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的阅读习惯也不是能轻易改变的,况且他对毛笔字也没什么研究,之前因为右手受伤,一直没有碰过毛笔,如今正好,看书累了就写上两笔。
开始还很滞涩,宛如幼儿学字,渐渐就有模有样起来,想来是身体的肌肉记忆,他是写不出这么一手毛笔字的。
下午吴余圣来回禀的时候,宴云河再次叮嘱了一通之前小麦种子的事,人气值也是很宝贵的,他可不想浪费。
《我是摄政王》每晚九点才会更新,反正他这篇同人文人气低迷,宴云河主要是看农大学妹有没有留下新评论。
他总觉得自己的穿越农大学妹应该是知情人,只不过不能在评论区透露给他。
晚间的时候果然更新了,正是他选择卸任的事,宴云河松了一口气,这一章有关外貌的描写果然少了许多,他今天终于不用尴尬入睡了。
农大学妹第一时间留言:退了也挺好的,朝堂险恶,不如先猥琐发育。
当然也有几个不赞同的,认为宴云河太怂,没有当主角的气质,看起来太憋屈,不够爽。
宴云河不知道他们说的爽是哪种爽,只知道若是再爽下去自己只能先去死一死。
相比混迹朝堂,他还不如去种田,他现在什么都不多,就是地多,光都城外的王庄都有千顷呢,更别说还有封地。
次日下午,钟百道就来交了计划书,宴云河看没有标点符号的繁体字看得头晕,多亏了九年义务教育,起码他还是能看明白的。
这份计划书不可谓不详尽,连每日供应的吃食标准都做了备注,老幼废疾各有标准。
至于管理制度,宴云河此时只要求一点,奖罚分明,计划书也做到了。
宴云河习惯性地点了几下桌面,说道:善堂既然要收养孤幼,总要教这些孩子些傍身的本事,若有想学种地的,就送去善田那边,再请些手艺人,木工竹匠的,多少教一些。
他看了看低头状似沉思的钟百道,此事就交给钟长史了,以后善堂的所有账本都要交于王府进行核查,一应收支明细不可少。
钟百道沉默一瞬,这才拱手应下,及至出了门,面上才显出深深的疑虑。
看来王爷是真的忘了不少事,竟开始用起他来了,之前这位王爷强横霸道、疑心颇重,因为钟百道是先皇时期指派的,对他是全然不信任。
若不是记忆缺失,是断然不会用他的,也不知此一时是福是祸,且走一步看一步吧。钟百道看着头顶青天,只能按下心中的忧虑,先去将王爷交待的差事办好。
于是京中百姓发现摄政王府的人先是修葺了废弃多时的善堂,接着将街头巷尾阴暗处的乞丐统统收进了善堂。
有人看到医馆的大夫这几日在善堂进出频繁,显然是在为那些乞丐诊治,接着又看到城西那老迈的木匠也进了善堂,据说要将那木工手艺传给小乞丐们。
那老木匠孤寡老人一个,行动不便,都要吃不上饭了,如今有了个好去处,自然让人为他庆幸,不免感慨摄政王可真是个好人啊。
而此时京中亦流传出摄政王带兵平叛的故事,那故事中的摄政王英明果敢、忠心不二,对待身边的士卒更是亲如手足。
说书人讲起摄政王的故事,打仗之时天寒地冻,摄政王见一守门小兵衣衫单薄、瑟瑟发抖,就解下自己的披风亲自披在小兵身上,还言道若有什么难处只管说与他听,原来这小兵母亲病重,急需用钱,他不得不削减自己的用度,为母亲看病。
摄政王至孝之人,为了守孝至今还未娶王妃呢,听了小兵的话,当即就赠予小兵财物,让他寄回家中为母亲诊病。
这个小兵也没有辜负摄政王的一番好心,在战场之上奋勇杀敌,最后从一个守门小兵成长为了军中将军。
关于摄政王的故事还有不少,只不过宴云河只听过这个小故事,这个集忠孝仁义与草根逆袭于一身的故事流传最广,最为人津津乐道,让听完之后的宴云河不禁感叹:古往今来,大众果真最喜欢升级流。
至于故事的真假,那谁知道呢?反正大家都这么说,就这么是吧。
