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虽然平庸,但从局势来说,还是比恭王要好上许多。
江云康坐不住,他和白轻舟聊完之后,就派人给徐放送了信。
三日后的傍晚,徐放则来敲了江云康家的门。
江云康刚看到徐放,就把徐放带到二人的书房。
你和我说说,皇上到底为何废太子,我不信真的是诏书说的太子无才,不堪重任。若是觉得太子不行,没必要等这个时候再来废,早就废了太子另立其他人,也好上许多。
徐放一路快马加鞭到新余,还没回家就先来找江云康,浓眉紧蹙地看着江云康,据我父亲的来信,说是皇上身体不好,不知是谁给皇上进献了一些齐黄之术。服用丹药后,皇上的身精神确实好了许多,但太子几次劝谏,惹怒了皇上。
再加上,最近弹劾太子的人太多,还有人说太子私下联系好些将军。皇上这是怕太子急着上位,给先压了下去。
太子以前可不是会直言上谏的人,为何会屡次劝谏皇上?江云康不解。
怕是有人挑唆。徐放叹气道,太子一直被人说平庸,或许是想出头争口气,反而中了别人的算计。
江云康若有所思地点头,还真有这个可能。
这种弯弯绕绕的算计,江云康只能想到贤王。恭王不是个会这样兜圈子的人,弹劾的人可能是恭王的,但太子劝谏肯定和恭王无关。
大家都知道皇上命不久矣,这是急着拉太子下位,给自己一个名正言顺的机会。
恭王这人,性子冲,有点被皇上宠坏了。徐放道,但是贤王上位也不见得好,贤王心思太深,心机和手段可以。但真的论起治国,就让人担忧了。
确实是这样。江云康认同道,有个心机太深的皇帝,在这种皇帝手下办事,也得提起八百个心眼,可京城里就恭王和贤王,除了他们,也没其他指望了啊?
那可不一定。
徐放知道屋里没人,但还是下意识地左顾右盼一会,皇上最多的就是儿子,是京城里只有三个,其他地方还多着呢。朝中那么乱,有心思的人可不止一个。这历朝的天下啊,迟早要乱。
说到这种事,气氛就很凝重。
历朝内部一直有人要争权,边境等国还虎视眈眈。若是没有人撑着这历朝的天下,确实有可能被灭国。
江云康好不容易中了个状元,要是灭国了可不行。
依你看来,皇上会马上另立太子吗?江云康问。
这个不好说。徐放表示不太明白,我们都不在京城,不懂宫里是什么情况。若是按以前,皇上也不会废太子。但是到了现在,谁也说不清楚。不管会不会另立太子,咱们最重要的,都是守好新余和临兴关,只有把这里守好,我们才有保障。
江云康无声叹气,他们现在能做的,也就是这样了。
送走徐放后,江云康回屋时,让林姝多囤一点粮食。
怎么突然要囤粮,是不是又要有什么事? 林姝问。
也不一定有事,就先囤着,也不用太多,囤到明年开春就好。反正冬日来了,家家户户都会囤粮。江云康道,现在的时局,指不定什么时候会乱起来。
哎,皇上太多儿子了。林姝忍不住多说一句,若是没那么多儿子,也就没那么多是非。
江云康也深有同感,行了,咱们先歇下吧,京城的事,不是咱们能改变的。
林姝和江云康一块躺下,等盖好被褥后,又想到一个事,突然坐起来,对了,隔壁有喜了。可算是有点好消息,我也是今儿刚知道。方才想和你说来着,但徐世子先来了。
有喜?江云康愣了会才反应过来是什么事,那徐放可要高兴下了,他与木疆差不多时间成亲,木疆的儿子都出生了,现在他也有孩子,真不错。
是啊,今日我瞧着张氏不太对劲,便请了个大夫上门来,结果真被我猜中了。就是张氏来到这里,人生地不熟,往后我们得多照应一些。林姝又躺下,说到喜事,气氛才轻松一些。
一夜过去,次日江云康刚起来,徐放就兴高采烈地过来报喜。
张月英跟在徐放身后,见徐放刚进门就大声嚷嚷,马上红着脸让徐放别喊了。
好好好,我不喊,娘子你慢一点,这会可不敢乱动。徐放小跑回来,小心翼翼地扶住张月英。
江云康从屋里出来,见徐放满脸笑容,我瞧你这模样,昨晚可是都没睡觉?
