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点头,“我们园里所有的特殊儿童名单, 都是教委确定的。你们家孩子想要入园,只能等到9月份,或者先找一家愿意接收的普通幼儿园。”
元锦站在一旁看着,默默决定把自己的幼儿园规模,再扩一扩。
从园长办公室出去,夫妻俩的眼泪就不停往下落,互相问对方要怎么办。
问完了又一起沉默下去,抵着头,抱着孩子顶着寒风一边商量一会该去哪个园。
元锦小跑追上去,叫住他们,“我弟弟的情况也有些麻烦,要不我们互相留个联系方式,如果遇到条件不错的融合幼儿园,又原因接收特殊儿童,互相通知一下?”
夫妻俩停下来交换了下眼神,拿出手机加她好友。
元锦冲他们笑了笑,和他们一起往外走。
回到车上,她看着那对夫妻互相安慰着离开,眉头一点点拧紧。
特殊儿童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自己在其他的小世界里办康复中心,每一个老师或者康复师、医生,都要签订严格的协议。
拿了高工资就得付出高质量的服务,还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融合幼儿园的老师水平其实不低,但他们要负责特殊儿童,正常孩子的看护工作也要做,没法分的那么仔细。
这种模式下,多一个特殊的孩子,园长还真不好做主。
工资就给那么点,说好的一个班多少人,忽然往里加塞,家长还不能陪同上课,老师肯定会有怨气。
元锦靠着椅背想了一会,发动车子上路。
再看看,她得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开始去做这件事。
……
花一个月时间走访了荣城个区的融合幼儿园,康复中心和特教中心,元锦也挑好了开办幼儿园的地方。
她住的永和区内有一座烂尾的子弟小学,因投资方资金链断裂跑路,楼烂在那已经好几年。
土地归属、债务清偿等等的手续太过麻烦,一直没人接盘。区政府也没钱投入改造,工地里到处长满了杂草,偶尔有流浪汉在里面居住。
元锦算完账,先去区住建局了解这块自己接盘的可能,又联系上当初的投资方,带着律师去和对方谈判。
跑了半个月终于搞定所有手续,子弟学校改建开工,重新调整规划和功能设计。
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当初只建了三层,元锦调整后图纸后取消原本建五层的计划,副楼也同样取消层高,只保留三层。
此外增设无障碍设施,无障碍活动区等等。
这座子弟学校,原本是作为永和区的公立学校补充,满足租住在城区的农民工子弟上学需求。规划做的还不错,宿舍、食堂、活动区、教务楼都安排的非常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