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空笔记
七月柒乐
第一章 味道买卖(1)
楔子
全球首例有关“味觉消失”的新闻发生在俄国,2050 年冬。
起初,那条被莫斯科小馆里监控拍下的视频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视频里的男子约莫四十多岁,只见他连干半瓶伏特加之后眉头紧锁,喊来老板并且质问,他点的酒为什麽没味道。而老板似乎是听到了什麽震惊发言,沉默几秒后才回答——“伏特加能有什麽味道?”
随后被酒馆监控偶然拍下的一幕在网络被疯狂转发,网友将男子的掀桌动作做成了鬼畜,甚至连同他 diss 店里味同嚼蜡的饭菜的发言也编写成 rap,视频下方网友纷纷调侃:不愧是战斗民族,连掀桌和 hip-hop 的力度都能碾压其他民族几条街!
郊外酒馆、天寒地冻、喝酒闹事,当这三个条件排列到一起,没人会把男子那句醉话跟“味觉消失”划上等号。
于是这则视频被消遣了几天后便沉入网海。
第二例新闻出现在一个月后,华国,这也是我国首次出现“味觉消失”的案例。
主人公是一名美食博主,女生在不影响自媒体主业的情况下,靠“兼职读书”的勤奋人设在网络上走红。她在一次探店直播时,一如往常先评价了店里精美的食物摆盘,谁知品尝食物环节,却在衆人期待的目光下调侃主厨,问他是不是忘记放调料。
话音刚落,餐厅工作人员以及公司团队面面相觑,随后直播中断。
第二天,女生所在的公司便以“玩笑整蛊”为由,淡化了这场直播事故,并宣布未来一段时间女生将把重心放到完成学业上,不再参与直播工作。
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周内,第三例、第四例、第五例……米国加油站的“黑心热狗”、袋鼠国出口的“注水牛肉”、霓虹国忽然之间门可罗雀的网红蛋包饭店……“味觉消失”事件在全球各处被报道出来,这时终于有网友站出来匿名发帖,说自己和家人早在一个月前也消失了味觉。
很快,网络上分享自己经历的帖子纷至沓来。
当特例成为主流,人们终于不再惧怕被当成怪物,几乎一夜之间全球人类步入了“味觉大爆炸”时代,这时大家这才猛然想起那名俄国男子的怒吼——
“伏特加是有味道的!”
第一章
“伏特加是有味道的!”
淩晨三点,林可可瘫在躺椅上精神神游,她打了个呵欠,在键盘上输入编号:ALC9811。
下一秒眼前闪出一瓶伏特加的全息影像,她敲了敲瓶身,继续发送语音。
“那些说伏特加就是酒精兑水的,是因为他们没有感受过高级伏特加的味道!”
消息发送出去很快便收到回複,对方听上去很激动。
“高级伏特加应该是什麽味道?我没喝过高级伏特加!” 那人随便报了几个自己喝过的品牌,又重複,“所以那应该是什麽味道?比这几种还要好喝吗?”
很好,语气迫切,看来是个伏特加的癡迷爱好者。
林可可眼神“叮”地亮了一下,正襟危坐。
“我给你推荐的这条就是高级伏特加数据,制作的时候加入了坚果、蜂蜜、莓果,至少经过三重蒸馏。你闻的时候会感受到伏特加的前、中、后调,细细品还有甜甜的味道,嗅感可比你刚才说的那几个牌子可要丰富多了!哦,不过有一个缺点,有点小贵。” 说完一鼓作气把价格发了过去。
“!!!!!” 那头没说话,系统自动将他的激动语音识别成了一串感叹号。
一分钟后,林可可手机提示到账八万元。
这单成了!不枉她大晚上不睡觉舍命陪君子。
她晃着腿在躺椅上摇来摇去,刚打算结束这次交易,谁知那边深夜 emo 上了。
他说自己好惨。
买家是位 25 岁的男生,八年前全球经历“味觉大爆炸”的时候他才刚成年没多久。“味觉大爆炸”是这几年在网络上流行的叫法,男生说他“爆炸”的那天,正在偷喝他爸爸的藏酒,所以到现在他也没搞清楚,自己是在喝酒之前就消失了味觉,还是那瓶酒本身就没有味道。
于是,那口记忆中的伏特加就成了他人生中薛定谔的酒。工作后先攒足钱买了电子扩香机,之后就是这条数据,总之势必要闻到伏特加的味道。
“味觉大爆炸”那年林可可还没成年,所以她没喝过伏特加,所有有关酒精的啓蒙信息都来源于爷爷留给她的那本笔记——
“谷物、蒸馏、技法纯净。”
“味清、寡淡、没白酒香啊。”
这两行是林可可爷爷对于伏特加的评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