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话,林氏就不好意思说了。
江云康听明白的同时,脸更热了,慌忙摇头,我自个儿就是庶子,知道庶子过得有多不容易,我才不要庶子。
我我与娘子还还年轻,来日方长。说到这里时,江云康磕磕绊绊,转开头去,不太敢直视林氏俏丽的脸庞。
林氏的脸也瞬间烫了,他们成亲快一年,刚开始时她能明显感受到夫君的冷淡,直到这些日子,夫君出门会给她带吃食;婆母刁难,也会为她着想;发生了什么事,也不再防着她,都会一一与她说。
这一桩桩事下来,林氏的心渐渐被温暖包裹。
不过她也知道夫君在意功名,最近又出了笔录的事,她想要生孩子也不急于一时,眼下还是明年能中秀才才好。
但能先关系近一点,她心里也是开心的。
至于彩月方才的心思,她也明白了。既然探出夫君的口风,人就不能留了。
两人都在害羞时,彩萍气鼓鼓地进来了。
她今日去库房领布,管事的说还没准备好,让她等等。没过多久,大房和二房的人却能进去,等他们挑完了,管事才放她进去。
剩下的一些布,不是颜色丑,就是布料陈旧,气得彩萍差点和管事的吵起来。
不过她也听到一则消息,随便拿了几匹布,就匆匆回来。
三爷,三奶奶。彩萍规矩行礼。
林氏看彩萍面色不好看,听完彩萍说没拿到好布,她也不甚在意,让彩萍不要生气,大房和二房是嫡出,管事的自然巴着他们。一些布料而已,你忘了林家是干嘛的了?想要再好的布,你家主子都有,莫要为这种事生气。
最开始嫁过来时,林氏常会因为这种不公平生气。但后来想开了,何必与人计较让自己不高兴,生气了又没用,还会让自己不好看。
彩萍见三爷也在,就不多说了,转头看了一眼门口的方向,见没其他人,再小声道,奴婢方才听说了一件事。
林氏看了眼江云康,见江云康也好奇,问彩萍,什么事?
听二房的秋菊和大房的翠竹说,二奶奶好像有喜了,不过月份不大,所以没声张。彩萍一心期待自个的主子能先生下侯府长孙,好灭灭大房和二房的威风,听到这话时,心情特别复杂。
二房的向氏和安和郡主要好,走到哪都巴结着安和郡主,有什么事也立马和安和郡主说。
这么讨好安和郡主,自然是因为安和郡主日后会是承安侯府的当家主母。二房和大房一母同胞,如今江云帆前途不可限量,向氏这般讨好,也有她的道理。
你没听错吗?林氏确认道。
彩萍肯定点头,不会错的,您也知道二奶奶多么善妒的一个人,但已经给红梅开了脸,最近都是红梅伺候二爷。
二房有喜,对孟氏来说,肯定是个好消息。
但对林氏和江云康,不是坏事,也不是好事。
侯府偌大的家业,本就不会落到三房头上,嫡出的哥儿有三个,总有人能生下儿子。所以林氏从没想过抢先生下儿子,去挣长孙的名头,反而心里松了一口气,若是二房有子,往后她生什么也没压力。
不过突然听到这种事,方才还觉得可以慢慢来,这会又有点点落寞。上个月母亲来信,也催她快些怀个孩子。
江云康看林氏若有所思,并不知道林氏的心思转了那么多,叮嘱彩萍道,既然二房没有声张,我们当做不知道就好,免得惹麻烦。
彩萍点头说是,看三爷起身,过去帮着打了帘布,回来后,走到林氏身边小声道,三奶奶,奴婢方才看到彩月面色苍白地出去,是怎么了?
