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想起来,她竟不由怔怔出神起来。以至于竟错过了绘春犹疑神色。
…………
平素腊月十五过后,大周宫中必已张灯结彩,红绸高挂,等着静候年。然而今年,时已将至腊月二十,大周宫中,却仍沉浸一片肃穆与宁静之中。因着延德帝病势愈见加重缘故,各宫各殿都透出一种无由凄清来,这种气氛压制下,那些平日花枝招展年少宫女们非但穿素净了许多,便连走路,也都显得小心翼翼。
萧后宫中青石板路上缓缓而行,步履之间,竟是略显蹒跚。数月之前,犹显娇艳年轻面庞,已然苍老憔悴了许多。延德帝病重这些日子,她日日旁亲侍汤药,委实也累不轻。然而她心中,却无由只觉满足。有多久了,有多久她没有与他这么亲近过了?
这一点,却连她自己,也都想不起来了。
也许是打从董后过世,也许是……自打百里肇残了双腿……也许是……
算了起来,她与他,也是二十余年夫妻了。她恍惚想着,心中无由只觉凄恻。她入宫时,不过才刚及笄,正是青春年少之时。而他,也只得二十余岁。
差不多,也就是如今百里肇这个年纪吧。其实……他们父子,生是颇有相似之处。她默默想着,心中忽然便是一酸,双眸也随之一阵发涩。与他初见那一天,是个什么日子来着。仿佛是一个极好天吧。春日暖阳熙和,庭前秀女云集,那时他才刚刚登基不久,正是勤政之时。她记得,他是太后三催四请之下,才匆匆从书房赶来。
那日他没用华盖,穿一件明黄圆领盘龙袍,头戴翼善冠。阳光落他身上,那一抹明黄刺得人眼睛发花,但却依然比不上他展露熙和笑容,他看向起身迎上去董后,面上笑意微微,仿佛能够暖到人心里去,他眸子,映着阳光,光华明灿却又柔和而深情。
只是一眼,他便扯动了她少女心,她甚至想,这一生,只要他能这么看她一回,她也心满意足了。命运似乎是偏帮着她,她入宫不久,董后便宿疾发作,乃至缠绵病榻。
而他,也愈来愈多过来她宫中。他会对着她笑,笑容温柔雍雅;他会听她絮絮说一些少女心事,耐心听她讲她童年时候,与兄长一道乐时光。每每此时,他眼中便会闪动着那种足可令她迷醉光芒,他会笑着抬手点一点她额角,笑骂一句:“真是调皮!”
然而她还是不满足,因为董后。他虽也会对她笑,也宠她,甚至爱她,待她也极温柔。但每每遇到董后之事时,他却仍会以她为重。她其实不是不能理解,董后是他结发妻子,与他结缡已将十年,同甘共苦,又一贯夫妻情好,只是她虽明知这些,心中却还不由嫉妒。
但她是聪明,她虽嫉妒,却从不表现面上,相反,但凡得了空儿,她便会过去凤仪宫看望董后。她用心,一开始其实是简单,若说这个世上,了解他人,只怕便是宫中太后,也未必及得上董后。董后知道他一切喜好,她也只是想借着董后了解他而已。
那时候,董后已有一子,便是如今百里肇。从一开始,她对百里肇确是真心疼爱,只因百里肇与他,有太多相似之处。她喜欢看这孩子笑容,喜欢看这孩子眼中那抹如星邃亮,与他如出一辙灿灿光亮。她对他疼爱,都被董后看眼中。
于是董后待她,便也愈发好。甚至过世之后,毫不犹豫将百里肇托付给她。
而后,董后薨逝,她也顺理成章登上了皇后之位。但很,她便觉出了不对。宫中嫔妃,接二连三怀孕,惟有她肚子,却一直没有动静。开初,她以为是自己年纪尚小缘故,然而当时比她年纪还小汪贤妃也都产下龙子后,她终于再坐不住了。
她命人悄悄送了一封信给自己兄长萧灿,让他延请名医,为她诊脉。接连换了七八位名医之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病根。
Ps:
额,说下,本书将日内结束,书已经上传,腆着脸求个收藏。
咳,这本书实不力,简直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了,飘过吧。
第九十八章 劝说
言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