还是三郎了解我。徐放哈哈笑道,我一直在想,若是生男儿,就让他拜你为先生。如果生女儿,就找你和木疆当亲家,咱们三那么好,下一代的孩子也要一样好才是。
江云康哈哈笑道,你倒是想得远。
自然要多想一点,我是个不会读书的,将来儿子肯定得会些文章。若是女儿嫁到你们家,你和嫂嫂都是好的,我和娘子也能安心托付。徐放早就想过这些事,只是之前娘子不在身边,他没得多想,只能听木疆念叨孩子的事。
林姝从屋里出来,笑着扶住张月英,能和徐放当亲家,她也乐意。两家人知根知底,成了儿女亲家,确实更放心。
当天中午,林姝准备了一桌子的菜,几个人高高兴兴地吃完后,徐放又要回临兴关了。
徐放临走前,千叮咛,万交代,拜托江云康和林姝照顾张月英。
江云康送徐放出去,等送完徐放,便回了府衙,又收到大哥的来信。
从他来新余后,大哥的来信比较少,所以收到信后,立马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看。
大哥在信上没有明写,但暗示了京城很乱,让江云康一定要在新余尽好本分,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有事。但也别过分高调,太子被废,于家也跟着落败,于乾明被连着贬官,已经大不如从前。
看到这里时,江云康越发觉得当初离开京城是对的。
不过事情那么多,也带来了诸多压力,大哥让他别太高调,便是在京城听到一些话。
仔细想来也是,新余的细盐没开始卖多久,就已经非常有名,自然有不少羡慕嫉妒的人。
烧完大哥的信,江云康才从屋子里出来。
看到迎面走来的白轻舟,主动打了招呼,听白轻舟说他的内眷也快到新余,问,有什么需要采买,或者布置的,我可以让我娘子帮帮忙。她已经采买过一次,有些经验了。
不用麻烦弟妹。
白轻舟道,我已写信给我娘子,把能搬来的都搬来,应该是不缺什么。
白大哥不用客气,若是有什么需要就尽管说。江云康知道白轻舟清廉,家当肯定不多,他们是同僚,也是知己好友,还是打算回去和林姝说一声,帮着挑个礼物送给白轻舟。
白轻舟笑着道,你放心,若是有需要,我必定会找你。
两个人一起往府衙外走,江云康说到了罗家铁铺的事,我花了张连弩图给罗超平,他说已经做好了,白大哥如果没事,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看?
好啊。白轻舟听到又有新武器,立马期待道,只要是你让人做的,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第115章
罗家的铁铺里能工巧匠颇多, 不仅能打铁,木工、竹艺等都很不错。
江云康有钱给罗超平挣,罗超平也乐意接。
现在新余里, 好些人都很羡慕罗家。毕竟罗家这门手艺,别人一时半会学不去,而新余和临兴关的需求又很大, 就算是薄利,也能挣很多。
江云康有检验过罗家为临兴关锻造的刀和盾牌, 罗超平是个有眼色的,没有偷工减料, 所以这个钱,他也乐意让罗家挣。
到了罗家后,是罗超平的长子罗风亮接见的江云康两人。
罗风亮今年十九,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颇有头脑,他带着江云康他们往后院的平地走,两位大人, 我再原有的图纸上,又改良了一些, 待会你们看看。
江云康和罗风亮见过几次,对罗风亮有点印象,是个很有精气神的小伙。
到了后院, 罗风亮先开了锁, 才进到后院。