彩萍是林氏跟前最信赖的人,也就没什么好瞒着,把事情都说了,她有那样的心思,我就容不得她了。明儿我会找她谈谈,毕竟伺候我一场,她要回家也好,配人也好,我都会拿份银钱给她。
林氏眼里容不得沙子,府里人说二奶奶是个最善妒的,平心而论,她觉得自个也差不多,不过是藏得更深一点。
江云康出了正屋,打算去看看他带回来的注释本。
书砚帮着倒茶,一边笑道,三爷,今儿您出府了不知道,四爷和五爷在祠堂吵起来了。
怎么回事?江云康放下书,来了兴致。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江云杰和江云熠都被罚跪祠堂。
江云杰的伤好了许多,得知江云熠被罚也是有三哥的原因,当即想着挑拨一下关系,说了一堆三哥看似老实,实际上背地里心黑着呢,让江云熠往后多加小心三哥。
但江云熠却是个直愣的,当即皱眉反驳,我会被罚,那是我自个多嘴,关三哥什么事?
四哥自个才是心黑的吧,暗地里搞小动作,我们兄弟该远离你才是。
我虽不喜三哥,却更讨厌你。莫要和我说些套近乎的话,你不过是个庶子而已。
几句话下来,江云杰的面色阴沉得可怕。
江云熠却半点不在意江云杰的脸色,他向来自诩嫡出,根本看不上庶出的兄弟,故而和江云杰说话,更是半点余地都不留。
江云杰被骂那么多天,心中早就憋了许多气,虽忍着没动手,却也阴阳怪气道,我是庶出没错,可嫡出和嫡出也有区别,大哥若是出了什么事,父亲肯定不舍得罚他吧。
你在嘲讽我?
江云熠可不懂忍耐是什么,当场站了起来,指着江云杰道,有本事你再说一遍?
江云杰却不说了,转头不去看江云熠。
但江云熠哪里是个会受气的主,冲过去就要打人,若不是守门的小厮听到吵闹冲进去,指不定要把祠堂闹翻天。
这事传到孟氏那里,孟氏眼尾的细纹又多了些,她怕被承安侯知道,只能狠狠教训了两个人,再交代下人不许多传。
江云康听完书砚说的,倒是觉得五弟蛮有意思的,讨厌就是讨厌,这就是嫡子的底气啊。
这事大哥知道吗?江云康问。
书砚摇头说不清楚,不过小的都能知道,想来大房的人也能知道,就看大奶奶会不会和大爷说了。
事实上,江云帆一回府,安和郡主就和他说了这个事。
母亲压着不让说,但我总觉得再这样下去,隐患会越来越多。安和郡主一边帮江云帆脱衣,一边道,四弟的心眼也忒多了一点,有他这么挑拨,府里怎么能安宁。还有五弟,母亲总这样宠着他,在家中倒也还好,可往后出了侯府,惹到什么贵人,那可怎么办?
江云帆听得眉头直跳,他是家中大哥,向来以身作则。可他自个做好了,除了三弟让他省心,其余几个弟弟总能惹是生非。
今日两个弟弟竟然敢在祠堂吵闹,未免太没规矩,他板着脸道,族学里的先生碍于父亲,都不敢真的管教几个弟弟,我看着是该把他们送去江陵书院,让那里的先生好好管教他们。
江陵书院是出了名的严厉,但每次科举都成绩斐然,自书院办学以来,已经出过五位状元。也是江云帆曾读过的书院。
第14章
江云帆有心让四个弟弟都去江陵书院读书,但入江陵书院,需要大笔的束脩。
承安侯府这些年,虽然底子还在,但花得多,挣回来的却越来越少。
承安侯只肯送嫡子江云熠去江陵书院,其余三个庶子,还是让他们在自家族学读书。
承安侯的原话是,别人家是没有儿子,或者只有一个嫡子,才会花那些钱让庶子去江陵书院。我们江家如今有你,其余的几个有没有本事都没那么重要。
况且,三郎本就没读书天分,送去书院只会浪费钱。四郎那个性子,送去书院别说巴结人,哪天被算计了去都不知道。六郎最胆小懦弱,连三郎都比不上!
江云帆听完父亲说的,就知道其他三个弟弟没希望了。不过能送五弟去江陵书院也好,五弟年纪还小,去书院好好管教,若是能有出息,自然更好。
江云熠得知要去江陵书院时,哭着闹着说不去,可这次孟氏也不敢再由着他,还是狠狠心把他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