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嫁进江家快十年,这么长的日子,我不敢说样样都做好,却不曾出过大差错。我求求您一件事。说着说着,安和的眼泪就忍不住往外流,我知道我自己快要不好了,最放不下的就是膝下三个孩子,大姐儿也才七岁。没了亲娘的庇佑,往后怕是多有艰难,还请母亲多多照拂,我求您了。
你别这样。看到安和哭,孟氏也忍不住流泪,你就是操心太多,才会有今日。要是没了你,我上哪去找那么好的儿媳。
这是孟氏的真心话,安和出身宗室,但当年的承安侯府已经在走下坡路,算起来,是承安侯府高攀了这门亲事。如今承安侯府彻底落魄,就算大郎有本事,那也再娶不到安和这么好门第的儿媳。
婆媳俩哭着说了好一会儿话,等安和撑不住后,孟氏才从里屋出来。
其实安和能不能好,孟氏心中也有数。
她活了四十几年,各种情况都见过,心中虽然不舍安和,但还是去找承安候商量以后的事。
承安候听到安和不太好,也是叹气惋惜,他坐在躺椅上,眉头紧皱,如今大郎是整个侯府的希望,就算安和真撑不住,你也要和元家维系好关系,往后还是要当亲戚来往。
顿了下,他又道,你可以开始看看,若是有门第好,能帮到大郎的姑娘,便多留心。大郎迟早要继承家业,大房不能没人打理。
侯爷说得对,我也是这样觉得。孟氏擦了眼泪,傍晚江云帆回来时,孟氏就把江云帆叫了过来。
江云帆今日虽然很忙,但作为夫君,他还是知道安和的病情。
听到母亲商量该找什么人家续弦时,江云帆当即黑了脸,少有地失态,如今安和还在,母亲就和我说续弦的事,实在太不该。您还是先别操心这个,就算安和真撑不住,我也会为她守两年。她嫁到我们家那么多年,总有辛劳在。
放下话后,江云康就从正院走了。
公务繁忙不说,家中又有好些事。
江云帆最近明显地憔悴,但又不敢松懈。
回到大房,去看了眼安和,见安和还睡着,便又去了书房。
青岸端来安神茶,劝道,大爷早些歇息吧,大奶奶病了,您可不能再病倒。
江云帆看着岳家送来的拜帖,皱眉叹气道,安和这个病哎,你明日去元家一趟,请岳母过来看看吧,就算她再怎么说,也该请她过来。
岳母对外传的话,江云帆多少有听到一些,但他也无可奈何,安和嫁他多年,就算为了安和,他也要继续尊敬岳母他们。
青岸犹豫地动动嘴唇,最后还是说了好。
明儿个便是乡试第三场的日子,好些人都在夸三爷的学问,大爷可以想想这个,心里能轻松些。
说到乡试,江云帆唇角才有点笑意,最近是有几个同僚问过三郎,之前三郎去江陵书院就大放异彩,希望他这次也能考个好名次。
光是自个一个人撑着家族,江云帆觉得太累了。
不仅仅是朝堂上的事,还有叔叔和亲戚们要应付。
若是三郎也能有所成就,他身上的担子也能轻一些。想到这里,江云帆又拿起书卷看起来,这会躺下也是睡不着,不如多读点书。
次日,江云帆让青岸特意留下。
青岸等天亮后,再去三房传话,都是江云帆叮嘱的一些考试注意事项。
大爷说了,三爷只管安心考,这次您要是中了,正好和安儿的周岁酒一块办。青岸道。
多谢大哥为我操心。江云康道,也请大哥多注意身体,前几日我见到他,看他好疲惫。再忙,也要注意休息。
本朝官员上九休一,在没有节假日时,便要连续上值九日,是一件让人很疲惫的事。
江云帆要忙翰林院的事,又有不断的旁支亲戚找来,侯府里也是事务不断。每次想到这个,江云康也庆幸不需要继承承安侯府,好处不多,却累死个人。
用过饭后,林氏心情忐忑地送江云康往外走。
熬过这最后一场考试,便是举人老爷,比秀才要好太多。即使后面的会试没过,也有机会选官。
三爷到了考场,不要搭理其他人,也不要吃别人送来的东西。我听人说,有些心坏的,就会在考试前给对手下泻药。林氏自个不上考场,反而更焦虑。
这几日江云康去考场,林氏都翻来覆去不会睡。
娘子放心,我就在马车里等着。江云康和林氏笑了下,伸手刚抱住林氏,就听到一声轻咳,转身看到江云熠。
三哥,你快一点。江云熠说完,就大步往外走。
林氏不好意思地推开江云康,都是你,下次别这样了,都让别人看到。
江云康笑呵呵地道,我抱自个娘子,还是家里头,谁也管不着。
说着,江云康又抱了下林氏,才依依不舍地出门去。
等上了马车后,江云康刚坐下,便听到江云熠切了一声。
五弟今年十五了吧,你不用羡慕我,再过几年,你也会有娘子疼你。江云康得意地笑。
你!三哥你不害臊!江云熠不好意思地撇开头,我才不要什么娘子,没有考中进士前,我都不成亲。
行,这话我记下了,你最好是真做到。江云康看江云熠红了脸,便不再多言。
马车经过林家时,又停下接了林源。
等他们到考场外,正好遇到文渝和张博宇。
文渝今日的气色不错,他昨日和木须长叹后,才放松心态。
看到江云康他们,主动过来打招呼,三郎,五郎,林公子,大家早啊。
第59章
江云康看文渝气色不错, 才放心下来。
五个人一起往考场走去,不少人都认识江云康和文渝,来问好的也有许多。
等江云康他们走远后, 就有人开始谈论。
你们说,这次的头名会是江三郎,还是文渝?
肯定是江三郎, 他之前可是小三元,这次乡试, 我瞧他也是不错。
那可不一定,江三郎可不如文渝厉害。文渝跟着邱杰院长十几年, 江三郎才跟木须先生两年不到。你们想想江三郎之前可是两次府试没过,他这次要能赢文渝,我给你们当小二伺候喝酒!
孙哲从这群人身边经过,听到谈论时停下,你们说的江三郎,可是承安侯府的三郎?
有人和他说是,问他怎么了。
孙哲笑了笑, 咳了两声才道,那个江三郎是个铁石心肠的, 这种人就算中了头名,往后也不会是个好官。
众人听到这话,立马问孙哲是不是知道什么。
但孙哲看到于景山从远处走来, 赶忙摆手说还有事, 不好多说。
但是他抛出了一个点,就引得其他人开始思索。
有人说江云康是庶子, 品行难以端正。也有人说江云康的娘子是商贾出身, 所以江云康肯定一身铜臭味。
几个人猜来猜去, 也没个结论,但说得很起劲,直到考官们从考场里出来,才听住不说话。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
乡试的文章要求比院试更高,不仅仅体现在字数要更多,还有文章的深度上。
江云康看到题目是浅谈漕运。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