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在此期间,张姑娘寻得其他良婿,那就是她和徐世子没缘分。徐国公府绝对不会为难,只求张大人给个上进的机会。
不知张姑娘有没有说过,前些日子徐世子还救过张姑娘,也是那次的一面之缘,让徐世子对张姑娘动心。
张侍郎不知道这个事,转头看他夫人,张夫人也是摇头。
就算你说的是真的,我也不可能再给他机会。什么一年两年的,我都不要,我不信徐放能有出息,你也别说了,我家不留客。张侍郎臭脸让江云康离开。
江云康见张侍郎态度坚决,只好暂时告退,还是得徐放好了后,他自己来。
但他刚说要告辞,屏风后突然发出一声等等。
江云康回头后,没看到有人出来,只听到一个柔柔的声音。
有劳江公子走一趟。也麻烦江公子和徐世子说一声,这一年,我等他,我也不会相看其他人家。只不过,我父亲也说得对,他的过往很难让人信任,他得拿出他的上进,让我父亲改观。
还有,这个事也请江公子不要声张,姑娘家的名节要紧,不好多传。
江云康听到这话,立马说好,生怕张侍郎反悔,赶忙出去带着书砚走了。
张侍郎冲到屏风后,颤抖的手指着女儿,你你怎么能答应呢?徐放是什么人,你不知道吗?
回父亲,女儿都知道。但他既然说要上进,那就看看他能多上进。如果他愿意为了女儿而拼命努力,这样的男人,岂不是难得?张月英语速很慢,面上看着淡定,实际心里已经紧张得不行。毕竟方才的那些话,确实太大胆了。
张侍郎盯着女儿说不出话来,倒是张夫人更懂女儿的心思,过来问道,江三郎说徐世子帮过你,可是真的?
回母亲,是真的。张月英点头道。
哎,这也不知道是什么缘分。张夫人无奈叹气,却又了解女儿的性格,女儿会这么说,便是心里也看上那徐放了,她只好也劝道,老爷,要不然咱们就看看吧,反正长公主说了,咱们另外寻找女婿也可以。看看也不吃亏。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张侍郎也不能说不,毕竟是他女儿亲口放出去的话,你呀你,都怪我们以前太宠你了!
张家松了口,江云康马不停蹄地去徐国公府传话。
徐放听到后,顿时不叹气了,高兴得直夸江云康。
江云康当了回传话筒,回到承安侯府已经天色很晚。
却遇到了大哥的小厮。
他跟着去了园子里的凉亭,大哥已经在那里等他。
江云帆这段日子,肉眼可见地变憔悴了。
三弟,你来了啊。江云帆坐下后,拍了拍身边的位置,你坐下,我们说会话。
江云康坐下后,先开口问,大哥是不是要说月银的事?
江云帆掏钱的手顿了下,但还是把钱掏了出来,这个事,是母亲做得不妥当。我已经和她说了,下个月会照常给你们发月银。
江云康看了眼大哥递过来的钱,没伸手去接。最后,江云帆把钱放在江云康的大腿上。
说句心里话,三弟并不喜欢侯府吧?江云帆侧身看着江云康,他这些日子都在忙职务上的事,已经许久没这么和江云康说过话了。
见江云康不说话,江云帆心中也能了然,长长地叹了一声,其实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何父亲不能聪明一点,母亲的心胸为什么不能大一点?
明明我马上就要被提拔,结果因为父亲参与夺嫡被贬官,连带着上司也对我不如从前。
但是吧,子不语父母之过。父亲和母亲是有他们夫妇不足,可他们毕竟是我们的长辈。
江云帆往后面的栏杆靠去,辛苦一整日,这会看着满天的繁星,说出这些心里话,肩上才感觉轻松一些,今日我与三弟说这些,是想告诉你,我们改变不了出身,就努力改变命运吧。
我知道三弟是个胸有丘壑的人,来日我们兄弟还要互相扶持呢。
听到这里,江云康才拿住膝盖上的钱。
他和大哥弯唇笑了下,大哥说得对,以后我们还要一路扶持。
有些话不能说得太直白,大家心里明白就好,不然说出来,多少都会变味。
江云康拿着钱回去后,和林氏说了一声,便累得躺下休息。
又过了几日,在江云康觉得能无事到院试时,徐放再次跑了。
徐国公和长公主本来是想在京城给徐放安排一个官职,但徐放不同意,还是那句话,他觉得靠关系丢人。
简单收拾了包袱,徐放带着东丰投军去了。
他留下了三封信,爹娘和江云康各一封,还一封送去给张月英。
给江云康的信上说,往后他的爹娘就是江云康的爹娘,此去边境,徐放就是冲着建功立业去的,他会拼了命地去挣功名。若是有个三长两短,还请江云康多看顾他的爹娘。
徐放还写了,虽然世人都看不上武将,但他就想让世人看看,他这个臭当兵的,是如何帮着那些人回归故里,打回北疆故土。
江云康看完徐放的信时,多少有些没反应过来,但等情绪平静后,又不觉得意外了。毕竟这是徐放,没有他做不出来的事情。
把徐放的信收好后,江云康写信给木疆,如今的木疆已经升了百户,虽然边疆很广,但如果木疆能遇到徐放,希望他能照应下徐放。
而徐国公夫妇则没那么快接受,两个人是几夜没睡,在江云康第三次上门后,长公主才擦着眼泪骂徐放是没良心的。
而徐国公也顾不上脸面,虽然让别人知道儿子投军很丢人,但还是去找军中的熟人,想打听徐放去了哪里。
但徐放这次是打定主意靠自己,便改了姓名,只是每个月给家里寄来一封平安信。
徐放此举,也惊呆了张侍郎。
张侍郎这种读书人,最看不上那些武将,当即让张夫人去给女儿相看夫婿。
张月英却拦着不让,她看完徐放给写的信后,倒是觉得,徐放那腔鲜衣怒马的少年意气,更让她惊艳。
接下来的两个月,倒是没其他大事。除了偶尔会遇到于景山和孙哲,听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江云康顺利地来到了八月,院试即将开始的时候。
第38章 (捉虫)
即使是最开始不被看好的县试, 承安侯也会叫江云康过去说两句话,虽然每次都不太好听,但这次院试, 便没了任何交代的话。
三房就像游离在承安侯府之外,面上是侯府的人,实际上来往又不太像一家子人。
倒是江云帆, 提前叫江云康去大房说话。
书房里,只有江云帆两兄弟, 自从得知江云康在木须那读书后,他对江云康的院试便不太担心。
有木须先生的日日指点, 你的文章确实扎实不少。江云帆目光殷切,三弟苦读那么多年,若是这场院试能过,也算能熬出头了。如果能中个廪生,更是光耀门楣。往后有了功名,便也不一样了。最后一句带了些话外之音,也是他希望江云康能中的最大原因。
江云康谦虚笑着, 看大哥面色疲惫,还要抽出时间来宽慰他, 委实不太容易,多少还是有些感动,他微笑着道, 我一定会尽力去考。
我倒是不担心你。江云帆的眉心有道浅浅的纹路, 这段日子总是皱眉,久而久之就出现了, 你那个小舅子, 学问如何?
在江云帆看来, 林源若是能有功名,往后少不了江家的提携。但同时,林源也能和三弟互相扶持,若是三弟能多个帮扶的人,往后仕途也能顺畅一些。故而他也希望林源能中,就是听说林源府试名次不太好,这才特意问一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