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口语康复确实在推广普及,特殊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提高,对孩子的康复训练也更追求科学化、系统化。
开元幼儿园就有专门的听障儿童口语康复训练师。暑假期间还和各个医院五官科签署合作协议,对佩戴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孩子,进行康复数据跟踪记录。
大部分听障儿童在早期就进行康复训练后,可以通过口型或者是辅助器械,完成正常交流。
手语没有全国普及,影响有,但是不大。
元锦夹着笔在手指间转了一圈,想起之前在其他的小世界,做过无声语音识别系统的事,心中有了新的想法。
手语翻译APP有好几款,优缺点都很明显。
从交流上来说,没有无声语音识别那么迅速,有效。
“对工作要求很高,比如希望毕业就进电视台当手语播音主持,这个很不现实。”老师面带微笑,“我当年也想着,毕业了一定能成手语播音主持,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大二就开始投简历,然而我投出去的简历都没有收到过回复。”
教室里响起阵阵轻笑声。
老师顿了顿,接着说,“手语翻译是架起聋听沟通的桥梁,学习期间甚至可能找不到真正的聋人练习,不太符合大家对这个专业的期待。但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够学下去,为这座桥梁注入新的血液,成为新的开拓者,让聋人群体感受世界的美好。”
提问的女生有些尴尬,“我也有这样美好的理想,可现实需要吃饭。”
“说到吃饭,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老师再次打开新的PPT,笑道,“这是国家教育部最新的,针对特殊教育做出的政策调整。对特殊教育老师的需求,其实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少,当然也没那么好。”
提问的女生瞬间涨红了脸,小声道歉,“对不起,我之前没仔细了解过,学这个专业也不是自己的选择,有些抵触。还请老师原谅我刚才冒犯。”
“你没有错,吃饭是天经地义的事。”老师又笑,“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选择这个专业,最后都是要吃饭的。因为你们的加入,听障人群也多了向外沟通的桥,这是双赢的事。”
大家含笑鼓掌。
元锦也放下笔鼓掌,决定尽快把科技公司开起来,找到一个更快的,可以通过手语和科技相结合的无障碍沟通设备。
这个设备由听障人士佩戴,实时翻译手语和识别交流方的唇语,完成和正常人无障碍沟通的工作。
这是她从未做过的辅助设备,难度很高,值得她去挑战。
提笔写下计划,课程继续。
吴老师每周只安排一节大课,今天的课主要是让大家了解手语翻译,了解这门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需求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