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我是心里苦啊。向氏两手捶地,同时被两个亲近的人背叛,要她如何忍得住。
我知道你心里苦,可你好歹也是大家闺秀,怎么能做出这样狠辣的事?孟氏瞪着向氏,这段日子她自己都憋了一肚子气,看到向氏那么不争气,更是火大,如果你来与我说这个事,我肯定会帮你做主,何至于闹到这个地步?
安和郡主听到这里,主动起身到向氏边上,扶起向氏,拿帕子帮向氏擦眼泪,我知道弟妹是个要强的,但毕竟那是一条生命,你就这么处理了,伤了二爷的心,也伤了你们的夫妻情分。为了个已经跟你离心的妾室,让自己下不来台,多不值得。二爷又不是个不讲理的人,你若是多和他说几句,他才能明白你的心思。
安和郡主一边说,一边给向氏使眼色,婚姻大事不是说散就能散的。
你也别生二爷的气,他只是气头上才会说这样的话。看向氏张嘴要反驳,安和郡主紧紧抓住向氏的手,再回头看向孟氏。
孟氏自然不希望儿子和离,这个事在她看来算不上什么大事,而且向氏的父兄也在朝中有官职,并不能随便和离。
二郎,不是我要说你,但你自己不尊重正妻,也是这起祸事的起因,你也不能完全怪向氏。孟氏过去看了看江云启的脸,见掌印很深,心疼道,张嬷嬷,你去拿去淤青的药来,二郎还要当值,可不能让人看出来。
说着,孟氏对儿子努努嘴,示意他给向氏一个台阶下。
但江云启心里还有气,不肯松口。
孟氏恨不得也扇一耳光去,但这事不好再继续闹,只能忍着脾气道,你不要再不懂事,夫妻之间吵吵闹闹很正常。向氏为你生儿育女,也有她的辛苦,难不成你想休妻扶正红梅?
儿子没这个意思。江云启长吸一口气,妥协道,只要她往后不再这么跋扈,这次的事,我我就算了。
向氏刚张嘴,就看到大嫂和她摇头。
她听了那么多,虽然江云启事情办得不对,她也确实太冲动,开始心虚后,也就再也发不起脾气,靠在大嫂怀里哽咽抽泣。
由始至终,林氏都没能插上一句话。
一个是她不懂说什么,因为她觉得向氏和二爷都不好;还一个是她觉得自己就像个外人,根本没说话的份。
她很不理解,婆母明明不需要她参谋,为何每次还要叫她来正院。
看大嫂和婆母把二嫂劝好,林氏心里庆幸,还好自个的夫君不是这样的人。
孟氏又和儿子说了几句,江云启也有点愧疚,他到底和向氏结发夫妻,感情多少还是有,他说要抬红梅为姨娘,向氏也没反对后,这才觉得向氏当他是夫君,心里好受得多。
但事实上,向氏心里在滴血,就算她往日再嚣张,也不能真的被休弃。
已经产生裂痕的夫妻情分,往后也难和好如初。
孟氏见事情说得差不多,最终罚向氏去抄写佛经,事情便作罢。
安和郡主挽着向氏走出正院,她们停在岔路口,看到身后走来的林氏,安和郡主突然道,说起来还是三弟妹好,三爷屋里至今还没其他女人,也没这些烦心事。
本来林氏有孕,也该找个女使开脸,但这个事,林氏实在不愿做,她不是那种心里不愿意,还要逼着自己去做的人。而且三爷也说过不要。
这会听到大嫂这么说,林氏心里猛地惊了下,生怕大嫂要送人给她。
安和郡主似乎看出林氏表情僵硬,转头和向氏叹气道,有时候我还蛮羡慕三弟妹的,虽然不是出身大家族,却能得三爷如此宠爱,实在让人羡慕不来。
向氏刚憋了一肚子火,看了眼林氏红润的脸蛋,说不嫉妒是假的,冷哼一声道,别人都说我善妒,我看三弟妹才是最善妒的那个吧。不过她也不用在意名声的事,毕竟商贾人家不看重这些。
江云康到的时候,正好听到向氏的这句话。
他还不知道红梅的事,只是向氏的话太刺耳,他板着脸不悦道,二嫂说得不对,我家姝儿最是温柔体贴,怎能说她善妒呢。明明是我自个不如二哥有本事,要是我有二哥那般讨姑娘喜欢,也不会让两位嫂嫂误会了。
江云康一边说,一边走到林氏边上,一只手轻轻搂住林氏。
娘子,天黑了,我们早些回去歇息吧。
林氏眼眶微热,若不是向氏他们还在,她怕是要忍不住哭出来。
她点点头,这次没守着规矩和嫂嫂们行礼,而是直接跟着夫君离开。
向氏看着三房夫妇离开的背影,心里发堵,大嫂,他们这是故意膈应我吧?
