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摄政王的替嫁男妃 > 摄政王的替嫁男妃(47)

摄政王的替嫁男妃(47)(1 / 2)

雪灾都这么久了,之前一直没消息传来,李威就不信北境三州的官员了。

萧景恒皱眉,朝廷官员的情况他是知道的,许多文官估计只是去北境走一遭就撑不住了,赈灾就想都不用想了,有几个他觉得还行的,却都是他皇叔那边的人,他不信他们。

思索了半响,萧景恒看向李威:朕若记得没错,北境三州的官员也是摄政王推荐的对吗?

李威也是两朝元老,对朝廷的事知道的不少,朝廷地方官员五年一轮换,北境的官员的确是摄政王安排的,明年便要到任期了。

皇上这样一问,李威反而更担心了些,摄政王一直在关注边关的动向,这回连他那边都没消息,莫非北境还出了更大的事?

李威对萧楚奕这个摄政王是没什么意见的,之前萧楚奕主理朝政时他是个中立派,谁都不占,萧楚奕也没难为过他,也可以说他没难为过任何中立派,只要这些人做好分内之事就好。

虽然雷霆手段但却从不拿百姓安危说事,若是北境官员有问题,只怕萧楚奕发现后早已经处理了。

李威想了想问皇上,皇上,可要招摄政王进宫问话?

萧景恒拒了,不必。

周启,拟旨,着摄政王去北境三州赈灾,即日出发。

连问都不问一句,就直接下旨了,李威觉得不太妥,皇上,这是不是该先同摄政王说一声,而且还要商议粮草押送,在地方的行使权等等。

萧景恒勾了勾嘴角,丞相啊,你要知道从前这些事都是谁在管,放心,朕这江山社稷皇叔要比朕还清楚,他必会自己处理妥当的。

李威张了张嘴,话到底没说出来,皇上对摄政王不满,甚至猜忌,说了没用,甚至还会让皇上对他也不满。

与此同时,摄政王府

凌清时和萧楚奕面前跪着两个浑身是血已经奄奄一息连话都快说不明白的暗卫,这两人自北境回来,进了王府就往萧楚奕面前一跪,然后掏出了两封信。

萧楚奕接了信,让暗一安排他们下去休息请大夫疗伤,他自己则打开了信。

信上说北境三州连连雪灾,官府虽尽力救援但人口太多,多数百姓房屋被压垮,流离失所,加上天寒地冻又缺衣少食,已死伤无数,情况惨烈,请他派人支援。

另一封信写的是北境早已给朝廷递了折子也派了人送信,可那些信都有去无回,朝廷也没任何消息,最后只能寻了摄政王府的暗卫让帮忙送信,希望信能送到萧楚奕手中。

边关八百里加急信函入京的事萧楚奕已经知道了,宫内也有消息传来,说那信函里不仅写了战事还写了雪灾的事,想来这是北境官员想的办法,雪灾的事有人敢拦,但敌军打过来了,不管幕后之人是谁,只要不想北境落到敌军手中,都不会再拦。

待萧楚奕看完后,凌清时接过他手中的信看了看,跟着沉下了脸,嘲讽开口,连雪灾的消息都敢拦,可真是好本事好能耐。

这时候的雪天有都冷,凌清时算见识到了,他在现代冬天也就是个两件套,可到了这儿,即便衣服加棉了,往身上套个三件都觉冷的刺骨。

北境比京城还冷,百姓又哪儿来那么多生御寒的衣物,这雪灾还不知会要多少人的命。

这次不管是谁,绝不能放过,凌清时冷声道。

不管是太后的手笔还是稚儿让人做的,又或者是其他的势力,敢拿这么多百姓不当回事,这样的人绝不能留!

萧楚奕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隐隐听到外面有动静了,萧楚奕才拍拍凌清时的手,王妃领人去收拾东西吧,要去北境了。

凌清时愣了下,还没问,外头已传来吴伯的声音,说宫里来人了,请王爷王妃出来接圣旨。

凌清时当场就脱口而出,狗皇帝!

萧楚奕没说凌清时不对,只推着轮椅开了门,对门外的吴伯说,去将圣旨拿来吧,本王接了。

吴伯也有些懵,王爷不去前院接?