宴云河觉得自己最近涨起来的名望值,应有一大半是来自这些小故事的,而实事代表善堂,恐怕贡献了一半还不到吧,怪不得人们总是喜欢营销,还把营销做成了一门学问。
若让宴云河选,他大学一定选修营销学,主修的话还是留给他最爱的农业吧。
回复了些许精气神,宴云河终于能够走出王府大门了,关于摄政王的小故事就是在第一次出门时听到的,之后他就去了善堂视察。
第5章
摄政王他一心为名。
作为宴云河在古代做的第一件实事,善堂在宴云河心中自然不是无足轻重的。除了这确实是一件益民的好事外,这也是宴云河的一次尝试,关乎他后续的名望获得计划。
修缮过后的善堂虽然能够遮风避雨,但离窗明几净还是有不少距离,一群本来就是乞丐的人,自然也不会多讲究卫生。
宴云河能够看到明显的打扫痕迹,想来应是因为知道他要来,事先收拾过的。
他在心中将发现的问题一一记下,巡视过后才叫来了善堂的管事。
这次出门他没带多少人,穿着上也尽量低调,除了管事的知道他要来,住在这的老弱病残并不知晓此事,只看他气派,也不敢上前打扰。
善堂管事是王府仓库大使的侄子,为人忠厚,一家子都靠着王府吃饭,对摄政王敬畏有加。
他第一次直面摄政王,此时颇有些战战兢兢,宴云河这些时日倒是对「自己」的威慑力有了认知,见管事如此模样也已经习以为常。
虽则如此,看见有人对着自己如此做小伏低,还是别扭难受得厉害,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一般选择有事说事,尽快结束对话。
管事名叫刘安,听了宴云河关于善堂的建议后,忙道:小的知道了,健全的孩子也都做好了安排,大家也都感念王爷您的恩情呢。
宴云河看看名望值,却知道这点感激还差得远,他此时也确定了一事:作为一个国家的摄政王,他重启善堂并不会给他带来大量的名望。
因为大部分人认为这本就是他该做的,现在只不过是重启旧制罢了。
但宴云河既然做了这件事,这件事又是件好事,那他就有理由继续做下去,半途而废也不是他素来的作风。
所以这善堂还是要继续开下去,这时候若是突然停了,反而会降低名望。
善堂是运作起来了,但还需要花费心力维护,宴云河今天看了,发现有不少的残障人士,这些人不只不能生活自理,还需要额外的看护,现如今也没有什么专业的看护,善堂的资金也不是无止尽的,要负担这么多人的一生,也是不小的开支。
待晚间宴云河查看更文系统的时候,发现农大学妹又留下了长评,这一次她详细介绍了些网文的热门标签,一些适合在这个时代发展的热门元素。
每个标签的含义和热度宴云河都仔细看过,他明白学妹是让他选择一个主题,凡是写过文章的,即便是一篇小作文,那也是有中心思想的。
他个人偏向「种田」标签,起码和他所学有关,像其他的「权谋」、「宫廷」之类的,一看就和他不沾边,玩不来。其次,虽然读者不知道他能看见评论区,但他们是知道种子商店的存在的,「系统」这个标签也能用用。
经过一个月的折腾,他的名望值稳定在了七百以上。
若说三百名望值的时候,他的身体状态像是八十岁的老人,那数值二百五十的时候就是百岁老人,以他的经验,二百是保底,算是系统赠送的植物人状态打底,低于二百就没有活着的希望了。
如今七百的名望值也只堪堪达到七十岁的状态,这种递减的程度显然越往后期越严重,若想身体状态达到符合他二十三岁的年纪,那数值无疑不小。
再一点,作为大郑朝的都城,洛城有着将近百万的人口,而他以传奇话本形式进行地炒作只为他提供了四百多的名望值。
即便不是人人都听过他那些无法考证的故事,但以现在满城热议的程度,人数也该不少,那就只有一个结论,这种炒作得来的热度并不能转化为有效的名望值,他的思路是错误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