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停下后,他这次没急着下马车去看榜,因为确信自己会赢,他要在马车里看着三哥得知输了的表情,便让柏青和书砚去看。
三哥,你不会耍赖吧?江云熠努努嘴,往后靠去,抬眉笑道,你要是耍赖,那我可会笑你一辈子哦。
江云康摇头说不会,表情有点担忧,五弟你呢,你也不会耍赖吧?
那是自然,我要是耍赖,往后科举次次都不中!江云熠发誓道。
江云康哦了一声,淡淡道,那就好。
话音刚落,他就看到柏青和书砚从人群中走出来。
第24章
看榜的人很多, 书砚刚往外挤了一点,又被挤回去。
而柏青还被挤摔倒,狼狈地坐在地上, 还是书砚扶他起来。
江云熠看到柏青丧着脸,没好气道,不就是摔一跤, 干嘛这副死了爹的表情?
快说说,本公子是第几名?
柏青音量不大, 目光往江云康那瞥了一眼,随后竖起两根手指, 微微低头道,回五爷,是第二名。
啧,怎么不是第一名呢。江云熠颇为惋惜地叹了一句,但第二的名次已经足够好,也够赢三哥了,他控制不住嘴角的笑容, 又看书砚,信心满满地挑眉, 书砚,三哥是第几?
书砚其实内心澎湃得厉害,但出发之前, 主子交代他要收敛一点, 多少给五爷一些面子,故而他都忍着想大笑的冲动。
这会听五爷问, 才忍着狂喜, 尽量收敛自己的笑容, 回五爷,三爷又是头名。
听到这话,江云熠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躬身站在马车口又问了柏青,从柏青口中得到确认后,顿时泄了气,身子重重地往后砸。
这怎么可能呢?江云熠拍了拍脑门,并不是梦中,而他又输给了三哥。
江云康伸手托住江云熠的后背,浓眉轻轻蹙了下,真是不好意思了五弟,我没想到这次还是第一。方才的打赌就当戏言,算了吧。反正你不说,我不说,也不会有人知道。
说完,还给柏青使了个眼色,让柏青也跟着劝。
柏青刚要开口,江云熠奋力推开江云康,冲下了马车。
柏青怕主子出事,赶忙跟过去。
书砚小声抱怨,五爷真是输不起。
不会的。江云康方才说的那些,就是故意刺激江云熠,用的激将法,五弟不是四弟,他就是难为情到死,也不会和我耍赖,因为他觉得最不能在我们这些庶子跟前丢脸。
江云熠年纪小,心思也浅,一早就被江云康看得透透的。
江云康看到江云熠挤进人群,在榜前站了好一会儿,仿佛多看一会就能改变榜上的内容。但是很可惜,这里不是奇幻世界。
过了会,江云熠才从人群中走出来,恶狠狠地瞪着江云康的方向,嘴巴张开数次,直到江云康对他招招手,那表情就像是可怜他一样,他才张口大喊,三哥,你是最棒的!
一句话喊得很大声,引得边上人都看过来。
江云熠面色通红,两只拳头紧紧握住,喊完立马往江云康的反方向跑,倒是让其他人一头雾水。
有人认识江云熠的人好奇道,江五郎好生奇怪,他今日是怎么了,竟然觉得他庶兄厉害,他不是最讨厌庶出的兄弟吗?
谁知道呢。我看他的样子,并不是真的很高兴。
不过他倒是厉害,竟然能有如此不错的成绩。
是啊,小小年纪倒是把我们给比下去了。但他那位三哥,这次真是厉害,连着拿了两次头名,也不知道后面两场考试还会不会拿头名?
要是四场头名,那可不得了!
在众人猜测时,江云康已经回到承安侯府。
刚下马车,便看到守在门口,满脸期待的张嬷嬷。
五爷,三爷呢?张嬷嬷是孟氏的心腹,对江云康的态度很一般,即使有话要问,面上也是淡淡的。
五弟考了第二名,想来去哪里庆祝了吧。江云康笑着道。
张嬷嬷听到五爷考了好成绩,心里头欢喜,等了一会还没等到五爷,就先回去报喜。
孟氏听说儿子得了第二名,喜得两眼放光,老天保佑,五郎不愧是我的儿子,能有这般好成绩,我死也能安心。
说完,她才想到一起的江云康,随口问,那三郎呢?
张嬷嬷哎呀一声,懊恼说忘记问了。
不过三爷肯定没五爷的名次好,总不可能又是头名?张嬷嬷不太相信。
孟氏也不信,三郎若是有那个本事,也不会落榜两次。
张嬷嬷点头说是,又和孟氏说了点高兴的话,外边来人传话,说五爷被背回来。
孟氏皱着眉出去,看到柏青背着一身酒气的儿子回来,放下脸道,就是五郎高兴,你也不知道劝着点吗?
柏青很是为难,但也只能说真话,回夫人,五爷不是高兴,是气的。
孟氏不解,他都考了第二名,有什么好生气?
因为因为三爷又是头名。说完,柏青赶忙低下头,不敢去看夫人的脸色。
孟氏方才还说江云康不可能再得头名,结果江云康又压了她儿子,顿时心中堵了一团气,憋得难受。
呕!
江云熠胃里翻腾,难受得吐在柏青背上。
一股异味弥漫开来,倒叫柏青难受得直皱眉。
孟氏赶忙让人把儿子抬进屋,又让人去煮醒酒汤。
张嬷嬷在一旁帮着擦干净五爷的身子,和夫人从里屋出来时,叹气疑惑道,三郎这次,怎么就这般厉害呢?
孟氏眉头紧皱,依旧不愿意夸江云康,他都考了两次,县试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别提他了,五郎醉成这个样子,若是老爷知道,又要怪我教子无方了。
自从上回和承安侯吵过一次,承安侯就来孟氏屋里歇过两次,还是过年和元宵。
这段日子,孟氏有意无意地和承安侯示好,但承安侯都不甚搭理她。
其实孟氏心里明白,承安侯早就嫌弃她年纪大了,容貌不如年轻的姨娘娇美,又正好有个由头送给承安侯用,便冷落了她。
这么多年过去,府里的姨娘并不少,承安侯这人太多情,能分给孟氏的太少。她会对庶子庶女冷漠,也有这一层原因在。
张嬷嬷知道孟氏心结,她是从孟家跟着陪嫁过来的老人,一心期待孟氏能过得好,给边上的丫鬟使了个眼色,等丫鬟们退下去后,才低声劝道,夫人,老奴知道您要风骨,可老爷这般冷着您,看得老奴也难受。
叹了口气,张嬷嬷给孟氏端来一盏茶,您心中有老爷,倒不如给老爷一次面子,对三郎他们再热情一些。如今三郎眼看着要起来,往后也能记得您的好。
孟氏冷冷笑道,老爷哪里是要我对庶子庶女好,他自己就看不上庶出的,不过是嫌弃我年老色衰罢了。
嬷嬷,我都看得明白。我也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说句不像样一点的话,除非我年轻十八岁,不然老爷不可能再待我如最初时一样。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