你别误会,三弟向来低调,可能他真的不怎么好女色呢。安和郡主看了眼江云康夫妇远去的方向,幽暗的眸子里,是复杂的情绪。
向氏却觉得江云康就是故意气她,愤愤道,三弟今日倒是腰板直,我看他是连着得了三次头名,开始翘尾巴了。这要真让他中了秀才,岂不是要爬到我们这些嫡出的头上拉屎?
安和郡主眉头轻拧,听向氏说得粗鄙,心中不快,快别说这样的话,丢了自己的身份,还会被人看笑话。
顿了下,不太情愿地道,你们大哥说了,三弟这次会惊艳众人。
我呸,就他那个德行,过得了县试,也不可能过府试。向氏说完很肯定地看了大嫂一眼,他要是真中秀才,我亲自去给林氏倒夜壶!
这个话,如果被江云康听到,他一定会好好记住。
就是可惜,他急着带林氏回去,没听到向氏的话。
等回到三房后,江云康让彩萍去倒水,又帮林氏捂手,你别在意二嫂的话,她那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二哥屋里的人虽然不多,但总比我多,她这是嫉妒你过得好呢。
我知道二嫂是羡慕我。林氏还在感动江云康方才和向氏说的话,她靠在江云康怀中,说了今日去正院听到的事,二嫂和二哥打了一架,他们这次是真伤了感情,二嫂心里恨着呢。不过从头到尾,我都没能说上一句话。其实我很不理解,母亲明明不想听我的意见,甚至不想让我知道这种事,却次次都要叫我去。
这就是他们虚伪的地方。
江云康倒是懂孟氏的想法,母亲想把面子做得稍微好看一点而已,所以让你过去凑数。
你不多说正好,说多了反而不好。二嫂看着讨厌,实际她的心思并不深,反而是大嫂,每句话都带了目的,在她面前,还是少说比较好。若是大嫂非要追着问,装傻就行,总之别给大嫂留下把柄。
林氏点头说明白,心中越发觉得夫君可靠踏实,不过她心里也有个担忧,我怕二嫂会去和母亲提咱们屋里的事,要是母亲开口,我怎么拒绝?
这个你放心,明儿我去请安时,会亲自和母亲说现在一心科考,特别是听了昨日二哥的事,怕会被其他事分心。
对读书人来说,科举就是最重要的事,这个理由就是说出去,江云康也在理。
第二天他们去请安时,江云康也真的这么和孟氏说。
他们来得最早,这会其他人都没来。
孟氏确实有心在江云康身边安排两个人,最近这段日子,她感受到三房的变化。虽然她不在意江云康的好坏,但她需要知道三房的事。
不过江云康这么一说,她确实没理由往江云康身边塞人,不然这事传出去,别人都要说她不懂事,影响家里孩子科考。
三郎倒真刻苦。孟氏的笑容很浅,看不出喜怒,也罢,你都考过两次了,若是这次再没考中,老爷该生气了。林氏是个体贴的,既然她不给安排,我也不好多管,还是等三郎科考结束后再说。
孟氏嘴里说着林氏体贴,又说林氏不安排,听着是她自相矛盾,其实是她表达对林氏的不满。
孟氏的这些话,江云康左耳进,右耳出,从不上心。
倒是林氏听得脸热,但多听几次后,脸皮也厚了些,当做听不懂。
等孟氏说得差不多时,其余几房的人也来请安。
大房只有安和郡主带着两个女儿来,江云帆天没亮就去上值。二房的江云启和向氏倒是一块过来,就是两人好像还没完全和好,看着有些疏远。其余几个没成亲的,便各自坐着。
孟氏淡淡地扫了眼一大家子人,目光最后落在向氏身上,问了几句孙女的事,等向氏一一回答后,再叮嘱几句,便只留下安和郡主。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