萧楚奕:不必了,圣旨拿来就行,让他回去转告皇上,本王应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去户部要钱粮

圣旨不用看都知道上面写了什么,萧楚奕也没打开,让吴伯跟其他的圣旨放一块堆着了。

接下来,就要调兵遣将,连粮草都要自己去问户部要了。

凌清时见萧楚奕要出门,伸手拦住了他,我去吧,你进宫一趟把解药拿了,如果不给我们就不去了,想要马儿跑,还不给马儿吃草,哪有这么好的事。

萧楚奕给了凌清时一块令牌,然后又让人取了纸笔写了几个名字在上面,每个人后面写了让他们做什么,萧楚奕将纸折叠好交给凌清时,这些人是最合适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不必强求,若不应的,可让他们推荐合适人选。

不是皇上下的圣旨,只是萧楚奕以摄政王的身份让他们跟着一起去,又不是什么好差事,人不愿意也正常。

上面的名字凌清时一个都不认识,但也不是什么问题,他脚程快,问句话而已,要不了多久就能办完。

接着萧楚奕又写了一封信,是问户部要钱要粮的,上面还盖了章,去找户部尚书,这个一点都不能少。

凌清时把东西都拿上,然后叫了白雪,两人骑马出门,白雪是给凌清时指路的。

凌清时先去的户部,要给支援的军队调遣粮食,户部尚书也没回家,一直在户部忙。

凌清时不认识户部尚书,但户部尚书认识他,恭敬的跟凌清时行了礼,然后问明白来意,凌清时将萧楚奕写的信递给他看,并表示,一点都不能少,不要讨价还价。

户部尚书一看上面的数,当即苦了脸,王妃,这也要的太多了吧,下官还得给援军备够足够的粮草呢,再加上北境本就有的十万大军,这二十万人的口粮也不少,再加上您这要的,国库都要给搬空了啊。

尚书大人可以自己算北境的人口,看这个数要的过不过,北境本地的粮食都是给戍边将士备着的,拿不出多少给百姓,若去赈灾给的粮食不够,就去江南一带去调去买,路不通就修路,人不够北境自有无家可归的百姓给你送来。用不着哭诉,没法子就脑子想。

户部乃一国之重,是维系整个国家运转的钱袋子,萧景恒一掌权就先将户部给握在了自己手中,官员大半换成了他的人。

这位户部尚书也是萧景恒心腹之一,在凌清时来之前就接到了宫里的消息,若摄政王要来钱粮,只要不太多都给,但上面也有话,不能要多少给多少。

但凌清时这位王妃一来就直说了,不让讨价还价,还把人给训了一顿,户部尚书心里也苦。

户部苦着脸,王妃,这话不是这么说的,这地方今年该交的粮食都交上来了,其他都是地方粮仓,以备不时之需的,也不能随意动啊。再则说了,这要买粮也得有银子去买啊,这援军也得给他们备冬衣备战甲还有武器,这哪个不要钱啊。更何况王爷要的这一笔也不小,这要都给了,国库就真空了

凌清时抬手打断他的长篇大论,临到要去打仗了你才知道备这些东西,是还是太晚了些,更何况将士所需的是兵部的事,你户部只要出银子就行,用不着扯这些。我只问一句,东西给还是不给?

凌清时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但户部尚书却在他身上感觉到了威压,从开阳县一事后,这位王爷就没人敢像从前那样一点都不当回事了。

不过也没太放在心上,可真正跟这位对上时才发现,传言哪只是传言,明明本人有过之无不及,这位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户部尚书支支吾吾不敢接这话,凌清时被他弄的有些不耐烦,伸手一抓人衣领给推到了旁边,然后视线扫过屋内其他人,有没有个人来给本王妃报下你们户部现有的钱粮数?

最新小说: 不乖(高H,1v1 强制) 黑月光靠骗心苟命(古言np) 偷光 把发小的弟弟画进黄漫掉马后(1V1) 每个世界都在被觊觎[快穿] 穿越之女扮男装太子爷 夏天开始的初恋 道长快到钱包里来 全息网游之不完美男神 少将军滚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