道:县令上了年龄,县里很多事都是县丞在处理,爹他们也常说要跟县丞打好关系。
凌清时懂了,这开阳县几乎是县丞的天下了,他回忆着在摄政王府看的大楚堪舆图,发现这开阳县可是个好地方,来开阳的路的四通八达,但要去京城,却必从开阳过,尤其是那些想要做点什么的,如果能控制了开阳县,就事半功倍了。
除此之外,这开阳县应该还藏着其他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否则不会引起这么多人关注。
凌清时又问林洵,你可知道县令住哪儿?
林洵点头,知道,爷爷带我去县令家玩过,我跟县令大人的孙子是同窗。
那你跟我走一趟,娘,你们就在这儿别动,凌清时提起林洵就往外走。
被拎小鸡仔一般拎着的林洵觉得太舒服,但也不敢跟凌清时提条件,乖乖的被带出了门。
而凌清时几乎是在出门的那一瞬间就察觉到有人在盯着林家,凌清时瞬间确定,这次林家出事不只是凌鹤的手笔,因为凌鹤要用林家威胁他,没必要在过后再派人盯着林家的宅子。
所以是林家的宅子里藏了什么秘密还是在等来这个宅子寻秘密的人呢?
凌清时也没带着林洵回去,他暂时不想让对方知道他已经发现了他们,还是按照原定计划我往县令家走了一趟。
进县令家凌清时是光明正大进的,由头是林洵来找县令孙子玩儿,下人也没觉得奇怪,在禀报过后就把人放了进去。
等进了门凌清时才问林洵,这个时间你们应该在上学对吗?
林洵看了看天,又算了下休沐的时间,点头,对的,所以徐天应该在学堂。
理由不成立,他们却进了门,显然是县令算到他们会来,或就是故意在等他们。
等到了会客的地方,迎接他们的果然是那句话,你们还是找来了。
第八十三章 徐县令知道的秘密
原本意料之内模样的徐县令在抬头看到凌清时后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你是谁?
凌清时让林洵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自己也坐在了林洵旁边,徐县令看到我这么意外,那你觉得该来的人是谁?
你不是林家人!徐县令用的肯定句,他又看向林洵,这是林家的孩子,你对这孩子做了什么,你挟持了他来威胁本官?
话怎么听都觉得怪异,徐县令这明显是在意林洵的,对林家的事显然也知道一些,甚至专门等着人林家人上门,但林家出事后衙门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这点在乎就变成矛盾了。
徐县令,他是我表叔,在徐县令的冷眼注视下,林洵替凌清时开了口。
表叔?徐县令还是不认识这号人。
林洵补充,表叔和姑奶奶是从京城来的,姑奶奶回家看曾祖父。
这下徐县令明白了,看着凌清时就更惊讶了,你,你是摄政王妃?
凌清时笑,看来徐县令还知道我的身份,既然徐县令知道,那想来县里的其他官员也都该知道林家如今是摄政王府的外亲才对?
徐县令苦笑两声,便是知道又如何,这开阳县早不是本官能说了算的,这就是一块大肥肉,人人都在盯着,下头那些人也是各为其主,本官老了,什么都做不了了。
若不是一个县令做那些事太过显眼,下头的人也不会让他一个老头继续当这县令,他就是那些人放在开阳县的挡箭牌,有他在,底下的人才更好行事。
凌清时并不意外徐县令这话,只问,那徐县令现在是忠于朝堂还是另有想法?
本官自然是忠于朝堂的,本官在开阳县为官多年,虽没做出什么大事,但辖下百姓在本官治理下过的也不错,本官这辈子无愧朝廷更无愧百姓,徐县令想也不想的说道。
凌清时微微挑眉,就如今这情形,徐县令还敢这样说吗?
下头官员有异心,开阳县很快就要易主,之后百姓是像现在这般安居乐业还是水深火热,可难说的很。
凌清时这样一问,徐县令便叹了一口气,身子往后靠着椅背上,不敢,是本官对不起皇上,对不起百姓啊。徐县令捂住了脸,看起来很痛苦。
凌清时不想看这一出苦情戏,直说:徐县令先说说林家的事吧,你知道多少,林家这事背后还有什么人插手,以及他们筹谋了多久。
徐县令没说话,却拿了一本账册给凌清时,凌清时翻开账册,才发现这小小的开阳县竟是个宝库,上头记录了这开阳县十几座大大小小的矿山,不仅有铁还有煤。
前几年摄政王安排人来开采过一座铁矿一座煤矿,这是朝廷都知道的事,但其他没经朝廷允许的矿在这几年也陆续有开采,账册记录了这些矿的产出,以及指使开采的人,一溜下来全是县城的官员,县丞县尉甚至是下面的主薄都有名。
凌清时看完嗤笑一声,开阳县可真是出人才,诸位大人是个个都想一步登天,跟皇上抢起东西来了。
徐县令没好意思接这话,他这个县令早就被架空了,这些事他管不了。
徐县令跟凌清时解释,有些矿是被县里一些富户买了的,那属于私产,朝廷不允许下面百姓有私矿,但这些矿现在朝廷还不知道,他们也不想让朝廷知道,便只能用别的法子将人除掉,这田地和山都没了主人便归衙门管,只要到了衙门手里,那就好说了。
凌清时看到账册上有两座矿都在林家买的庄子里,也就是说,林家因为这两座矿碍了人眼了。
不止林家,还有县里其他两家富户也在账册上有名,凌清时指了指另两家,问徐县令,这两家人现在可还好?
徐县令道:他们不敢那么猖狂的,就算要除掉他们也一家一家来,隔个一年两年的,不让生疑。否则必会引起朝廷关注,届时这开阳县内就什么都瞒不住了。
凌清时勾起嘴角,有些嘲讽,隶属京城管辖,那就跟天下脚下没什么区别,出了这么多矿产,还想着瞒住,这是有多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
徐县令看了看凌清时眼神,继续说,林家身份特殊,大家都知道林家有个女儿嫁入了丞相府,怕对林家动手会引起京城的注意,可没想到,丞相那边这次主动派了人来要动林家,然后有人就帮了点忙,事情便成了现在这样。
凌鹤已经不是丞相了,他手中没了实权,这儿的人还这么听他话?凌清时好奇。
徐县令微微叹息,可他到底是太后亲哥,只要有太后在,便是皇上也要给他几分薄面,只是一个小妾的娘家,皇上难道会因为一个小妾娘家对自己亲舅舅下狠手吗?
说来说去,根源还是在太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