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1 / 1)

('

“温兄弟!”

“啊!”温呤知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吓的猛一抬头,就见贾文和深深地看着他。

“又在想什么?”

“没……没想什么。”温呤知笑得勉强,怕贾文和继续问,遂转移话题道,“我就是太饿了。”

第五十一章

温呤知实在没力气了,瘫在贾文和的身上,被他半搂半抱着带回清山派的宫观里,直奔膳堂。

两人用完饭,拿起茶水点心刚坐在场院东侧的小停里,天上大片的积雨云就爆发了,劈哩叭啦跟倒豆子似的下起来了雨。

两人看着雨愣了半响,旋即相视一笑。

看着心情颇好,不紧不慢地在泡茶的贾文和,温呤知想起上午他们逛得那些个地方,于是问:“贾先生,青山派的道教文化这般浓厚,满前山都是与道教有关的,为何要取一个,嗯……这样直白的名。”

贾文和抬眼看他,喝了一口茶,缓了一口气:“你想听?”

温呤知连忙接:“想!”

贾文和:“好。”

大禹治洪水、疏九河的传说在中原可以说家喻户晓,但他治理丈人山的故事,晓得的人却不多。

据说在宇宙洪荒年代,丈人山还是荒山秃岭,渺无人烟。后来,在靠山脚的平坝地,逐渐有了居住,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

大禹的老家在千里峨山丛中的汶山郡。汶山就是汶川,和都江堰紧紧相连。此时的大禹在老家一带治水已经颇有建树。

这一年的春末,一个赶了远路的人跑来,说他是石城山民派来的,请大禹去石城山治水。

大禹一听心想,自己家乡的水还没有治好,怎么能够离开。但看来人说得恳切,又不能不去。好在汶山到石城,山连山,坡挨坡,汶山在山腰,石城在山尾,一路下坡走小道,第二天就赶到石城。大禹到了石城,气没歇一口,就到山湾察看。连着转了几座山,才吸几口冷气。只见石城山又高又险,高就高在座座山峰平地而起,危岩雄峙,险峰壁立,高触云端;险就险在个个山头光秃秃的,不能存水,小雨小流,大雨大流。

山石泥沙从山上直冲沟底,淤积平山谷,在谷口跑泥龙,漫滤平川,堆起漂石。雨季一过山又大旱,庄稼不长,飞鸟不停。大禹还没治过这种灾害。家乡山山有树,石石长草,虽说河道泛滥,灾害不断,总是雨过山青,雨停水清。自己年年治水,就是没有治山。他想了想对石城山的人说:“我没拴过泥龙。先试试把水关在谷口吧。”

说完,大禹带着石城山的山民们,勘地势,察山形,划堪基,立界石,吩咐大家沿谷口进山沟,从上往下,由高到低,层层筑起石堪,好等雨季一来,把山洪锁住。

这项工程摊子铺得大,大禹等不及完工,就赶回家去了。谁知这年雨水来得早,来得猛,来得密,山谷堤坝还没完工,就被泥龙冲了个精光,山脚田土又变成烂泥塘。

贾文和说到这停了下,慢悠悠地喝起来了茶,温呤知定定的看着他,等他喝完接着说,不想对方喝了一口又一口,小口小口地啜品着,丝毫没有继续的意思。

温呤知等地有些抓耳挠腮,想了想开口道:“贾先生然后呢?”

“哦。”温呤知一提心,贾文和才像想起了什么,眼珠转向上似作还想,“然后啊……”

大家又派人去请大禹,哪料大禹已被中原盟主虞舜请去制伏黄河去了,石城山民使者急如风火,爬山越岭,在渭河边华山脚找到大禹。

那时的大禹正忙着架炉,铸炼劈开黄河上神门、鬼门、人门的神斧,见到石城山民使者,急忙说道:“不治山,只筑堪,费了工又费料,还没拴住泥龙。我对不住乡亲。在中原我见识到他们治山的方法很好,不能光治山谷,还得在山上栽树植草,保持水土,山下就永不受其害。”

石城山民使者为难地说:“石城山上光秃秃的,树籽撒了一箩又一箩,一颗苗也没长出来。”

大禹笑哈哈地说:“娃儿要调教,才能离娘怀,树籽不经佑,哪能长成材。种树收益慢,可以种竹嘛。华山千尺峰顶有的是青竹,你挖些回去种吧。青竹见土生根,当年发兜,明年成林,后年就满山。有了树和竹,就能锁住泥龙。”

石城山民使者听了,高高兴兴地在华山千峰顶,挖了竹根竹鞭,回去栽在石城山三十六座山峰上。当年雨水好,满山冒竹笋,山民再经心护惜,不两年就郁郁葱葱,翠竹满山。

接着,人们又栽下松杉柏,让山山长树、峰峰挂绿,果然固住了沙土,锁住了泥龙。哪怕是夏天连下几十场雨,哪怕雨点比胡豆大,下到沟底的水也是清亮亮的。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