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的目的是终究是认祖归宗。
没有任何仪式是空穴来风的。
祠堂拜祖先这个环节本身就是个提升凝聚力的环节。
从外部来看,家族的构成形式或许是集团。
但在内部,这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家庭。
不同的家庭难免心不齐。
就跟小区似的,楼上楼下因为电梯里狗撒尿的事,都能发展到约架。
更别说这种更近一层的利益共同体。
所以祠堂的存在本身就是多个家庭之间基础的绑定。
也制定了无形的规则。
很多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在祖宗礼法面前可以用内部规则解决。
“江流,有些事是你堂哥一时糊涂。”
“办糊涂事都差点把我弄死,这要是脑子清醒估计这会我都投胎了。”
“家族争斗不会死人,这是老爷子定的规矩,你父亲还在外面活蹦乱跳呢。”
祠堂里的祖宗牌位稀稀拉拉,这还是硬凑上去的。
因为祖上实在没人,是从老江头这辈开始发家。
江流恭敬的摆了摆。
仪式也好、做样子也罢,终究是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